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現澆生態保溫墻施工方法,包括下基礎處理、模板安裝、竹筋籠制作、竹筋籠安裝、墻體材料處理、墻體材料配置、澆筑、拆模、養護、涂刷瀝青、嵌貼土工布、砂漿拉毛等步驟。本發明專利技術材料采用秸稈,木碳,竹筋,煤渣,建筑垃圾,泥土等生態性材料,使農民頭疼的秸稈草發揮作用,不需要進行焚燒;采用傳統性混凝土澆筑方法,因而工藝技術簡單實用,且原材料就地取材;適用于不同區域房屋建筑,不同類型房屋建筑,不同部位房屋建筑墻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包括下基礎處理、模板安裝、竹筋籠制作、竹筋籠安裝、墻體材料處理、墻體材料配置、澆筑、拆模、養護、涂刷瀝青、嵌貼土工布、砂漿拉毛等步驟。本專利技術材料采用秸稈,木碳,竹筋,煤渣,建筑垃圾,泥土等生態性材料,使農民頭疼的秸稈草發揮作用,不需要進行焚燒;采用傳統性混凝土澆筑方法,因而工藝技術簡單實用,且原材料就地取材;適用于不同區域房屋建筑,不同類型房屋建筑,不同部位房屋建筑墻體。【專利說明】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外不管是磚混墻體,還是混凝土結構墻體,或是鋼結構墻體,均耗費很大的自然資源,且保溫性能差,因而迫切需要改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施工方便,效果好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1)基礎處理:按照建筑施工設計圖要求進行基礎處理,確保地基平整、密實; (2)模板安裝:選用滑升法或爬升法進行安裝; (3)竹筋籠制作:竹筋籠由主竹筋,箍筋綁扎絲三部分組成;主竹筋采用直徑20mm粗硬頭簧竹或水竹,箍筋采用直徑IOmm粗綠竹或桂竹,綁扎絲選用白粽或紅粽絲進行綁扎;制作時,主竹筋按Im間距,刻淺槽,槽深5mm,槽寬3mm,槽長為5mm,主竹筋搭接采用綁扎法,搭接長度為250mm,由四根主筋為一組,在主筋體按1.5m間距,設置一套箍筋,并用粽絲綁扎固定,形成竹筋籠; (4)竹筋籠安裝:房屋建筑基面設置圈梁一套,擱置竹筋籠,用商品保溫混凝土澆筑,其余按2.5-3m間距高度設置圈梁,竹筋混凝土圈梁保護層為30-40mm ; (5)墻體材料處理:現澆生態保溫墻材料主要采用秸桿,木碳,泥土,煤渣,裸石,煤灰,建筑垃圾,聚氨酯發泡劑材料,其中,稻桿,泥土,木碳,建筑垃圾需要經過處理: 稻桿處理:將稻桿粉碎成直徑Imm以內,絲長3-5mm ; 泥土處理:去除雜物,曬干或烘干,磨細,細度為0.04mm ; 木碳制作:用各種樹木及竹以及舊的木質家具或竹制品,通過燒烤或減熱,變成木碳塊,將木碳磨細,細度在0.08mm ; 建筑垃圾處理:圾剔除鋼筋、竹木紙質、鐵絲,并通過粉碎機或人工敲打成粒徑15-20mm 塊體; (6)墻體材料配置:先拌制粉劑料,粉劑料由秸桿草絲粉,木碳粉,泥土粉,石灰粉組成。按重量比進行配置,秸桿草絲粉:木碳粉:泥土粉:石灰粉=8: 30: 3: 22采用攪拌機進行反復攪拌均勻裝袋備用,貯存時應防潮;稱為碳硅鈣材料;再將碳硅鈣材料與骨料、聚氨酯發泡劑、生物膠進行配置,并按重量比碳硅鈣材料:骨料:聚氨酯發泡劑:生物膠=48: 45: 2: 5進行攪拌均勻;所述骨料為煤渣、石子、建筑垃圾或裸石; (7)澆筑:當墻體澆筑材料配置后,立即進行澆筑,每次澆筑厚度<20mm,每層澆筑后,用振動器進行振搗密實;當澆筑層高為2.5m-3m時,設置厚度為300mm圈梁一圈;(8)拆模:當現澆生態保溫墻體形成后3-5天,拆模,拆模時輕敲,注意保持墻面平整與美觀; (9)養護:現澆生態保溫墻形成拆模后,每日兩次灑水保養,夏季、冬季另掛草簾保護保養,保養時間> 10天; (10)涂刷浙青:當保養期滿60D后,涂刷一層厚度>20mm的浙青; (11)嵌貼土工布:當浙青涂刷后立即嵌貼土工布; (12)砂漿拉毛:采用保溫砂漿拉毛,厚度為15mm,保溫砂漿選用425硫酸鹽水泥350kg,微硅粉25-35kg,粉煤灰50kg,40-70目硅砂250kg,50-100目硅砂250kg,納米膠粉15kg,羥丙基纖維素2-3kg,抗裂纖維1kg,木質纖維5kg,進行配置,攪拌均勻,墻面拉毛處理。所述生物膠是由糯米、小麥粉、榆樹皮粉組成;先將糯米進行粉碎成粉,然后按糯米粉:小麥粉:榆樹皮粉=45: 42: 13的重量比進行配置,配置后加水,每Ikg混合粉劑加水100公斤,進行水煮,并不斷攪動,直至煮沸后30分鐘,成膠狀。本專利技術材料采用秸桿,木碳,竹筋,煤渣,建筑垃圾,泥土等生態性材料,使農民頭疼的秸桿草發揮作用,不需要進行焚燒;采用傳統性混凝土澆筑方法,因而工藝技術簡單實用,且原材料就地取材;適用于不同區域房屋建筑,不同類型房屋建筑,不同部位房屋建筑墻體。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一種,包括下列步驟: (1)基礎處理:按照建筑施工設計圖要求進行基礎處理,確保地基平整、密實; (2)模板安裝:選用滑升法或爬升法進行安裝; (3)竹筋籠制作:竹筋籠由主竹筋,箍筋綁扎絲三部分組成;主竹筋采用直徑20mm粗硬頭簧竹或水竹,箍筋采用直徑IOmm粗綠竹或桂竹,綁扎絲選用白粽或紅粽絲進行綁扎;制作時,主竹筋按Im間距,刻淺槽,槽深5mm,槽寬3mm,槽長為5mm,主竹筋搭接采用綁扎法,搭接長度為250mm,由四根主筋為一組,在主筋體按1.5m間距,設置一套箍筋,并用粽絲綁扎固定,形成竹筋籠; (4)竹筋籠安裝:房屋建筑基面設置圈梁一套,擱置竹筋籠,用商品保溫混凝土澆筑,其余按2.5-3m間距高度設置圈梁,竹筋混凝土圈梁保護層為30-40mm ; (5)墻體材料處理:現澆生態保溫墻材料主要采用秸桿,木碳,泥土,煤渣,裸石,煤灰,建筑垃圾,聚氨酯發泡劑材料,其中,稻桿,泥土,木碳,建筑垃圾需要經過處理: 稻桿處理:將稻桿粉碎成直徑Imm以內,絲長3-5mm ; 泥土處理:去除雜物,曬干或烘干,磨細,細度為0.04mm ; 木碳制作:用各種樹木及竹以及舊的木質家具或竹制品,通過燒烤或減熱,變成木碳塊,將木碳磨細,細度在0.08mm ; 建筑垃圾處理:圾剔除鋼筋、竹木紙質、鐵絲,并通過粉碎機或人工敲打成粒徑15-20mm 塊體; (6)墻體材料配置:先拌制粉劑料,粉劑料由秸桿草絲粉,木碳粉,泥土粉,石灰粉組成。按重量比進行配置,秸桿草絲粉:木碳粉:泥土粉:石灰粉=8: 30: 3: 22采用攪拌機進行反復攪拌均勻裝袋備用,貯存時應防潮;稱為碳硅鈣材料;再將碳硅鈣材料與骨料、聚氨酯發泡劑、生物膠進行配置,并按重量比碳硅鈣材料:骨料:聚氨酯發泡劑:生物膠=48: 45: 2: 5進行攪拌均勻;所述骨料為煤渣、石子、建筑垃圾或裸石; (7)澆筑:當墻體澆筑材料配置后,立即進行澆筑,每次澆筑厚度<20mm,每層澆筑后,用振動器進行振搗密實;當澆筑層高為2.5m-3m時,設置厚度為300_圈梁一圈; (8)拆模:當現澆生態保溫墻體形成后3-5天,拆模,拆模時輕敲,注意保持墻面平整與美觀; (9)養護:現澆生態保溫墻形成拆模后,每日兩次灑水保養,夏季、冬季另掛草簾保護保養,保養時間> 10天; (10)涂刷浙青:當保養期滿60D后,涂刷一層厚度>20mm的浙青; (11)嵌貼土工布:當浙青涂刷后立即嵌貼土工布; (12)砂漿拉毛:采用保溫砂漿拉毛,厚度為15mm,保溫砂漿選用425硫酸鹽水泥350kg,微硅粉25-35kg,粉煤灰50kg,40-70目硅砂250kg,50-100目硅砂250kg,納米膠粉15kg,羥丙基纖維素2-3kg,抗裂纖維1kg,木質纖維5kg,進行配置,攪拌均勻,墻面拉毛處理。所述生物膠是由糯米、小麥粉、榆樹皮粉組成;先將糯米進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現澆生態保溫墻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1)基礎處理:按照建筑施工設計圖要求進行基礎處理,確保地基平整、密實;(2)模板安裝:選用滑升法或爬升法進行安裝;(3)竹筋籠制作:竹筋籠由主竹筋,箍筋綁扎絲三部分組成;主竹筋采用直徑20mm粗硬頭簧竹或水竹,箍筋采用直徑10mm粗綠竹或桂竹,綁扎絲選用白粽或紅粽絲進行綁扎;制作時,主竹筋按1m間距,刻淺槽,槽深5mm,槽寬3mm,槽長為5mm,主竹筋搭接采用綁扎法,搭接長度為250mm,由四根主筋為一組,在主筋體按1.5m間距,設置一套箍筋,并用粽絲綁扎固定,形成竹筋籠;(4)竹筋籠安裝:房屋建筑基面設置圈梁一套,擱置竹筋籠,用商品保溫混凝土澆筑,其余按2.5?3m間距高度設置圈梁,竹筋混凝土圈梁保護層為30?40mm;(5)墻體材料處理:現澆生態保溫墻材料主要采用秸稈,木碳,泥土,煤渣,裸石,煤灰,建筑垃圾,聚氨酯發泡劑材料,其中,秸稈,泥土,木碳,建筑垃圾需要經過處理:秸稈處理:將秸稈粉碎成直徑1mm以內,絲長3?5mm;泥土處理:去除雜物,曬干或烘干,磨細,細度為0.04mm;木碳制作:用各種樹木及竹以及舊的木質家具或竹制品,通過燒烤或減熱,變成木碳塊,將木碳磨細,細度在0.08mm;建筑垃圾處理:圾剔除鋼筋、竹木紙質、鐵絲,并通過粉碎機或人工敲打成粒徑15?20mm塊體;(6)墻體材料配置:先拌制粉劑料,粉劑料由秸稈草絲粉,木碳粉,泥土粉,石灰粉組成。按重量比進行配置,秸稈草絲粉︰木碳粉︰泥土粉︰石灰粉=8︰30︰3︰22采用攪拌機進行反復攪拌均勻裝袋備用,貯存時應防潮;稱為碳硅鈣材料;再將碳硅鈣材料與骨料、聚氨酯發泡劑、生物膠進行配置,并按重量比碳硅鈣材料:骨料:聚氨酯發泡劑:生物膠=48︰45︰2︰5進行攪拌均勻;所述骨料為煤渣、石子、建筑垃圾或裸石;(7)澆筑:當墻體澆筑材料配置后,立即進行澆筑,每次澆筑厚度≤20mm,每層澆筑后,用振動器進行振搗密實;當澆筑層高為2.5m?3m時,設置厚度為300mm圈梁一圈;(8)拆模:當現澆生態保溫墻體形成后3?5天,拆模,拆模時輕敲,注意保持墻面平整與美觀;(9)養護:現澆生態保溫墻形成拆模后,每日兩次灑水保養,夏季、冬季另掛草簾保護保養,保養時間≥10天;(10)涂刷瀝青:當保養期滿60D后,涂刷一層厚度≥20mm的瀝青;(11)嵌貼土工布:當瀝青涂刷后立即嵌貼土工布;(12)砂漿拉毛:采用保溫砂漿拉毛,厚度為15mm,保溫砂漿選用425硫酸鹽水泥350kg,微硅粉25?35kg,粉煤灰50kg,40?70目硅砂250kg,50?100目硅砂250kg,納米膠粉15kg,羥丙基纖維素2?3kg,抗裂纖維1kg,木質纖維5kg,進行配置,攪拌均勻,墻面拉毛處理。...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葛加君,
申請(專利權)人:葛加君,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