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鋼筋混凝土
,具體是一種用于鋼筋混凝土框架中的錨筋組合埋件。
技術介紹
目前鋼筋混凝土框架中的鋼支撐結構廣泛應用于電力、煤化工等多種行業,然而現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在鋼支撐節點區支撐埋件的錨筋過密,不僅影響到鋼筋混凝土柱內混凝土的澆搗,而且致使柱內箍筋無空間綁扎嚴重影響了鋼筋混凝土柱的施工質量,對整個結構的安全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于施工的用于鋼筋混凝土框架中的錨筋組合埋件,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種用于鋼筋混凝土框架中的錨筋組合埋件,包括鋼筋混凝土柱主筋、鋼板和錨筋,所述鋼板設有四塊,且鋼板分別安裝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的四個內壁上,錨筋橫向和豎向的交錯分布在鋼板之間,所述鋼筋混凝土主筋安裝在鋼板和最外層的錨筋之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簡單,便于施工,能有效防止因節點區鋼筋過密而產生的施工質量問題,尤其合適大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中的鋼支撐連接區,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鋼筋混凝土柱主筋;2-鋼板;3_銷筋。【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一種用于鋼筋混凝土框架中的錨筋組合埋件,包括鋼筋混凝土柱主筋1、鋼板2和錨筋3,所述鋼板2設有四塊,且鋼板2分別安裝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的四個內壁上,錨筋3橫向和豎向的交錯分布在鋼板2之間,所述鋼筋混凝土主筋I安裝在鋼板2和最外層的錨筋3之間,所述鋼筋混凝土柱主筋1、鋼板2和錨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鋼筋混凝土框架中的錨筋組合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鋼筋混凝土柱主筋(1)、鋼板(2)和錨筋(3),所述鋼板(2)設有四塊,且鋼板(2)分別安裝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的四個內壁上,錨筋(3)橫向和豎向的交錯分布在鋼板(2)之間,所述鋼筋混凝土主筋(1)安裝在鋼板(2)和最外層的錨筋(3)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師偉,黃麗莉,王青柳,伊世香,吳榮興,杜曉劍,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