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地下混凝土基礎的施工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地下混凝土結構先淺后深的逆式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地下混凝土結構或設備基礎等,鐵定的施工順序必須是先深后淺,即先施工相鄰的深基坑,然后再施工較淺的基坑,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1、因地下水及地質復雜等需要采取基坑降水、支護、維護等系列措施,故基坑越深施工越困難,基坑越深越危險,所以按慣例深基坑先安排施工;2、如果先施工淺基,再施工深基,由于深基坑大開挖,勢必造成已施工的淺基礎(結構)發生位移和不均勻沉降,直至嚴重破壞。由于上述主要原因,為了降低施工風險,均安排先深后淺,但由于出圖順序不匹配,或工序安排有難度以及深基坑支護條件不到位需等待等特殊情況,為了搶工期就需要一種地下混凝土結構先淺后深的逆式施工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深基坑絕對安全的地下混凝土結構先淺后深的逆式施工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確保先施工的淺基礎質量不受影響(即中心、標高等滿足規范要求)的地下混凝土結構先淺后深的逆式施工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更經濟、更快捷的地下混凝土結構先淺后深的逆式施工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地下混凝土結構先淺后深的逆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開挖相鄰的淺基坑,只施工淺基坑混凝土基礎底板,或者柱基礎承臺,不施工到淺基坑的上部結構;所述混凝土基礎底板,或者柱基礎承臺澆筑完混凝土后養護期間不拆模,將其作為深基坑邊坡上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地下混凝土結構先淺后深的逆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開挖相鄰的淺基坑(2),只施工淺基坑(2)混凝土基礎底板,或者柱基礎承臺(3),不施工到淺基坑的上部結構;所述混凝土基礎底板,或者柱基礎承臺(3)澆筑完混凝土后養護期間不拆模,將其作為深基坑(1)邊坡上的穩定體系,穩固基坑邊坡;b、等淺基坑(2)混凝土基礎底板,或者柱基礎承臺(3)澆筑4天使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開挖深基坑(1),將深基坑二級放坡的臺階標高定位在淺基礎坑底標高位置;c、深基坑(1)開挖同時,在已施工好的淺基坑(2)混凝土基礎底板,或者柱基礎承臺(3)上布設位移和沉降監測點,按另行編制的“基坑監測方案”進行監測,以便掌控深基坑開挖施工過程中對淺基的坐標影響程度;d、深基坑澆筑完成后,開始施工淺基坑(2)混凝土基礎底板的上部,或者柱基礎承臺(3)的上部,但必須首先在淺基坑(2)混凝土基礎底板,或者柱基礎承臺(3)上重新測量定位坐標,然后對深基坑上部混凝土結構的定位坐標重新測量放線,當與淺基坑(2)混凝土基礎底板,或者柱基礎承臺(3)的原坐標有偏位時,在做深基坑上部混凝土結構的定位坐標時及時糾偏和改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地下混凝土結構先淺后深的逆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開挖相鄰的淺基坑(2),只施工淺基坑(2)混凝土基礎底板,或者柱基礎承臺(3),不施工到淺基坑的上部結構;所述混凝土基礎底板,或者柱基礎承臺(3)澆筑完混凝土后養護期間不拆模,將其作為深基坑(1)邊坡上的穩定體系,穩固基坑邊坡;
b、等淺基坑(2)混凝土基礎底板,或者柱基礎承臺(3)澆筑4天使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開挖深基坑(1),將深基坑二級放坡的臺階標高定位在淺基礎坑底標高位置;
c、深基坑(1)開挖同時,在已施工好的淺基坑(2)混凝土基礎底板,或者柱基礎承臺(3)上布設位移和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淼,朱庭貴,姜啟元,李朝,劉橋,
申請(專利權)人:五冶集團上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