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醫用雙套管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280089 閱讀:9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5 07:25
    一種醫用雙套管裝置,包括:主體、密封蓋和轉接頭,其中:主體為Y型結構,包括內套管接入端、外套管外接端口和外套管腹腔端接口,內套管接入端上設有密封蓋插入孔、密封槽和限位槽,密封槽位于內套管接入端頂部,限位槽位于密封蓋插入孔內壁,外套管外接端口、外套管腹腔端接口上分別設有液體注入孔、第一液體導出孔,密封蓋插入孔、液體注入孔和第一液體導出孔內部聯通,密封蓋設置于密封蓋插入孔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使用時內套管更換方便。

    Medical double cannula device

    A medical double casing device, includes a main body, a sealing cover and adapter, including: the main body is Y type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inner sleeve and the outer sleeve tube end access external port and the outer tube abdominal end interface within the casing connecting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ealing cover is inserted into the hole and the sealing groove and a positioning groove, the sealing groove is located the inner sleeve connecting end top limit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sealing cover is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hole, the outer tube, the outer tube abdominal external port end interfa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liquid injection hole, a first liquid guide hole, the sealing cover is inserted into the hole, liquid is injected into the internal hole and the first liquid guide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ealing cover Unicom, the sealing cover is inserted in the hole. When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he inner casing is easy to be replace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醫用雙套管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腹部外科術后引流管種類繁多,對于恰當的使用引流管可減少術后并發癥。腹部外科術后常用引流方式有三種:(1)煙卷引流,一般用于滲液較少時。(2)管狀引流,一般用于滲液較多、稠厚者,且引流時間較長。(3)雙套管引流。持續沖洗雙套管負壓引流可及時、徹底地排出創腔積液及壞死組織,使創面或膿腔保持高效引流,創腔縮小,促進傷口愈合。臨床用于腹部外科的疾病有小腸瘺及結腸瘺,腹腔及軟組織膿腫—膈下膿腫、盆腔膿腫、軟組織深部膿腫,創傷及重大手術如肝臟部分切除及修補術、十二指腸修補術、直腸癌腹會陰聯合切除術、急性重癥胰腺炎引流術、胰頭癌根治術,嚴重多發傷并空腔臟器損傷術后等。雙套管負壓引流的原理是在具有負壓吸引力的內套管之外套有一多孔的外管,內外管壁之間有一3-6mm寬距,可任空氣通暢地進入。外套管起支撐作用,采用乳/硅膠管,避免腸壁或組織被負壓吸引而損傷及堵塞吸引管。周圍的多側孔有利于擴大吸引范圍,使雙套管周圍產生全方位的負壓,促進竇道的形成。當腹腔內有液體時,液體將從外套管的多孔中進入內外管間隙,再由具有負壓的內管吸除。當腹腔內無液體時,吸引管抽吸自內外管間隙進入的空氣,這樣,腹腔內的組織、器官不與具有負壓的內管直接接觸,不致發生組織被吸入負壓管而被損傷。腹腔雙套管內套管較細,主要起吸引的作用,通過負壓使腹腔內的引流物得到及時清除,特別是黏滯度大的血液,在未凝固前就被負壓吸出,能減少組織堵塞引流管孔道。但引流液含有纖維素組織碎屑、壞死組織、凝血酶活性物質,本身能堵塞管腔。而且這些物質的水分被負壓吸干后在腔隙的內套管里更易堵塞,使其過早地失去了引流作用。堵塞時不易更換,常造成引流失敗。目前,在腹部外科,特別是肝膽胰外科,雙套管的使用較廣泛,但是壞死、脫落組織或者凝血塊常易將雙套管內管堵住。特別是肝臟外科行肝切除術后,肝創面或者腹腔出血,積血來不及吸出,血凝塊將很快將內套管吸引孔堵住,導致術后臨床觀察困難。同時,現在臨床使用較多的雙套管,內管一旦堵塞,更換比較困難,易造成雙套管移位及逆行感染,因而不得不將雙套管改為單腔管,失去持續沖洗引流的作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用雙套管裝置,使用時內套管更換方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包括:主體、密封蓋和轉接頭,其中:主體為Y型結構,包括內套管接入端、外套管外接端口和外套管腹腔端接口,內套管接入端上設有密封蓋插入孔、密封槽和限位槽,密封槽位于內套管接入端頂部,限位槽位于密封蓋插入孔內壁,外套管外接端口、外套管腹腔端接口上分別設有液體注入孔、第一液體導出孔,密封蓋插入孔、液體注入孔和第一液體導出孔內部聯通,密封蓋設置于密封蓋插入孔中,轉接頭和內套管接入端分別連接內套管的兩端,轉接頭負壓吸引連接端與負壓吸引裝置連接。所述的外套管外接端口外壁上設有第一防滑脫臺階,外套管腹腔端接口外壁上設有第二防滑脫臺階。所述的密封蓋為三瓣式彈片結構,底面中間設置有內套管穿入孔,三瓣式彈片結構根部外側于底面上設置有密封卡扣,三瓣式彈片結構中部外側設置有限位卡扣,密封卡扣和限位卡扣分別與密封槽和限位槽相互契合。所述的轉接頭為中字形狀,其兩端分別為內套管外接端口和負壓吸引連接端,負壓吸引連接端上設有第二液體導出孔,外壁上設有第三防滑脫臺階。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用時內套管更換方便,減低醫護人員操作難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的主體結構示意圖;其中圖1A為主視圖,圖1B為立體圖,圖1C為左視圖,圖1D為圖1C中A-A剖面圖。圖2本技術的密封蓋示意圖;其中圖2A為主視圖,圖2B為圖2A中B-B剖面圖,圖2C為立體圖,圖2D為圖2B中C局部放大圖。圖3本技術主體和密封蓋組合示意圖;其中圖3A為主視圖,圖3B為右視圖,圖3C為立體圖,圖3D為圖3B中D-D剖面圖,圖3E為圖3D中E局部放大圖。圖4本技術的轉接頭結構示意圖;其中圖4A為主視圖,圖4B為圖4A中F-F剖面局。圖5和圖6為本技術的連接示意圖;其中圖6A為左視圖,圖6B為主視向G-G剖面圖,圖6C為圖6B中H局部放大圖。其中:1.主體,2.密封蓋,3.轉接頭,4.內套管,5.外套管;11.內套管接入端,12.外套管外接端口,13.外套管腹腔端接口;21.內套管穿入孔,22.密封卡扣,23.限位卡扣;31.內套管外接端口,32.負壓吸引連接端;111.密封蓋插入孔,112.密封槽,113.限位槽,121.液體注入孔,122.第一防滑脫臺階,131.第一液體導出孔,132.第二防滑脫臺階,311.內套管插入孔,321.第二液體導出孔,322.第三防滑脫臺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主體1、密封蓋2和轉接頭3組成。所述的主體1為Y型結構,共含內套管接入端11,外套管外接端口12,外套管腹腔端接口13三個部分。所述的內套管接入端11上設有密封蓋插入孔111、密封槽112和限位槽113,密封槽112位于內套管接入端頂部,限位槽113位于密封蓋插入孔111內壁。所述的外套管外接端口12、外套管腹腔端接口13上分別設有液體注入孔121、第一液體導出孔131,密封蓋插入孔111、液體注入孔121和第一液體導出孔131內部聯通。所述的外套管外接端口12外壁上設有第一防滑脫臺階122,外套管腹腔端接口13外壁上設有第二防滑脫臺階132。所述的第一液體導出孔131直徑大于內套管4外徑。所述的密封蓋2為三瓣式彈片結構,底面中間設置有內套管穿入孔21,三瓣式彈片根部外側于底面上設置有密封卡扣22,三瓣式彈片中部外側設置有限位卡扣23。所述的內套管穿入孔21與內套管外徑為無間隙緊配設計。所述的轉接頭3為中字形狀,其兩端分別為內套管外接端口31和負壓吸引連接端32。所述的內套管外接端口31上設有內套管插入孔311,內套管插入孔311與內套管外徑為無間隙緊配設計。所述的負壓吸引連接端32上設有第二液體導出孔321,外壁上設有第三防滑脫臺階322。使用時,外套管外接端口12和外套管腹腔端接口13上分別套接有一根外套管5,內套管4一端穿過密封蓋2上的內套管穿入孔21后,通過密封蓋插入孔111、液體導出孔131從外套管腹腔端接口13上的外套管中穿出,之后將密封蓋2插入雙套管裝置主體1上的密封蓋插入孔111中。將內套管4另一端插入雙套管裝置轉接頭3上的內套管插入孔311中,確保穿插到底。雙套管裝置轉接頭3的另一端負壓吸引連接端32上套接有負壓引流管。主體1和轉接頭3上的第一、第二、第三防滑脫臺階122、132、322可保證外套管和引流管不會從對應端口脫落。雙套管裝置主體1上的密封槽112和限位槽113與密封蓋2上的密封卡扣22和限位卡扣23相互契合安裝,可保證密封蓋2不會從主體1脫落,并防止液體溢出。當內套管堵塞時,只需將更換內套管即可,大大減輕了醫護人員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雙套管的外套管選用各種規格的醫用硅膠管,直徑一般為0.4~1.2cm,長度20~40cm,一端接于主體1的外套管腹腔端接口13上,另一端為腹腔端,用剪刀于管身均勻剪出不同規格的側孔,直徑0.1~0.3cm。主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醫用雙套管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醫用雙套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密封蓋和轉接頭,其中:主體為Y型結構,包括內套管接入端、外套管外接端口和外套管腹腔端接口,內套管接入端上設有密封蓋插入孔、密封槽和限位槽,密封槽位于內套管接入端頂部,限位槽位于密封蓋插入孔內壁,外套管外接端口、外套管腹腔端接口上分別設有液體注入孔、第一液體導出孔,密封蓋插入孔、液體注入孔和第一液體導出孔內部聯通,密封蓋設置于密封蓋插入孔中,轉接頭和內套管接入端分別連接內套管的兩端,轉接頭負壓吸引連接端與負壓吸引裝置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醫用雙套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密封蓋和轉接頭,其中:主體為Y型結構,包括內套管接入端、外套管外接端口和外套管腹腔端接口,內套管接入端上設有密封蓋插入孔、密封槽和限位槽,密封槽位于內套管接入端頂部,限位槽位于密封蓋插入孔內壁,外套管外接端口、外套管腹腔端接口上分別設有液體注入孔、第一液體導出孔,密封蓋插入孔、液體注入孔和第一液體導出孔內部聯通,密封蓋設置于密封蓋插入孔中,轉接頭和內套管接入端分別連接內套管的兩端,轉接頭負壓吸引連接端與負壓吸引裝置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葵,鄒奇飛,閻振林沈鋒張俊星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日日摸夜夜添无码AVA片| 色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久久AV高清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网|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深夜a级毛片免费无码|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不卡|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