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手機制造技術領域的一種用于內置聚合物電池的防刺破裝置,包括外殼,外殼頂部外壁開設有安裝槽,安裝槽內腔設置有電池本體,安裝槽內腔設置有保護板,保護板底部外壁與電池本體頂部外壁相貼合,外殼頂部左右兩側外壁均開設有開槽,開槽底部內壁與轉塊轉動連接,裝置中將電池本體與保護板依次放入安裝槽的內腔中,將擋塊轉動到保護板的上方,對保護板的位置進行限定,將電池本體固定在安裝槽中,從而使電池本體安裝拆卸的過程中只需要手動移動轉塊的位置,不需要使用輔助工具,避免輔助工具與電池本體接觸而導致電池本體表面被刺破的幾率,同時也方便拆裝電池本體,降低工作人員的拆裝難度。
An anti puncture device for polymer batter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內置聚合物電池的防刺破裝置
本技術涉及手機制造
,具體為一種用于內置聚合物電池的防刺破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手機逐漸變得越來越薄,內置聚合物電池是一種厚度很小的電池,非常適合當前需求,然而內置聚合物電池表面采用鋁塑復合膜封裝,容易被刺破漏液,并且電池一般是通過螺絲進行固定,拆裝電池都需要工具進行拆卸,容易造成輔助工具與電池接觸,將電池刺破,造成經濟損失,為此,我們提出一種用于內置聚合物電池的防刺破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內置聚合物電池的防刺破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內置聚合物電池的防刺破裝置,包括外殼,外殼頂部外壁開設有安裝槽,安裝槽內腔設置有電池本體,安裝槽內腔設置有保護板,保護板底部外壁與電池本體頂部外壁相貼合,外殼頂部左右兩側外壁均開設有開槽,開槽底部內壁與轉塊轉動連接,兩組轉塊相互靠近的一側頂部外壁均設置有擋塊,擋塊底部外壁與保護板頂部外壁相貼合。優選的,兩組擋塊相互遠離的一側外壁與兩組轉塊相互靠近的一側頂部外壁滑動連接,擋塊底部外壁開設有固定槽,保護板與擋塊的接觸部位設置有固定塊,固定塊頂端插接在固定槽的內腔中。優選的,擋塊靠近轉塊的一側外壁與移動塊固定連接,兩組轉塊相互靠近的一側頂部外壁均開設有移動槽,移動塊遠離擋塊的一端插接在移動槽的內腔中,移動塊頂部外壁與移動槽頂部內壁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優選的,安裝槽底部內壁與導熱板固定連接,導熱板頂部外壁與電池本體底部外壁相貼合。優選的,移動塊頂部外壁與移動槽頂部內壁之間的間距大于固定塊豎截面的寬度,開槽頂端的橫截面呈半圓形。優選的,保護板底部外壁與擋板固定連接,擋板底部外壁與電池本體頂部外壁相貼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裝置中將電池本體與保護板依次放入安裝槽的內腔中,將擋塊轉動到保護板的上方,對保護板的位置進行限定,將電池本體固定在安裝槽中,從而使電池本體安裝拆卸的過程中只需要手動移動轉塊的位置,不需要使用輔助工具,避免輔助工具與電池本體接觸而導致電池本體表面被刺破的幾率,同時也方便拆裝電池本體,降低工作人員的拆裝難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轉塊與擋塊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1、外殼;2、安裝槽;3、電池本體;4、保護板;5、開槽;6、轉塊;7、擋塊;8、固定槽;9、固定塊;10、移動塊;11、復位彈簧;12、擋板;13、導熱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內置聚合物電池的防刺破裝置,請參閱圖1,包括外殼1;請參閱圖1,外殼1頂部外壁開設有安裝槽2,安裝槽2內腔設置有電池本體3,安裝槽2內腔設置有保護板4,保護板4為不銹鋼材質,增加保護板4的強度,保證保護板4的使用效果,保護板4將電池本體3與外界隔開,避免外界觸碰到電池本體3,對電池本體3進行保護,保護板4底部外壁與電池本體3頂部外壁相貼合;請參閱圖1,外殼1頂部左右兩側外壁均開設有開槽5,開槽5底部內壁與轉塊6轉動連接,兩組轉塊6相互靠近的一側頂部外壁均設置有擋塊7,擋塊7底部外壁與保護板4頂部外壁相貼合,將電池本體3與保護板4依次放入安裝槽2的內腔中,將擋塊7轉動到保護板4的上方,對保護板4的位置進行限定,將電池本體3固定在安裝槽2中,從而使電池本體3安裝拆卸的過程中只需要手動移動轉塊6的位置,不需要使用輔助工具,避免輔助工具與電池本體3接觸而導致電池本體3表面被刺破的幾率;請參閱圖1與圖2,兩組擋塊7相互遠離的一側外壁與兩組轉塊6相互靠近的一側頂部外壁滑動連接,擋塊7底部外壁開設有固定槽8,保護板4與擋塊7的接觸部位設置有固定塊9,固定塊9與保護板4固定連接,固定塊9頂端插接在固定槽8的內腔中,對擋塊7的位置進行限定,使擋塊7不會自動轉動,保證保護板4與電池本體3固定的穩定性;請參閱圖2,擋塊7靠近轉塊6的一側外壁與移動塊10固定連接,兩組轉塊6相互靠近的一側頂部外壁均開設有移動槽,移動塊10遠離擋塊7的一端插接在移動槽的內腔中,移動塊10頂部外壁與移動槽頂部內壁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11,復位彈簧11與移動塊10的外壁、移動槽的內壁都是固定連接的,復位彈簧11擴張,使移動塊10帶著擋塊7向下移動,使固定塊9與固定槽8貼合緊密,保證擋塊7的位置穩定;請參閱圖1,安裝槽2底部內壁與導熱板13固定連接,導熱板13頂部外壁與電池本體3底部外壁相貼合,導熱板13為石墨板,對電池本體3進行散熱,保證電池本體3正常工作,并且導熱板13位于電池本體3的下方,使外界物體刺入安裝槽2中時,無法先與電池本體3接觸,對電池本體3進行保護;請參閱圖2,移動塊10頂部外壁與移動槽頂部內壁之間的間距大于固定塊9豎截面的寬度,移動塊10向上移動與移動槽頂部內壁貼合時,固定塊9已經從固定槽8中移出,開槽5頂端的橫截面呈半圓形,使擋塊7轉動可以移入開槽5的內腔中,確保擋塊7不會影響保護板4與電池本體3從安裝槽2中移出;請再次參閱圖1,保護板4底部外壁與擋板12固定連接,擋板12底部外壁與電池本體3頂部外壁相貼合,擋板12與導熱板13的材質一致,用于對電池本體3進行散熱,將保護板4與電池本體3隔開,避免保護板4與電池本體3直接接觸對電池本體3造成磨損。工作原理:將電池本體3放入安裝槽2中,再將保護板4放在電池本體3的上方與電池本體3貼合,然后轉動擋塊7,使擋塊7移到保護板4的上方,對保護板4的位置進行限定,將電池本體3固定在安裝槽2中,并且拆卸電池本體3時,只需將擋塊7從保護板4的上方移走即可,從而使電池本體3在固定時不需要使用到螺絲,避免拆裝時使用輔助工具而導致電池本體3表面被刺破的幾率,并且保護板4位于電池本體3的上方,而擋塊7是與保護板4直接接觸的,降低電池本體3在拆裝時被刺破的幾率,同時也方便拆裝電池本體3,不需要使用輔助工具,降低拆裝難度。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內置聚合物電池的防刺破裝置,包括外殼(1),其特征在于:外殼(1)頂部外壁開設有安裝槽(2),安裝槽(2)內腔設置有電池本體(3),安裝槽(2)內腔設置有保護板(4),保護板(4)底部外壁與電池本體(3)頂部外壁相貼合,外殼(1)頂部左右兩側外壁均開設有開槽(5),開槽(5)底部內壁與轉塊(6)轉動連接,兩組轉塊(6)相互靠近的一側頂部外壁均設置有擋塊(7),擋塊(7)底部外壁與保護板(4)頂部外壁相貼合。/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內置聚合物電池的防刺破裝置,包括外殼(1),其特征在于:外殼(1)頂部外壁開設有安裝槽(2),安裝槽(2)內腔設置有電池本體(3),安裝槽(2)內腔設置有保護板(4),保護板(4)底部外壁與電池本體(3)頂部外壁相貼合,外殼(1)頂部左右兩側外壁均開設有開槽(5),開槽(5)底部內壁與轉塊(6)轉動連接,兩組轉塊(6)相互靠近的一側頂部外壁均設置有擋塊(7),擋塊(7)底部外壁與保護板(4)頂部外壁相貼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內置聚合物電池的防刺破裝置,其特征在于:兩組擋塊(7)相互遠離的一側外壁與兩組轉塊(6)相互靠近的一側頂部外壁滑動連接,擋塊(7)底部外壁開設有固定槽(8),保護板(4)與擋塊(7)的接觸部位設置有固定塊(9),固定塊(9)頂端插接在固定槽(8)的內腔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內置聚合物電池的防刺破裝置,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良忠,皮鋒軍,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德晟摩拜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