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加固領域,公開了一種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包括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其還包括一鋁合金加固件及在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上開設的凹槽,所述鋁合金加固件包括與所述凹槽形狀適配的加勁柱及與所述加勁柱固定連接的并固定在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加固區域外表面的加勁外板;其可以修復和提高鋼筋混凝土的承載力性能和耐久性能,提高了性價比、提高結構的安全性,同時保證較好的延性,并且在鋁合金加勁柱末端不涂抹粘結劑,可使鋼筋混凝土結構內的鋼筋得到保護或防銹的效果。(*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加固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
技術介紹
在荷載和濱海腐蝕環境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結構的性能劣化往往伴隨著混凝土的裂縫開展,由此衍生的各種結構加固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工程實踐。?其中,現有技術中經常采用外貼纖維增強復合材料(Fiber?ReinforcedPolymer,簡稱FRP)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加固方法。然而,由于結構加固工程的復雜性和加固材料自身的特點,濱海環境下的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仍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例如:FRP是一種脆性材料,采用FRP加固的混凝土結構往往延性較差。?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其可以修復和提高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承載力性能和耐久性能,同時保證較好的延性、降低了加固成本。?本技術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包括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其中,其還包括一鋁合金加固件及在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上開設的凹槽,所述鋁合金加固件包括與所述凹槽形狀適配的加勁柱及與所述加勁柱固定連接的并固定在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加固區域外表面的加勁外板。?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其中,所述加勁柱側表面設置有第一粘結劑層,所述加勁柱通過所述第一粘結劑層與所述凹槽粘貼連接。?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其中,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加固區域外表面設置有第二粘結劑層,所述加勁外板通過所述第二粘結劑層與所述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加固區域外表面粘貼連接。?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粘結劑層為改性環氧樹脂粘結劑層。?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其中,所述第二粘結劑層為改性環氧樹脂粘結劑層。?本技術所提供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由于采用了在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區域凹槽內粘貼有鋁合金板,而鋁合金板具備極好的耐腐蝕性和與鋼材相近的強度與塑性,可較好的解決現有加固方法的不足;并將所述鋁合加固件加固在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加固區域表面,使整體結構更加牢靠,同時降低了加固成本;并且在鋁合金加勁柱末端不涂抹粘結劑,可使鋼筋混凝土結構內的鋼筋得到保護或防銹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方法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一種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140,以及設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140內的主鋼筋130。其還包括一鋁合金加固件200及在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上開設的凹槽141,所凹槽141開設的大小形狀及具體個數應該根據需加固情況而定。如本實施例中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矩形梁上開設兩個凹槽141。?進一步地,所述鋁合金加固件200包括與所述凹槽141形狀適配的加勁柱210及與所述加勁柱210固定連接的加勁外板220。所述加勁外板220與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加固區域外表面帖合適配。這樣,由所述加勁柱210和加勁外板220固定連接而成的鋁合金加固件200,通過所述加勁柱210與所述凹槽141的卡合適配,與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140嵌入式連接。可以提高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整體的牢靠性。?進一步地,所述加勁柱210側表面設置有第一粘結劑層121,所述加勁柱210通過所述第一結劑層121與所述凹槽141粘貼連接。需要強調的是本技術中,在鋁合金加勁柱210末端不涂抹粘結劑,由于鋁合金是一種電位較低的金屬材料。如果將鋁合金和鋼筋聯系起來,鋁合金將發生電位腐蝕,而鋼筋可得到被保護或除銹的效果。所以本技術中在鋁合金加勁柱210末端不涂抹粘結劑,可使鋼筋混凝土結構內的鋼筋得到保護或?防銹的效果。?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其中,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141加固區域外表面設置有第二粘結劑層122,所述加勁外板220通過所述第二粘結劑層122與所述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加固區域外表面粘貼連接。?較佳地,所述第一粘結劑層121和第二粘結劑層122都為改性環氧樹脂粘結劑層。且粘結劑層厚度為3mm左右。?當然,本技術所加固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不限于上述矩形梁結構,還可以為其他各種需加固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形狀,如圓柱形的等等。?這樣,本技術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采用了鋁合金板具備極好的耐腐蝕性和與鋼材相近的強度與塑性,可較好的解決現有加固方法的不足;其可以修復和提高鋼筋混凝土的承載力性能和耐久性能,提高了性價比、提高結構的安全性,同時保證較好的延性,且使整體結構更加牢靠。并且在鋁合金加勁柱末端不涂抹粘結劑,可使-->鋼筋混凝土結構內的鋼筋得到保護或防銹的效果。?基于上述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其具體的施工加固方法,如圖2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驟:?S301、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140加固區域位置,用采用石材切割機按規定尺寸開凹槽141,如圖1所示兩個凹槽141,并清除所述凹槽141內的灰塵;?S302、將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的加固區域表面打磨清理平整;即如圖1如示,將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140加固區域的凹槽141表面打磨清理平整。?S303、待打磨清理過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加固區域的凹槽141表面干燥后,將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加固區域的凹槽內表面和所述鋁合金板材上的灰塵用清洗劑洗凈。?S304、將所使用的粘結劑按使用要求攪拌均勻。?S305、準備好同時與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加固區域表面和所述凹槽141形狀適配的鋁合金加固件200,將粘結劑涂抹在所述凹槽141的兩側面(如圖1所示的411和412,保持其頂面不需粘結劑涂抹)及與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140加固區域外表面142,以及將粘結劑涂抹在與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140加固區域表面固定連接的加勁外板220上、及與所述凹槽141形狀適配的加勁柱210側面上(在鋁合金加勁柱末端不涂抹粘結劑),并將所述加勁外板220和所述加勁柱210所連接而成的鋁合金加固件200粘貼在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加固區域。?S306、檢查是否有未灌滿粘結劑的欠缺部分,則根據需要將欠缺部分再灌入粘結劑,并作擠壓,將混入粘貼區域的空氣擠出,并將多余的粘結劑清除。?S307、用夾具夾緊或用支撐結構固定鋁合金板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的加固區域表面,并適當加壓,保證粘結的可靠性。?S308、在粘結劑硬化后,對結構表面再次清理,保持其表面平整。?本技術所提供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由于采用了在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區域凹槽內粘貼有鋁合金板,而鋁合金板具備極好的耐腐蝕性和與鋼材相近的強度與塑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包括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一鋁合金加固件及在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上開設的凹槽,所述鋁合金加固件包括與所述凹槽形狀適配的加勁柱及與所述加勁柱固定連接的并固定在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加固區域外表面的加勁外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包括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一鋁合金加固件及在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上開設的凹槽,所述鋁合金加固件包括與所述凹槽形狀適配的加勁柱及與所述加勁柱固定連接的并固定在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本體加固區域外表面的加勁外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電化學性嵌入式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勁柱側表面設置有第一粘結劑層,所述加勁柱通過所述第一粘結劑層與所述凹槽粘貼連接。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繼華,邢鋒,王衛侖,鄒離湘,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4[中國|深圳]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