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由輕質材料模塊和預制桁架組成的模板體系,包括若干模塊和預制桁架,所述模塊采用輕質材料制成,通過預制桁架縱向劃分排列,所述模塊橫向拼合形成與預制桁架垂直的狹長凹槽。所述模塊之間通過設置于兩端的凹凸企口相互咬合,所述模塊和預制桁架組成的模板體系呈井字形阡陌式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代替了傳統的鋼模板或木模板,置換了樓板內相同體積的混凝土,大大降低了自重和生產成本,減少了施工過程中腳手架的數量,降低了工程量和勞動強度,本身可以作為結構的一部分植入模塊內,無需再拆卸,大大減少了工序和勞動強度,采用輕質材料預制的模塊主體使用在樓板中,大大提高樓板的隔音、保溫、隔熱功能。(*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模板,特別是一種用作模板和土木結構組成部分的由鑲嵌式輕質材料模塊和桁架式預制構件組成的模板體系。
技術介紹
在建筑行業,傳統的現場灌注混凝土樓板施工方法中要大量使用木模板或鋼模板,搭建后還需拆模。存在模板量大、支模與拆模工藝復雜、模板成本高、施工周期長、形成的樓板保溫與隔聲效果差,費工費力。近年來有很多業內同行針對上述傳統施工方法進行改進,申請了各種類型的模板專利,但沒有提供一種能置換樓板內相同體積混凝土,施工中不需搭建木模板或鋼模板,具有很好隔音隔熱功能的樓板模塊。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置換樓板內相同體積混凝土,施工中不需搭建木模板或鋼模板的用作模板和土木結構組成部分的由鑲嵌式輕質材料模塊和桁架式預制構件組成的模板體系。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由輕質材料模塊和預制桁架組成的模板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數個陣列分布的輕質材料模塊,所述橫向模塊之間被鑲嵌于底板上的預制桁架構件縱向分隔,所述縱向模塊之間通過設置于各模塊端部的凹凸企口相互咬合配接連成一體。優選地,所述橫向模塊之間通過設置于其上的凹槽拼合形成與預制桁架垂直相交的狹長凹槽,用于容置次肋鋼筋以與預制桁架形成交互式疊合鋼筋層。優選地,所述輕質材料模塊采用具有保溫、隔聲、隔熱性能的聚苯乙烯和苯乙烯系共聚物制作而成。優選地,所述模塊和預制桁架組成的模板體系呈井字形阡陌式結構。優選地,所述預制桁架構件為數根鋼筋焊接圍合的三棱柱結構。優選地,所述輕質材料模塊為內部具有空腔的中空結構,用于減輕樓板自重、節省施工材料。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代替了傳統的鋼模板或木模板,置換了樓板內相同體積的混凝土,大大降低了自重和生產成本,節省混凝土 64%,節省鋼筋15. 5%左右,節省工時50%左右,降低工程造價 19. 9% ;2)、減少了施工過程中腳手架的數量,并可在施工過程中不需采購木模板或鋼模板,降低了工程量和勞動強度;3)、本身可以作為結構的一部分植入模塊內,無需再拆卸,大大減少了工序和勞動強度。4)、采用輕質材料預制的模塊主體使用在樓板中,樓板自重大幅減小,大大提高樓板的隔音、保溫、隔熱功能,相應地建筑物的豎向荷載效應和地震作用效應均大幅減小,從而使地基基礎和上部結構構件等設計更加經濟合理,同時材料用量也相應減小,進一步降低了工程造價。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立體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根據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由輕質材料模塊和預制桁架構件組成的模板體系,呈井字形阡陌式結構,預制桁架構件2為數根鋼筋焊接圍合的三棱柱結構,輕質材料模塊1為內部具有空腔的中空結構,采用的聚苯乙烯和苯乙烯系共聚物制成,具有保溫、隔聲、隔熱性能,用于減輕樓板自重、節省施工材料。橫向模塊1之間被鑲嵌于底板上的預制桁架構件2縱向分隔,橫向模塊1之間通過設置于其上的凹槽拼合形成與預制桁架垂直相交的狹長凹槽3,用于容置次肋鋼筋以與預制桁架形成交互式疊合鋼筋層。縱向模塊1之間通過設置于各模塊端部的凹凸企口 4相互咬合配接連成一體。在施工過程中,將連接起來的模板體系放在支架上,澆鑄混凝土,連接起來的構件可當做木模板或鋼模板使用,代替了傳統的鋼模板或木模板,置換了樓板內相同體積的混凝土,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施工過程中腳手架的數量,并可在施工過程中不需采購木模板或鋼模板,降低了工程量和勞動強度;本身可以作為結構的一部分植入模塊內,無需再拆卸,大大減少了工序和勞動強度,采用輕質材料預制的模塊主體使用在樓板中,大大提高樓板的隔音、保溫、隔熱功能。顯然,本技術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技術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變化和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 凡是屬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列。權利要求1.一種由輕質材料模塊和預制桁架組成的模板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數個陣列分布的輕質材料模塊,所述橫向模塊之間被鑲嵌于底板上的預制桁架構件縱向分隔,所述縱向模塊之間通過設置于各模塊端部的凹凸企口相互咬合配接連成一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模塊之間通過設置于其上的凹槽拼合形成與預制桁架垂直相交的狹長凹槽,用于容置次肋鋼筋以與預制桁架形成交互式疊合鋼筋層。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塊和預制桁架組成的模板體系呈井字形阡陌式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桁架構件為數根鋼筋焊接圍合的三棱柱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體系,所述輕質材料模塊為內部具有空腔的中空結構。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由輕質材料模塊和預制桁架組成的模板體系,包括若干模塊和預制桁架,所述模塊采用輕質材料制成,通過預制桁架縱向劃分排列,所述模塊橫向拼合形成與預制桁架垂直的狹長凹槽。所述模塊之間通過設置于兩端的凹凸企口相互咬合,所述模塊和預制桁架組成的模板體系呈井字形阡陌式結構。本技術代替了傳統的鋼模板或木模板,置換了樓板內相同體積的混凝土,大大降低了自重和生產成本,減少了施工過程中腳手架的數量,降低了工程量和勞動強度,本身可以作為結構的一部分植入模塊內,無需再拆卸,大大減少了工序和勞動強度,采用輕質材料預制的模塊主體使用在樓板中,大大提高樓板的隔音、保溫、隔熱功能。文檔編號E04G11/36GK201962942SQ20102026716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1日專利技術者李林, 高宗祺 申請人:李林, 高宗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由輕質材料模塊和預制桁架組成的模板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數個陣列分布的輕質材料模塊,所述橫向模塊之間被鑲嵌于底板上的預制桁架構件縱向分隔,所述縱向模塊之間通過設置于各模塊端部的凹凸企口相互咬合配接連成一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宗祺,李林,
申請(專利權)人:李林,高宗祺,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7[中國|西安]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