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管道之間的連接結構,特別是薄壁金屬管道的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薄壁金屬管道之間的連接普遍采用焊接和螺紋連接,其中,焊接容易受到材質的限制,有的金屬管材很難焊接,并且焊接容易產生較大的熱熔變形和應力,致使管道產生機械損傷,故在管道連接質量要求較高的場合難以適用。螺紋連接對于大管徑的管道,螺紋的加工困難,加工螺紋后,管道的強度明顯降低,并且采用螺紋連接的密封效果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薄壁金屬管道的連接結構,以提高薄壁金屬管道之間的連接質量。本技術所述薄壁金屬管道的連接結構,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在其與第二管道的連接端的內表面沿周向開設有內凹槽,在內凹槽所在處的管壁上開設有灌注孔;第二管道在其與第一管道的連接端的外表面沿周向開設有外凹槽,第二管道具有外凹槽的一端位于第一管道具有內凹槽的一端內,與第一管道間隙配合,且內凹槽與外凹槽相對接,在第一、第二管道之間形成空腔,該空腔內灌滿環氧樹脂。環氧樹脂通過第一管道內凹槽所在處的管壁上開設的灌注孔灌注入第一、第二管道之間所形成的空腔內。本技術所述薄壁金屬管道的連接結構能夠使薄壁金屬管道之間的連接密封效果好、防漏性好,克服了螺紋連接導致的管道強度降低、密封效果差,以及焊接導致的管道熱熔變形、機械損傷等缺陷,提高了薄壁金屬管道之間的連接質量。附圖說明現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述薄壁金屬管道的連接結構的主視剖面示意圖;圖2為第一管道的主視剖面示意圖;圖3為第二管道的主視剖面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和圖3所示,該薄壁金屬管道的連接結構包括第一管道1和第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薄壁金屬管道的連接結構,包括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4),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在其與第二管道的連接端的內表面沿周向開設有內凹槽(5),在內凹槽所在處的管壁上開設有灌注孔(2);第二管道在其與第一管道的連接端的外表面沿周向開設有外凹槽(6),第二管道具有外凹槽的一端位于第一管道具有內凹槽的一端內,與第一管道間隙配合,且內凹槽與外凹槽相對接,在第一、第二管道之間形成空腔,該空腔內灌滿環氧樹脂(3)。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