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箱柱-混凝土梁節點施工方法,鋼箱柱加工制作,預埋鋼柱定位螺栓,鋼柱吊裝定位,鋼柱內混凝土澆筑及養護,鋼柱外混凝土澆筑,節點處框架梁底模安裝,節點處框架梁鋼筋與鋼箱柱焊接,框架梁鋼筋綁扎安裝,框架梁側模安裝,框架梁柱節點混凝土澆筑。適用于混合結構施工中混凝土框架柱-鋼箱柱-混凝土框架梁節點施工,具有施工簡單、快捷、易于掌握,轉換節點結構整體性好,施工綜合費用低等特點,有較高的應用推廣價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國際專利分類專利分類E04B—般建筑物構造技術,尤其是建筑混合結構特殊節點施工
中的混凝土結構轉換為鋼結構混凝土柱的。
技術介紹
公知技術中,隨著混合結構在高層建筑和大跨度公共建筑中的廣泛應用,由混凝土框架轉換為鋼結構的混合結構出現漸多,而其轉換節點施工是決定整個結構施工質量的關鍵。目前混凝土框架轉換為鋼結構的轉換節點主要傳統做法是 I、采用混凝土柱頂預埋高強螺栓或預埋件,通過鋼柱與預埋螺栓的栓接或與預埋件焊接從柱實現結構轉換,此法對預埋高強螺栓或預埋件要求高,過渡節點的整體性也不太好;2、通過在鋼柱上焊接螺紋套筒,凝土梁內主筋頭加工螺紋與其連接實現鋼柱-混凝土梁過渡節點轉換,此法施工干擾大、不易實現準確過渡,施工質量難以確保;3、通過在鋼柱上焊接一定長度的勁鋼牛腿伸入混凝土梁內實現鋼柱-混凝土梁過渡節點轉換,此法大大增加用鋼量,工程造價高。相關專利申請公開較少,如專利申請200810024353混凝土的梁柱節點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梁底模板支設、梁鋼筋綁扎、梁內密目鋼絲網綁扎、梁側模板和頂板模板支設、頂板鋼筋綁扎、板內密目鋼絲網綁扎、梁柱節點混凝土澆筑、頂板混凝土澆筑和混凝土養護。又如,專利申請200910083233 —種型鋼混凝土柱與現澆鋼筋混凝土梁節點及其施工方法,屬于建筑結構
由型鋼混凝土柱(I)和現澆鋼筋混凝土梁(2)組成;其特征在于梁中縱筋⑶通過鋼套管⑷與型鋼混凝土柱⑴連接在一起,鋼套管⑷與梁中縱筋(3)螺紋連接,梁中節點區密布間距為50-80mm箍筋(5)。尚未發現能夠實用的改進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于實用的,該工法能夠實現結構的順利轉換和有效過渡。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實現的鋼箱柱加工制作,預埋鋼柱定位螺栓,鋼柱吊裝定位,鋼柱內混凝土澆筑及養護,鋼柱外混凝土澆筑,節點處框架梁底模安裝,節點處框架梁鋼筋與鋼箱柱焊接,框架梁鋼筋綁扎安裝,框架梁側模安裝,框架梁柱節點混凝土燒筑。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簡單,施工方便,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周圈封閉式密目鋼絲網阻擋混凝土向四周外溢,節約了高強度混凝土用量。通過控制混凝土的澆搗時間,避免高低強度等級混凝土的鄰接面形成冷縫,還可防止梁柱節點處出現裂縫,施工簡便,可以廣泛的用于建筑結構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 :施工方法依次為,鋼箱柱加工制作,預埋鋼柱定位螺栓,鋼柱吊裝定位,鋼柱內混凝土澆筑及養護,鋼柱外混凝土澆筑,節點處框架梁底模安裝,節點處框架梁鋼筋與鋼箱柱焊接,框架梁鋼筋綁扎安裝,框架梁側模安裝,框架梁柱節點混凝土澆筑。 具體施工工藝還包括沿柱中心線對面開2個200X200mm方洞用于鋼柱柱腳砼澆筑;柱中截面梁接位置兩塊扣勁肋2t = 30mm放在兩排鋼筋中間位置,中心開直徑400mm圓孔;連接板與鋼柱連接,厚度> 30mm,鋼板長度同所在面柱寬,寬度不小于要搭接焊的梁內最大主筋5d,梁內上、下部鋼筋分別搭接,采用兩面焊焊接在連接鋼板的上下兩面;柱腳板中心開400X400mm孔用于柱腳二次灌漿;柱腳二次灌漿采用C40砼摻微膨脹劑。通過鋼箱柱內腔填充混凝土,外包鋼筋混凝土,實現鋼筋混凝土框架柱向鋼箱柱的有效過渡;利用混凝土框架梁中鋼筋與鋼箱柱加勁板焊接形成混凝土框架梁與鋼箱柱固定連接;同時澆筑鋼箱柱外包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梁節點部位混凝土。通過混凝土框架結構向鋼結構過渡連接部位的整體施工,實現混凝土框架結構向鋼結構的順利轉換。本實施例在工作時,應用CAD三維建模技術,優化鋼柱加勁板與框架梁鋼筋精確定位排布,提高鋼箱柱加工制作的準確性。通過焊接工藝評定,確定準確的焊接工藝參數和科學的焊接方法,有效保證了轉換節點部位不同強度鋼材的連接質量;合理編排焊接順序,解決了轉換節點部位密集鋼筋與鋼箱柱加勁板可靠焊接的可施性;鋼箱柱底部灌漿與內部混凝土同步施工、鋼箱柱外部包柱混凝土與框架梁混凝土整體澆筑,有效消除了結構冷縫,結合梁鋼筋與鋼箱柱的可靠連接、鋼箱柱內外栓釘與框架梁柱混凝土的可靠連接,使轉換節點部位結構整體性大大提高。本專利技術操作簡單,施工方便,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周圈封閉式密目鋼絲網阻擋混凝土向四周外溢,節約了高強度混凝土用量。通過控制混凝土的澆搗時間,避免高低強度等級混凝土的鄰接面形成冷縫,還可防止梁柱節點處出現裂縫,施工簡便,可以廣泛的用于建筑結構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本施工技術適用于混合結構施工中混凝土框架柱-鋼箱柱-混凝土框架梁節點施工,具有施工簡單、快捷、易于掌握,轉換節點結構整體性好,施工綜合費用低等特點,有較高的應用推廣價值。權利要求1.,其特征是鋼箱柱加工制作,預埋鋼柱定位螺栓,鋼柱吊裝定位,鋼柱內混凝土澆筑及養護,鋼柱外混凝土澆筑,節點處框架梁底模安裝,節點處框架梁鋼筋與鋼箱柱焊接,框架梁鋼筋綁扎安裝,框架梁側模安裝,框架梁柱節點混凝土燒筑。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通過鋼箱柱內腔填充混凝土,外包鋼筋混凝土,實現鋼筋混凝土框架柱向鋼箱柱的有效過渡;利用混凝土框架梁中鋼筋與鋼箱柱加勁板焊接形成混凝土框架梁與鋼箱柱固定連接;同時澆筑鋼箱柱外包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梁節點部位混凝土。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沿柱中心線對面開2個200 X 200mm方洞用于鋼柱柱腳砼澆筑;柱中截面梁接位置兩塊扣勁肋2t = 30mm放在兩排鋼筋中間位置,中心開直徑400mm圓孔;連接板與鋼柱連接,厚度> 30mm,鋼板長度同所在面柱寬,寬度不小于要搭接焊的梁內最大主筋5d,梁內上、下部鋼筋分別搭接,采用兩面焊焊接在連接鋼板的上下兩面;柱腳板中心開400X400mm孔用于柱腳二次灌漿;柱腳二次灌漿采用C40砼摻微膨脹劑。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應用CAD三維建模技術,優化鋼柱加勁板與框架梁鋼筋精確定位排布,提高鋼箱柱加工制作的準確性。通過焊接工藝評定,確定準確的焊接工藝參數和科學的焊接方法,有效保證了轉換節點部位不同強度鋼材的連接質量;合理編排焊接順序,解決了轉換節點部位密集鋼筋與鋼箱柱加勁板可靠焊接的可施性;鋼箱柱底部灌漿與內部混凝土同步施工、鋼箱柱外部包柱混凝土與框架梁混凝土整體澆筑,有效消除了結構冷縫,結合梁鋼筋與鋼箱柱的可靠連接、鋼箱柱內外栓釘與框架梁柱混凝土的可靠連接,使轉換節點部位結構整體性大大提高。全文摘要,鋼箱柱加工制作,預埋鋼柱定位螺栓,鋼柱吊裝定位,鋼柱內混凝土澆筑及養護,鋼柱外混凝土澆筑,節點處框架梁底模安裝,節點處框架梁鋼筋與鋼箱柱焊接,框架梁鋼筋綁扎安裝,框架梁側模安裝,框架梁柱節點混凝土澆筑。適用于混合結構施工中混凝土框架柱-鋼箱柱-混凝土框架梁節點施工,具有施工簡單、快捷、易于掌握,轉換節點結構整體性好,施工綜合費用低等特點,有較高的應用推廣價值。文檔編號E04G21/00GK102808511SQ20111014552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日專利技術者何政, 馮欣, 瘳文江, 王雙喜, 符正岳, 金陸兵, 吳召彬, 于佳, 朱成彗, 繆建國, 王成軍, 趙建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鋼箱柱?混凝土梁節點施工方法,其特征是:鋼箱柱加工制作,預埋鋼柱定位螺栓,鋼柱吊裝定位,鋼柱內混凝土澆筑及養護,鋼柱外混凝土澆筑,節點處框架梁底模安裝,節點處框架梁鋼筋與鋼箱柱焊接,框架梁鋼筋綁扎安裝,框架梁側模安裝,框架梁柱節點混凝土澆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政,馮欣,瘳文江,王雙喜,符正岳,金陸兵,吳召彬,于佳,朱成彗,繆建國,王成軍,趙建雷,段海濱,毛永強,張瑜,李強,戴述剛,魯統,
申請(專利權)人:永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