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關于一種托架,用以放置多個袋型電池。托架包含一框架、至少一連動軸、多個固定板及多個活動板。連動軸沿一連動軸線與框架可滑動地固定,其中連動軸具有一定位裝置,用以固定連動軸相對于框架的相對位置。固定板垂直連動軸線并沿連動軸線依序排列并固定于框架內。活動板亦垂直連動軸線并沿連動軸線依序排列于框架內,并且活動板與固定板是交錯設置。其中,活動板與連動軸連動,且各活動板與各固定板界定用以容置各袋型電池的一容置空間,并用以夾持各袋型電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是關于一種托架,特別是關于一種用以放置多個袋型電池的托架。
技術介紹
現在社會科技發展迅速。各種電子產品,諸如手機、平板計算機、筆記型計算機,甚至是電動車均需要長效的電池以提供電力并延長使用時間。鋰電池因其高電能儲存密度及低記憶效應是目前最廣泛應用于各式電子產品且最備受期待的電池種類。鋰電池在制造過程中,必須先經過化成(formation)及首次充電等制程,方能自半成品完成為成品。在化成制程中,通電至鋰電池半成品的電極,使鋰電池半成品內部呈流體狀態的化學成分形成為固態用以儲存電能的化學結構。于袋型電池(pouch-typebattery)進行化成制程前的半成品中,在其內部呈流體狀態的化學成分是填充于一軟性袋體中,因此在化成制程中,需持續受到均勻的外力,維持形狀。 然而,在大量生產袋型電池時,如何對每一袋型電池施以大小一致且均勻分布的外力,便是一重要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托架,可放置多個袋型電池,并適可對每一袋型電池施予大小一致且均勻分布的外力。為達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用以放置多個袋型電池的托架,包含一框架、至少一連動軸、多個固定板及多個活動板。連動軸沿一連動軸線與框架可滑動地固定,其中連動軸具有一定位裝置,用以固定連動軸相對于框架的相對位置。固定板垂直連動軸線并沿連動軸線依序排列并固定于框架內。活動板亦垂直連動軸線并沿連動軸線依序排列于框架內,并且活動板與固定板是交錯設置。其中,活動板與連動軸連動,且各活動板與各固定板界定用以容置各袋型電池的一容置空間,并用以夾持各袋型電池。藉此,本專利技術的托架適可對每一袋型電池施予大小一致且均勻分布的外力。附圖說明圖IA是本專利技術的托架的一透視示意圖;圖IB是本專利技術的托架的另一方向透視示意圖;圖IC是本專利技術的托架的一側視示意圖;圖2A是本專利技術的托架活動板組合的一組合示意圖;圖2B是本專利技術的托架活動板組合的一部分分解示意圖;圖2C是本專利技術的托架活動板組合的一部分剖面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框架的一透視示意圖;圖4A是本專利技術的固定板的一示意圖;圖4B是本專利技術的固定板與袋型電池的一分解示意圖;及圖4C是本專利技術的固定板與袋型電池的一組合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I袋型電池11本體12氣囊13電極2托架21框架211第一滑動孔212第二滑動孔213無油襯套214溝槽215定位孔216手提孔217方向識別口218開口 22連動軸221定位裝置222螺帽223外螺牙23固定板231板體232限位凸塊233袋型電池定位架233a導引條233b定位槽24活動板24穿孔25彈性裝置26限位環261固定孔27連動軸連結件A連動軸線具體實施例方式首先請參考圖1A、圖IB及圖1C,本專利技術的一托架2,用以放置多個袋型電池I。托架2包含一框架21、至少一連動軸22、多個固定板23及多個活動板24。各連動軸22沿一連動軸線A與框架21可滑動地固定,其中各連動軸22具有一定位裝置221,用以固定連動軸22相對于框架21的相對位置。固定板23垂直連動軸線A并沿連動軸線A依序排列并固定于框架21內。活動板24亦垂直連動軸線A并沿連動軸線A依序排列于框架21內,并且活動板24與固定板23是交錯設置。其中,活動板24與連動軸22連動,且各活動板24與各固定板23界定用以容置各袋型電池I的一容置空間,并用以夾持各袋型電池I。當袋型電池I的半成品放置于上述活動板24與固定板23間的容置空間后,在進行化成制程前,藉由施加一外力于連動軸22,使連動軸22相對于框架21滑動至預定的相對位置后,各活動板24經由連動軸22的帶動適可對夾置于活動板24與固定板23間的所有袋型電池I的半成品同時施加大小一致且分布均勻的外力,并于此時利用定位裝置221固定連動軸22相對于框架21的相對位置,以于化成制程過程中持續對所有袋型電池I的半成品同時施加大小一致且分布均勻的外力。袋型電池I的半成品請參考圖4B及圖4C。袋型電池I除電池的本體11及二個電極13外,尚具有氣囊12,與本體11氣體流通。當通電流于袋型電池I的半成品的電極13而進行化成制程時,氣囊12收集袋型電池I的半成品內化學成分所產生的氣體。此時,本專利技術的托架2則利用活動板24對袋型電池I的半成品施加大小一致且分布均勻的外力。當完成化成制程后,袋型電池I的氣囊12與本體11相通連處將被封閉而將氣囊12切除。請參考圖2A、圖2B及圖2C,本專利技術的托架2更包含多個彈性裝置25。其中,圖2C為更清楚顯示活動板24、彈性裝置25的關系而未繪示連動軸22。各彈性裝置25連接連動軸22及各活動板24。連動軸22帶動彈性裝置25,而彈性裝置25則進一步藉由活動板24施加多個均勻的彈性力于袋型電池I上。因此,本專利技術的托架2藉由上述彈性裝置25,可更進一步減少因個別袋型電池I的些微厚度差異以及不同活動板24隨連動軸22移動相同距離,而造成施加于不同袋型電池I的外力間大小的差異。本實施例的托架2包含二個連動軸22。如圖2A及圖2B所示,此二個連動軸22分別穿過各活動板24的左及右側,并且各彈性裝置25連接連動軸22的其中之一及各活動板24,以均衡施加外力于袋型電池I。各活動板24則相應形成對應于各連動軸22的一穿孔241,并且連動軸22相應穿過穿孔241。于一較佳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的彈性裝置25是多個螺旋彈簧,并且連動軸22穿過相應的螺旋彈簧。如圖2A、圖2B及圖2C所示,本實施例的托架2更包含多個限位環26。各限位環26分別設置于活動板24間并環繞固定于連動軸22的其中之一,以限制活動板24間的多個間距,并且各彈性裝置25容置于各限位環26中。各彈性裝置25頂抵各限位環26及各活動板24,以使活動板24可經由彈性裝置25及限位環26而受到連動軸22的帶動。于一較 佳實施例中,各限位環26具有一固定孔261,且各限位環26經由固定孔261與相應的連動軸22鎖合固定。請參考圖1B、圖IC及圖3,較佳地,本專利技術托架2更包含一連動軸連結件27,各連動軸22的一第一端沿連動軸線A自框架21的一相應第一滑動孔211穿出,連動軸連結件27用以固定所有連動軸22的第一端并頂抵框架21的一第一外側表面。在進行化成制程前,可利用如一汽缸的設備施加一外力于連動軸連結件27,使連動軸22均相對于框架21滑動至預定的相對位置后,再利用定位裝置221固定所有連動軸22相對于框架21的相對位置。請參考圖1A、圖IC及圖3,于本實施例中,各連動軸22的定位裝置221包含一螺帽222,且各連動軸22的一第二端沿連動軸線A自框架21的一相應第二滑動孔212穿出并形成一外螺牙223。定位裝置221的螺帽222用以嚙合外螺牙223并頂抵框架21的一第二外側表面,以固定連動軸22相對于框架21的相對位置。請參考圖4A,本專利技術的各固定板23包含一板體231及至少一限位凸塊232。板體231用以與框架21固定,且限位凸塊232設置于板體231用以夾持各袋型電池I的一側面并與相應的活動板24接觸,以限制各活動板24與各固定板23間的一間距,而可避免過度壓縮袋型電池I。于本實施例中,各固定板23包含二個限位凸塊232,分別設置于板體231用以夾持各袋型電池I的側面的一左側及一右側,以均勻頂抵并限制各活動板24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托架,用以放置多個袋型電池,所述托架包含:一框架;至少一連動軸,沿一連動軸線與所述框架可滑動地固定,其中所述連動軸具有一定位裝置,用以固定所述連動軸相對于所述框架的相對位置;多個固定板,垂直所述連動軸線并沿所述連動軸線依序排列并固定于所述框架內;以及多個活動板,垂直所述連動軸線并沿所述連動軸線依序排列于所述框架內,其中所述多個活動板與所述多個固定板交錯設置;其中所述多個活動板與所述連動軸連動,且各所述活動板與各所述固定板界定用以容置各所述袋型電池的一容置空間,并用以夾持各所述袋型電池。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托架,用以放置多個袋型電池,所述托架包含 一框架; 至少一連動軸,沿一連動軸線與所述框架可滑動地固定,其中所述連動軸具有一定位裝置,用以固定所述連動軸相對于所述框架的相對位置; 多個固定板,垂直所述連動軸線并沿所述連動軸線依序排列并固定于所述框架內;以及 多個活動板,垂直所述連動軸線并沿所述連動軸線依序排列于所述框架內,其中所述多個活動板與所述多個固定板交錯設置; 其中所述多個活動板與所述連動軸連動,且各所述活動板與各所述固定板界定用以容置各所述袋型電池的一容置空間,并用以夾持各所述袋型電池。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托架,其中各所述活動板形成對應于所述連動軸的一穿孔,并且所述連動軸穿過所述穿孔。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托架,更包含多個彈性裝置,其中各所述彈性裝置連接所述連動軸及各所述活動板,并且所述多個彈性裝置藉由所述多個活動板施加多個均勻的彈性力于所述多個袋型電池。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托架,更包含多個限位環分別設置于所述多個活動板間并環繞固定于所述連動軸,以限制所述多個活動板間的多個間距,并且各所述彈性裝置容置于各所述限位環中。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托架,其中各所述彈性裝置頂抵各所述限位環及各所述活動板。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托架,其中所述托架包含二個所述連動軸,所述多個連動軸分別穿過各所述多個活動板的左及右側,并且各所述彈性裝置連接所述多個連動軸的其中之一及各所述活動板。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托架,更包含一連動軸連結件,各所述連動軸的一第一端沿所述連動軸線自所述框架的一相應第一滑動孔穿出,所述連動軸連結件用以固定所述多個連動軸的所述多個第一端并頂抵所述框架的一第一外側表面,并且在施加一外力于所述連動軸連結件使所述多個連動軸相對于所述框架滑動至所述相對位置后,所述定位裝置固定所述連動軸相對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相對位置。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托架,其中各所述連動軸的所述定位裝置包含一螺帽,各所述連動軸的一第二端沿所述連動軸線自所述框架的一相應第二滑動孔穿出并形成一外螺牙,所述螺帽用以嚙合所述外螺牙并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范姜正,鄭李毅,
申請(專利權)人:致茂電子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