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和具有它的智能安全帶系掛設備。所述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適于放在工件上且所述底座上設有用于系掛安全帶的安全帶系掛部件;捆綁繩,所述捆綁繩與所述底座連接以將所述底座捆綁在所述工件上;和捆綁繩拉緊器,所述捆綁繩拉緊器設在所述底座上,用于收緊所述捆綁繩。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能夠通過捆綁繩和捆綁繩拉緊器簡單牢固地固定到工件表面上,安裝拆卸十分方便,且工序簡單易操作,勞動量小,能夠切實地確保高空作業人員的安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高空作業系掛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另夕卜,本技術還涉及一種智能安全帶系掛設備。
技術介紹
高空作業必須系掛安全帶,這是國家安全法的有關規定。然而,在一些高空作業條件下,安全帶無處系掛或者系掛不方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專利CN202185086U公開了一種安全帶系掛器,該安全帶系掛器通過磁力吸附體而吸附在工件表面上并具有用于系掛所述安全帶的彈性系掛組件,適于與大型導磁件直接磁連接。然而,這種安全帶系掛器的應用也存在很多局限,對于不導磁的工件,上述的安全帶系掛器并不適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一定程度上至少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或者至少提供一種有用的商業選擇。為此,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系掛方便、安全性高、適合各種工件的高空作業的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另外,本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具有上述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的智能安全帶系掛設備。根據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所述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適于放在工件上且所述底座上設有用于系掛安全帶的安全帶系掛部件;捆綁繩,所述捆綁繩與所述底座連接以將所述底座捆綁在所述工件上;和捆綁繩拉緊器,所述捆綁繩拉緊器與所述捆綁繩相連用于收緊所述捆綁繩。根據本技術的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能夠通過捆綁繩和捆綁繩拉緊器簡單牢固地固定到工件表面上,安裝拆卸十分方便,且工序簡單易操作,勞動量小,能夠切實地確保高空作業人員的安全。優選地,所述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還包括警示器,所述警示器用于檢測所述捆綁繩的拉力且在所述拉力低于預定值時發出警報。優選地,所述底座為弧形板狀。優選地,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上設有防滑墊。優選地,所述安全帶系掛部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設在所述底座上且限定出空腔;拉繩,所述拉繩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空腔內,所述拉繩的第二端從所述空腔的上端伸出以用于系掛所述安全帶;和緩沖件,所述緩沖件設在所述空腔內且位于所述拉繩的第一端與所述立柱的上端之間。優選地,所述緩沖件為螺旋彈簧,所述拉繩的兩端頭穿過所述螺旋彈簧和設在所述螺旋彈簧的下端的擋板后與扎頭件連接以構成所述拉繩的第一端,所述拉繩的第二端形成拉繩圈。優選地,所述捆綁繩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段的第一端通過連接環相連,所述第一段的第二端與所述底座相固定且位于所述安全帶系掛部件的一側,所述第二段的第二端與位于所述安全帶系掛部件的另一側的所述捆綁繩拉緊器連接。優選地,所述警示器包括用于檢測所述捆綁繩的拉力的拉力傳感器;顯示器,所述顯示器與所述拉力傳感器電連接,用于顯示所述捆綁繩的拉力;和蜂鳴器,所述蜂鳴器與所述拉力傳感器相連且在所述拉力低于預定值時警報。優選地,所述捆綁繩拉緊器包括拉緊器本體;繞線軸,所述繞線軸可樞轉地安裝在所述拉緊器本體上;連接環,所述連接環與所述拉緊器本體相連;收緊鉤,所述收緊鉤的端部設有滑輪;拉緊線,所述拉緊線繞過所述滑輪,且所述拉緊線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拉緊器本體,另一端纏繞于所述繞線軸;棘輪,所述棘輪安裝于所述繞線軸并能夠與所述繞線軸共同旋轉;防逆轉棘爪,所述防逆轉棘爪安裝于所述拉緊器本體,且所述防逆轉棘爪能夠卡合于所述棘輪以防止所述棘輪逆轉;齒輪,所述齒輪安裝于所述繞線軸并能夠與所述繞線軸共同旋轉;手柄,所述手柄可樞轉地安裝于所述繞線軸;以及換向棘爪,所述換向棘爪可樞轉地安裝于所述手柄并分別在其安裝位置的兩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 第二端能夠可選擇地卡合于所述齒輪以改變所述齒輪的轉動方向;其中,所述連接環與所述底座相連,所述收緊鉤與所述捆綁繩的一端相連;或所述收緊鉤與所述底座相連,所述連接環與所述捆綁繩相連。根據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智能安全帶系掛設備,所述智能安全帶系掛設備包括多個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所述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為所述的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和用于系掛安全帶的安全帶系掛拉繩,所述安全帶系掛拉繩的兩端分別與相連兩個所述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的安全帶系掛部件相連。根據本技術的智能安全帶系掛設備,能夠通過捆綁繩和捆綁繩拉緊器簡單牢固地固定到工件表面上,安裝拆卸十分方便,且工序簡單易操作,勞動量小,能夠切實地確保高空作業人員的安全。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I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的使用狀態的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的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中的底座及安全帶系掛部件的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中的底座的其他結構的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中的捆綁繩拉緊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智能安全帶系掛設備的使用狀態的示意圖。符號說明10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11底座;12捆綁繩;13捆綁繩拉緊器;14安全帶系掛部件;15防滑墊;16警示器;111本體部;112凸出部;121第一段;122第二段;123連接環;141立柱;142拉繩;143緩沖件;144擋板;145扎頭件;161拉力傳感器;162顯示器;163蜂鳴器;20安全帶系掛拉繩;30工件;40安全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安全帶系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適于放在工件上且所述底座上設有用于系掛安全帶的安全帶系掛部件;捆綁繩,所述捆綁繩與所述底座連接以將所述底座捆綁在所述工件上;和捆綁繩拉緊器,所述捆綁繩拉緊器與所述捆綁繩相連用于拉緊所述捆綁繩。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玉爭,
申請(專利權)人:陳玉爭,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