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動客車底盤車架結構,其中所述底盤車架結構包括前段車架總成、中段車架總成及后段車架總成,所述后段車架總成由前至后包括后輪前骨架總成、后輪上骨架總成及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所述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向后設置有電動車后支架連板,該結構后懸較小,可以安裝較大容量的電池箱。(*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動客車底盤車架結構。
技術介紹
底盤車架作為客車上極為重要的部件,在車輛底盤車架的下面裝有前軸、后軸及車輪,在車輛底盤車架的上面裝有司乘人員及汽車發動機等設備。為響應國家新能源計劃,越來越多的客車企業加入了電動客車的研發行列,電動客車無疑首要解決的問題是電池技術,然在眾多電池技術研發投入的背景下,電池技術難題正在一步步被研發人員攻克,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安裝較大容量的電池箱以增加電動客車的續航能力。因此,需要一種改進的電動車客車底盤車架結構,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達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動客車底盤車架結構,以安裝較大容量的電池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動客車底盤車架結構,其中所述底盤車架結構包括前段車架總成、中段車架總成及后段車架總成,所述后段車架總成由前至后包括后輪前骨架總成、后輪上骨架總成及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所述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向后設置有電動車后支架連板。其中,所述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包括電動機骨架總成及位于電動機骨架總成上方的電池箱骨架總成。其中,所述電池箱骨架總成包括電池箱下骨架層、電池箱中骨架層及電池箱骨架頂層。其中,所述電動機骨架總成包括電動機底架層及設置于電動機底架層與電池箱下骨架層之間的第二側梁總成。其中,所述電動車后支架連板進一步設置在電動機骨架總成后方靠近第二側梁總成處。其中,所述第二側梁總成包括設置于所述電動機底架層及電池箱下骨架層之間靠近中間位置的兩間隔梁及所述電動機底架層及電池箱下骨架層之間靠兩側處的第二邊側MO其中,所述電池箱骨架頂層與所述電池箱中骨架層、所述電池箱中骨架層與所述電池箱下骨架層之間靠兩側處設有第一邊側梁總成。其中,所述后輪前骨架總成、后輪上骨架總成及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之間通過焊接連接。其中,所述后輪上骨架總成與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的電動機底架層之間設有斜拉桿。其中,所述后輪上骨架總成與后輪前骨架總成之間設有斜拉桿。本技術的優點及有益效果在于該電動客車底盤車架結構結構緊湊,后懸較小,電池箱安裝容量較大,續航能力增加,坡道通過能力較強,載客較多。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電動客車底盤車架結構的后段車架總成主視圖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電動客車底盤車架結構的后段車架總成俯視圖的示意圖。圖3為沿圖I中所示D-D向的示意圖。圖中后段車架總成3,后輪前骨架總成31,后輪上骨架總成32,斜拉桿320,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33,電動機骨架總成331,電動機底架層3311,第二側梁總成20,第二邊側梁21,間 隔梁22,電動機后支架連板201,電池箱骨架總成332,電池箱下骨架層3321,電池箱中骨架層3322,電池箱骨架頂層3323,第一邊側梁總成10。具體實施方式參閱圖I至圖3,本技術的電動客車底盤車架結構包括前段車架總成(未圖示)、中段車架總成(未圖示)及后段車架總成3,所述前段車架總成、中段車架總成及后段車架總成3之間通過焊接連接。本案中,設定車輛前進的方向為前方向,車輛后退的方向為后方向。所述后段車架總成3由前至后包括后輪前骨架總成31、后輪上骨架總成32及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33。所述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33包括電動機骨架總成331及位于電動機骨架總成331上方的電池箱骨架總成332。所述后輪前骨架總成31、后輪上骨架總成32及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33之間通過焊接連接,所述后輪上骨架總成32與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33的電動機底架層3311之間及所述后輪上骨架總成32與后輪前骨架總成31之間均設有斜拉桿320。電動客車后端需安裝較重的電池箱,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33的承重壓力較大,該斜拉桿320的設置可增加后輪上骨架總成32與安裝區骨架總成33之間的強度及后輪上骨架總成32與后輪前骨架總成31之間的強度,有效提高車輛可靠度。所述電池箱骨架總成332主要用來安裝電池箱,包括電池箱下骨架層3321、電池箱中骨架層3322及電池箱骨架頂層3323,如此設置可獲得上下兩層的電池箱置放空間。所述電池箱骨架頂層3323與所述電池箱中骨架層3322、所述電池箱中骨架層3322與所述電池箱下骨架層3323之間靠兩側處設有第一邊側梁總成10。第一側梁總成10靠兩側設置可獲得最大限度的電池箱安裝空間,從而可以安放盡量大容量的電池箱(未圖示),增加電動客車的續航能力。實際制造時,所述兩側的第一邊側梁總成10間的距離大于所安放的電池箱的寬度,如此設置在電池需要安裝或者更換時,可方便地從客車尾部操作。所述電動機骨架總成331主要用來安裝但不限于變速箱、電動機、蓄電池、空壓機、變頻器、水箱等設備,結構緊湊,包括電動機底架層3311及設置于電動機底架層3311與電池箱下骨架層3321之間的第二側梁總成20。所述第二側梁總成20包括設置于所述電動機底架層3311及電池箱下骨架層3321之間靠近中間位置的兩間隔梁22及所述電動機底架層3311及電池箱下骨架層3321之間靠兩側處的第二邊側梁21,所述第二邊側梁21可以起到對所述電動機底架層3311及電池箱下骨架層3321之間的支撐作用,所述間隔梁22既可以起到與第二邊側梁21 —樣的支撐功效,又可以起到間隔電動機底架層3311上安裝的各種設備,避免相互干擾。其中,兩間隔梁22之間形成的空間用來安裝變速箱及電動機,間隔梁22與左側的第二邊側梁21之間的空間主要用來安裝蓄電池及水箱,間隔梁22與右側的第二邊側梁21之間的空間主要用來安裝空壓機及變頻器。所述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33向后設置有電動車后支架連板201,該電動車后支架連板201進一步設置在電動機骨架總成331后方靠近第二側梁總成20處,所述電動機后支架連板201可支撐電動機或者其他設備的部分重力,該電動機后支架連板201的設置可充分利用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33與客車后蒙皮(未圖示)之間的空間,盡量減少車輛后懸長度。本技術的電動客車底盤車架結構的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33結構緊湊,從而可以做到后懸較小,前后軸軸距較大,在實際制造中,作為1(Γ10.5米的電動客車,本技術的設計可以做到2. 17米的后懸,6. I米的軸距。前后軸軸距較大,作為城市公交車時, 則可以使得前后軸之間的低空間容納人數增加,增加城市公交載客能力。后懸較小客車的離去角即較大,可增加客車坡道的通過能力;在客車后軸軸荷最大值既定的情況下,因為后懸的減少可以增加電池箱的總質量且不增加客車后軸軸荷,如此可以增加電池箱的安裝容量,增加電動客車的續航能力。另外,本技術的電動客車底盤車架結構的電池箱骨架總成332的結構設計可以獲得較大的電池箱安裝空間,從而可以安放盡量大容量的電池箱,增加電動客車的續航能力。且在實際安裝中,電池箱是從尾部安裝的,操作較為方便。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不是唯一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技術說明書而對本技術技術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變化,均為本技術的權利要求所涵蓋。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客車底盤車架結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車架結構包括前段車架總成、中段車架總成及后段車架總成,所述后段車架總成由前至后包括后輪前骨架總成、后輪上骨架總成及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所述設備安裝區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客車底盤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車架結構包括前段車架總成、中段車架總成及后段車架總成,所述后段車架總成由前至后包括后輪前骨架總成、后輪上骨架總成及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所述設備安裝區骨架總成向后設置有電動車后支架連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洪,張中帆,邊東生,朱書平,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常隆客車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