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
,特別是現澆鋼筋混凝土的
技術介紹
當前,現澆鋼筋混凝土板筋定位及樓板保護層厚度控制一般通過采用鋼筋馬凳、塑料墊塊及砂漿墊塊配合使用來控制。然而,施工操作人員不斷在已定位好的鋼筋上行走 操作、塑料墊塊擺放位置不到位(或少放、不按要求放置、脫落、偏位等)、鋼筋馬登少放或漏放、砼澆筑時板面筋受到很強的沖擊力,使得樓板鋼筋受到了很大的擾動,板筋位置及保護層得不到有效控制。其中,大型商業樓板筋定位與保護層控制問題比房建住宅更為嚴重,主要基于以下原因I、大型商業樓由于每段施工面積大,施工操作人員多,踩踏鋼筋的現象嚴重,2、由于汽車泵澆筑距離的局限,采用固定泵澆筑樓板對板筋的沖擊現象也同樣嚴重。3、流水施工時,其他施工區域的鋼筋、模板、鋼管、扣件等材料往往會堆放在已綁扎成型待澆筑的樓板筋上,由于受到集中堆載影響,堆載下的鋼筋往往產生很大的變形問題。為此,現澆板板筋保護層厚度及板厚合格率較低,業主投訴率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在現澆鋼筋混凝土時,可有效避免布置好的鋼筋發生位移的用于現澆板上層板筋定位的混凝土吊凳。本技術包括混凝土制成的由凳面和四個對稱布置在凳面下方的凳腳組成一體的主體,在所述凳面的上表面設置至少一道直形凹槽。本技術可采用模具制成,方便低成本生產。將本技術布置在下層鋼筋的交叉點上,使下層鋼筋呈十字形穿插在四個凳腳之間,起到基底固定作用,還可將上層鋼筋安放于凳面的上表面的直形凹槽中,起到定型作用,徹底解決了板面筋受到擾動而引起板筋變形、偏位等質量通病問題。本技術還可減少鋼筋馬登的使用數量,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現澆板上層板筋定位的混凝土吊凳,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制成的由凳面和四個對稱布置在凳面下方的凳腳組成一體的主體,在所述凳面的上表面設置至少一道直形凹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俊,陳德智,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揚州建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