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起撥道機上下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由橫移機構和轉向機構組成,所述橫移機構包括一對平行的導桿,所述導桿與起撥道機的滾輪配合用于起撥道機從軌道一側滑至軌道上方:所述轉向機構由底座、與底座轉動配合的轉盤組成,所述轉盤用于支撐從上方落下的起撥道機,通過轉盤在底座上轉動實現起撥道機的轉向。本實用型利用轉向機構對起撥道機進行轉向;使用時,先利用起撥道機自身的升降功能落到轉盤上,收起支腿,推動起撥道機轉動90度,然后再利用自身起降功能升起起撥道機,使起撥道機的滾輪落在橫移機構的導桿上,實現起撥道機快速上下道。(*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起撥道機上下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由橫移機構和轉向機構組成,所述橫移機構包括一對平行的導桿,所述導桿與起撥道機的滾輪配合用于起撥道機從軌道一側滑至軌道上方:所述轉向機構由底座、與底座轉動配合的轉盤組成,所述轉盤用于支撐從上方落下的起撥道機,通過轉盤在底座上轉動實現起撥道機的轉向。本實用型利用轉向機構對起撥道機進行轉向;使用時,先利用起撥道機自身的升降功能落到轉盤上,收起支腿,推動起撥道機轉動90度,然后再利用自身起降功能升起起撥道機,使起撥道機的滾輪落在橫移機構的導桿上,實現起撥道機快速上下道。【專利說明】一種起撥道機上下道的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施工裝備,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有砟鐵路線路人工養護起撥道機及時上下道的裝置。
技術介紹
有砟鐵路線路人工養護作業施工傳統方法為:采用起撥道器進行施工,遇到列車時,采用人抬的方法進行下道。因養護機械較重,每次需6人以上方可實施,花費時間較長,尤其是在單線鐵路橋梁作業時,因施工場所狹窄,安全隱患較多,耽誤鐵路行車時間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施工方法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利于線路養護用起撥道機及時安全上下道的裝置,以解決勞動強度高,耽誤行車時間長的問題,確保作業人員和行車安全。本技術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起撥道機上下道裝置,其結構特點在于,所述裝置由橫移機構和轉向機構組成,所述橫移機構包括一對平行的導桿,所述導桿與起撥道機的滾輪配合用于起撥道機從軌道一側滑至軌道上方:所述轉向機構由底座、與底座轉動配合的轉盤組成,所述轉盤用于支撐從上方落下的起撥道機,通過轉盤在底座上轉動實現起撥道機的轉向。本技術結構特點還在于:所述底座由支架和支撐圓盤組成,所述支撐圓盤中心設有銷孔,所述轉盤的底面設有與支撐圓盤銷孔配合的定位軸,在所述轉盤的底面圓周方向上還設有多個用于轉盤在支撐盤上轉動的滾輪。所述轉盤上方還設有可拆卸增高墊。所述滾輪為軸承。與已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有益效果體現在:1、本實用型利用轉向機構對起撥道機進行轉向;使用時,先利用起撥道機自身的升降功能落到轉盤上,收起支腿,推動起撥道機轉動90度,然后再利用自起降功能升起起撥道機,使起撥道機的滾輪落在橫移機構的導桿上,實現起撥道機快速上下道。2、本技術輕巧簡便,操作簡單,在使用起撥道機對鐵路進行維護時可減少人員投入、降低勞動強度,來車時,起撥道機下道時及時迅速,確保工程線行車。3、本技術在單線鐵路,尤其是橋梁地段能有效的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用轉向機構底座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轉向機構轉盤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使用狀態一平面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使用狀態二平面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使用狀態二平面不意圖。圖6是起撥道機落在本技術轉向機構上的側視圖。圖7是圖6的A部放大圖。圖中標號:11導桿、21支架、22支撐圓盤、23銷孔、24轉盤、25滾輪、26定位軸、3起撥道機、4軌道、5枕木、6增高墊。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解釋說明。【具體實施方式】起撥道機上下道裝置,由橫移機構和轉向機構組成,如圖3-5所示,橫移機構包括一對平行的導桿11,導桿11與起撥道機3的滾輪配合用于起撥道機從軌道4 一側滑至軌道上方:如圖1-2所示,轉向機構由底座、與底座轉動配合的轉盤24組成,轉盤用于支撐從上方落下的起撥道機3,通過轉盤在底座上轉動實現起撥道機的轉向。如圖1所示,底座由支架21和支撐圓盤22組成,支撐圓盤22中心設有銷孔23。如圖2所示,轉盤24的底面設有與支撐圓盤銷孔配合的定位軸26,在轉盤的底面圓周方向上還設有多個用于轉盤在支撐盤上轉動的滾輪25,具體實施時,滾輪為軸承,軸承安裝在轉盤底面的徑向軸上。具體應用時,轉盤上方還設有可拆卸增高墊。增高墊可由枕木制作而成。操作過程1、將轉向機構的底座放置于鐵路道心枕木5上,然后將轉盤安裝在底座上,同時在轉盤上擺放增高墊6 ;2、將人工養護起撥道機通過橫移機構桿移動至鐵路中心;如圖3、4所示;3、將起撥道機利用其自身液壓起升裝置將其降落至轉向機構轉盤上的增高墊上,如圖6、7所示。4、取走橫移機構;5、人工轉動轉向機構的轉盤將起撥道機旋轉至垂直線路方向,使起撥道機落在鐵路鋼軌上,如圖5所示,撤出上下道裝置,完成起撥道機上道過程(下道過程與上道過程相反)。【權利要求】1.一種起撥道機上下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由橫移機構和轉向機構組成,所述橫移機構包括一對平行的導桿(11),所述導桿(I I)與起撥道機(3 )的滾輪配合用于起撥道機從軌道一側滑至軌道上方:所述轉向機構由底座、與底座轉動配合的轉盤(24)組成,所述轉盤用于支撐從上方落下的起撥道機,通過轉盤在底座上轉動實現起撥道機的轉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起撥道機上下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由支架(21)和支撐圓盤(22)組成,所述支撐圓盤中心設有銷孔(23),所述轉盤(24)的底面設有與支撐圓盤銷孔配合的定位軸(26),在所述轉盤的底面圓周方向上還設有多個用于轉盤在支撐盤上轉動的滾輪(25)。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起撥道機上下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上方還設有可拆卸增高墊(6)。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起撥道機上下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為軸承。【文檔編號】E01B29/04GK203393528SQ201320499372【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5日 【專利技術者】陳志遠, 周子通, 榮春玲, 殷業鎖, 孫鳳國, 劉曉菲, 沈韞, 徐磊 申請人: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起撥道機上下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由橫移機構和轉向機構組成,所述橫移機構包括一對平行的導桿(11),所述導桿(11)與起撥道機(3)的滾輪配合用于起撥道機從軌道一側滑至軌道上方:所述轉向機構由底座、與底座轉動配合的轉盤(24)組成,所述轉盤用于支撐從上方落下的起撥道機,通過轉盤在底座上轉動實現起撥道機的轉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志遠,周子通,榮春玲,殷業鎖,孫鳳國,劉曉菲,沈韞,徐磊,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