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具有爐體、出火口、煤道、點火油槍、煤粉旋流器和旋流風道,其中:所述爐體為圓形立式結構,在爐體內腔形成圓柱形煤粉燃燒室,所述出火口為圓形直口出火口,設置在爐體側壁上,所述煤道、煤粉旋流器、旋流風道分別布置在爐體的上下兩端,所述點火油槍設置在爐體的下端。與現有技術相比,充分燃燒,燃燒效率高,使用壽命更長,有效地提高了對煤質的適應能力,既降低了成本又節約了能源。(*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具有爐體、出火口、煤道、點火油槍、煤粉旋流器和旋流風道,其中:所述爐體為圓形立式結構,在爐體內腔形成圓柱形煤粉燃燒室,所述出火口為圓形直口出火口,設置在爐體側壁上,所述煤道、煤粉旋流器、旋流風道分別布置在爐體的上下兩端,所述點火油槍設置在爐體的下端。與現有技術相比,充分燃燒,燃燒效率高,使用壽命更長,有效地提高了對煤質的適應能力,既降低了成本又節約了能源。【專利說明】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
本技術屬于燃燒爐
,具體涉及一種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
技術介紹
現有的煤粉燃燒爐結構均采用錐形火口和爐身同軸線配置、尾部單向噴煤的結構。這種結構存在的缺陷有:(I)因火口是錐形,由燃燒室過來的高溫火焰在此處因受到阻力而形成高速火焰流對此處強烈燒蝕沖刷,使火口用不了多長時間就需更換一次,造成較高的生產維修成本。(2)由于煤粉水平噴吹燃燒,在重力作用下,使一部分顆粒較大的和沒有燃燒完全的煤粉落在了燃燒室底部而無法繼續燃燒,使這部分煤粉最終變為煤渣,造成了很大的浪費。尋求一種使用壽命更長、煤粉燃燒更充分、更經濟的高效煤粉燃燒爐的課題擺在了人們面前。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對所供煤粉能充分燃燒,燃燒效率高,使用壽命更長的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具有爐體、出火口、煤道、點火油槍、煤粉旋流器和旋流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為圓形立式結構,在爐體內腔形成圓柱形煤粉燃燒室,所述出火口為圓形直口出火口,設置在爐體側壁上,所述煤道、煤粉旋流器、旋流風道分別布置在爐體的上下兩端,所述點火油槍設置在爐體的一端。所述爐體外壁為夾層式結構,所述夾層的空間形成預熱風道,進風口連通預熱風道,預熱風道連通位于爐體兩端的風室,風室通過旋流風道向煤粉燃燒室內吹入旋流風。所述出火口的軸線與煤粉燃燒室軸線呈90度左右夾角。所述點火油槍設置在爐體的下端。所述位于爐體上下兩端的煤道可分別并行設置多個煤道。所述爐體的下端設有卸灰閥。所述卸灰閥為多個。所述爐體設置在支架上,支架底部安裝有行走輪。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是將現有的水平單向鼓風噴煤燃燒爐改為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其優點如下:(I)噴煤燃燒爐由水平放置結構改為立式垂直放置結構后,爐內耐火材料受熱更加均勻,避免了局部燒損。上下對沖鼓風噴煤降低了火焰流流速,減低了對爐內耐火材料的沖刷。另外出火口由錐形改為圓形直口使火焰流毫無阻力的通過,有效地降低了對火口的燒蝕沖刷,從而大大地提高了燃燒爐的整體壽命。(2)噴煤燃燒爐內煤粉由水平噴射改為雙向垂直噴射后,煤粉中的大顆粒和未燃凈的煤粉,在下落過程中被可調的下旋流風道上來的旋流風重新托起進入火焰中繼續燃燒。從而實現了在有限的燃燒空間內延長了煤粉的燃燒時間,使煤粉燃燒更加充分,燃燒效率高,既降低了成本又節約了能源。(3)由于通過調節上下旋流風的強弱可控制煤粉在爐內燃燒時間的長短,而使該燃燒爐可以燃燒揮發份較低的煙煤和硬質煙煤。有效地提高了對煤質的適應能力,進一步降低遠距離選煤運煤而增加的經營成本。(4)由爐體外壁的夾層式結構形成預熱風道,可對進入煤粉燃燒室的空氣進行預加熱,使燃燒更充分,提高了熱效率。(5)煤粉在爐腔內沸騰燃燒,燃燒后的煤渣被旋流風吹散,不易結塊,落在圓柱形煤粉燃燒室的內壁外周側,可方便從卸灰閥排出。【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非垂直出火口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具體結構,其特征和優點將更加清λ.Μ/E.ο如圖1所示的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具有圓形立式爐體,爐體內腔形成圓柱形煤粉燃燒室16,圓形直口出火口 I設置在爐體側壁上,其出火口軸線與煤粉燃燒室軸線呈90度左右夾角。如圖2所示出火口根據實際相關設備匹配也可以為非垂直出火口結構。上煤道4、下煤道11分別設置在爐體上、下兩端中心位置,上煤粉旋流器3、下煤粉旋流器分別設置在上煤道4和下煤道11的出口位置,使煤粉風呈旋流狀噴入煤粉燃燒室16。爐體的上下兩端還分別設有上風室5和下風室10,上下風室分別通過上旋流風道2、下旋流風道14連通煤粉燃燒室16,向煤粉燃燒室16內吹入旋流風。所述爐體外壁為夾層式結構,所述夾層的空間形成預熱風道6,預熱風道6具有上進風口 7和下進風口 9,預熱風道同時連通位于爐體兩端的上風室5和下風室10。所述下煤道11內設有點火油槍12。所述爐體的下端設有卸灰閥13,根據爐體體積大小,可以設置多個卸灰閥。所述爐體設置在支架上,支架底部安裝有行走輪。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根據噴煤燃燒爐產生熱量的需要,可以在所述位于爐體上下兩端的煤道可分別并行設置多個煤道,由多個煤道同時向煤粉燃燒室16內噴煤。由上述結構制成的煤粉燃燒爐,經樣機試驗,煤粉燃燒充分,燃燒后的煤渣中幾乎不含未燃燒的煤粉,達到了預期的設計要求。本技術通過附圖進行說明的,在不脫離本技術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對本技術專利進行各種變換及等同代替,因此,本技術專利不局限于所公開的具體實施過程,而應當包括落入本技術專利權利要求范圍內的全部實施方案。【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具有爐體、出火口、煤道、點火油槍、煤粉旋流器和旋流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為圓形立式結構,在爐體內腔形成圓柱形煤粉燃燒室,所述出火口為圓形直口出火口,設置在爐體側壁上,所述煤道、煤粉旋流器、旋流風道分別布置在爐體的上下兩端,所述點火油槍設置在爐體的一端。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外壁為夾層式結構,所述夾層的空間形成預熱風道,進風口連通預熱風道,預熱風道連通位于爐體兩端的風室,風室通過旋流風道向煤粉燃燒室內吹入旋流風。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口的軸線與煤粉燃燒室軸線呈90度左右夾角。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點火油槍設置在爐體的下端。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爐體上下兩端的煤道可分別并行設置多個煤道。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的下端設有卸灰閥。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灰閥為多個。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設置在支架上,支架底部安裝有行走輪。【文檔編號】F23C5/32GK203731391SQ201320851173【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3日 【專利技術者】惠建軍 申請人:惠建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式雙向鼓風噴煤燃燒爐,具有爐體、出火口、煤道、點火油槍、煤粉旋流器和旋流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為圓形立式結構,在爐體內腔形成圓柱形煤粉燃燒室,所述出火口為圓形直口出火口,設置在爐體側壁上,所述煤道、煤粉旋流器、旋流風道分別布置在爐體的上下兩端,所述點火油槍設置在爐體的一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惠建軍,
申請(專利權)人:惠建軍,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