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長距離氣力輸送管道的清堵裝置,包括料斗、終端料倉及連接所述料斗與所述終端料倉的輸送管道;所述料斗出口處的所述輸送管道始端設有反抽裝置,所述終端料倉入口處的所述輸送管道終端設有正抽裝置。與現有清堵技術中僅在輸送管道始端設置反抽裝置相比,該裝置能在短時間內將堵塞的輸送管道疏通,提高了清堵效率而且保證氣力輸送系統連續穩定運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工程輸送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長距離氣力輸送管道的清堵裝置。
技術介紹
氣力輸送是清潔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以密封式輸送管道代替傳統的機械輸送物料的一種工藝過程,是適合散料輸送的一種現代物流系統。氣力輸送系統由于具有系統完全封閉、無粉塵飛揚、占地面積小、輸送管道布置靈活、輸送效率高等優點,已有越來越多的粉粒狀物料采用氣力輸送系統進行輸送。尤其是近幾年,在實際生產中出現越來越多輸送距離大于1000米甚至超過2000米、單根輸送管道輸送量超過每小時40噸的氣力輸送系統需求。隨著輸送距離的加長和輸送量的增大,對氣力輸送系統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輸送管道堵管后的清堵技術,必須能確保輸送管道堵塞后在短時間內得到疏通,以保證生產的連續性。目前,典型的清堵技術為在輸送管道的始端或末端設置清堵裝置。如圖1所示,圖1為在輸送管道始端設置清堵裝置的清堵系統示意圖。倉泵3 ' 一端通過壓力可控的進氣氣動閥2 '連接氣體動力裝置I ’,另一端通過輸送管道9 '連接于終端料倉10 ',輸送管道9 '上設有進料閥6 '和至少兩個壓力變送器8',每個壓力變送器8'均連接于由計算機控制的數據采集卡。另外,氣體動力裝置Ir通過補氣閥7'連接于輸送管道9',料斗5'通過頭部清堵料閥4'連接于輸送管道9 ;,進料閥6'、補氣閥7'和頭部清堵料閥4 '均連接于由計算機控制的PLC控制器。倉泵3'的管道出口和終端料倉10 '的管道入口分別設置壓力變送器8 '。氣力輸送過程中,進氣氣動閥2 ’和進料閥6 ’為開啟狀態,而頭部清堵料閥4 ’和補氣閥7'為關閉狀態。輸送過程中,當輸送管道9'的第I至第i個壓力變送器8'的壓力信號值出現急劇增大,而第i+Ι個壓力變送器8 '的壓力信號值急劇減小直至零,則判定為在第i和與第i+Ι個壓力變送器8 '之間的管道發生堵管。確定堵管位置后,通過PLC控制器關閉進料閥6'和進氣氣動閥2',打開頭部清堵料閥4',被堵塞的料栓被反抽,使料栓松動,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關閉頭部清堵料閥4',打開補氣閥7',對料栓進行擠壓后立即關閉補氣閥7'。然后,打開頭部清堵料閥4',進行第二次反抽,如此數次,料栓逐漸松動,直到每個壓力變送器8 '的壓力信號值均無異常,即達到清堵的目的。此時,關閉頭部清堵料閥4'和補氣閥7',打開進氣氣動閥2'和進料閥6',繼續進行輸送。該清堵系統存在以下技術問題:由于輸送管道9'較長,可能在輸送管道9'的任意位置發生堵管,現有清堵技術雖然采用對料栓反抽,但是由于料栓可能距離清堵裝置較遠,輸送管道9 '內的壓力下降緩慢,而造成對料栓反抽力小,需要重復多次加壓反抽才能將管道疏通。因此現有的清堵技術所需的清堵時間長,清堵效果差。鑒于上述結構存在的缺陷,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在短時間內將堵塞的輸送管道疏通的長距離氣力輸送管道的清堵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為提供一種用于長距離氣力輸送管道的清堵裝置,該裝置能在短時間內將堵塞的輸送管道疏通,提高了清堵效率而且保證氣力輸送系統連續穩定運行。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長距離氣力輸送管道的清堵裝置,包括料斗、終端料倉及連接所述料斗與所述終端料倉的輸送管道;所述輸送管道始端設有反抽裝置,所述輸送管道終端設有正抽裝置。本文所述的反抽裝置,是指能夠將堵塞形成的料栓向上游反抽的裝置,正抽裝置是指能夠將料栓抽吸至下游的裝置。其中,輸送管道的始端即位于料斗出口處的管道部分,輸送管道的終端即位于終端料倉入口處的管道部分。如此設置,當輸送管道任意位置發生堵管時,設于輸送管道始端的反抽裝置和設于輸送管道終端的正抽裝置,可分別從所堵料栓的上游和下游對料栓施加方向相反的反抽力,而現有的清堵技術僅在輸送管道始端設置清堵裝置,該清堵裝置僅可從所堵料栓的上游對料栓施加反抽力,需要多次重復反抽才能實現清堵,甚至可能需要拆開輸送管道進行清堵。因此,與現有清堵技術相比,本技術中的清堵裝置可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清堵,清堵效果較好,從而提高長距離氣力輸送系統的連續性。可選地,所述反抽裝置與大氣連通且設于所述輸送管道始端;所述正抽裝置包括升壓閥和尾部清堵料閥,所述尾部清堵料閥設于所述輸送管道終端且連通至所述終端料倉內,以使所述正抽裝置與大氣連通,所述升壓閥設于所述輸送管道終端且與壓縮空氣連通。可選地,所述反抽裝置包括頭部清堵料閥,所述頭部清堵料閥連接于所述料斗,以使所述反抽裝置與大氣連通。可選地,所述反抽裝置還包括補氣閥,所述補氣閥與所述頭部清堵料閥均設于所述輸送管道始端,且所述補氣閥與壓縮空氣連通。可選地,還包括第一壓力變送器和第二壓力變送器,所述第一壓力變送器設于所述反抽裝置的下游,所述第二壓力變送器設于所述正抽裝置的上游。可選地,所述料斗出口處設有控制進料的進料閥。可選地,還包括倉泵,所述倉泵通過所述進料閥連接于所述料斗,所述倉泵另一端通過出料閥連接于所述輸送管道;所述輸送管道始端位于所述倉泵出口處。【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中清堵裝置不意圖;圖2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清堵裝置示意圖。圖1 中:I '氣體動力裝置、2 '進氣氣動閥、3 '倉泵、4 '頭部清堵料閥、5 '料斗、6'進料閥、7 '補氣閥、8 '壓力變送器、9 '輸送管道、10'終端料倉。圖 2 中:I料斗、2進料閥、3倉泵、4出料閥、5補氣閥、6頭部清堵料閥、7第一壓力變送器、8輸送管道、9第二壓力變送器、10升壓閥、11尾部清堵料閥、12終端料倉。【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中出現的方位詞“正”、“反”是根據氣力輸送系統中物料輸送的方向確定的,其中,“正”指的是與物料輸送方向相同的方向,“反”指的是與物料輸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應當理解,該方位詞的出現是以氣力輸送系統中物料輸送方向定義的,它的出現不應當影響本技術的保護范圍。請參考附圖2,圖2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清堵裝置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用于長距離氣力輸送管道的清堵裝置包括料斗1、終端料倉12及連接料斗I與終端料倉12的輸送管道8,輸送管道8的始端設有反抽裝置,輸送管道8的終端設有正抽裝置。輸送管道8的始端即位于料斗I出口處的管道部分,輸送管道8的終端即位于終端料倉12入口處的管道部分。本文所述的反抽裝置,是指能夠將堵塞形成的料栓向上游反抽的裝置,正抽裝置是指能夠將料栓抽吸至下游的裝置。如此設置,當輸送管道8的任意位置發生堵管時,設于輸送管道8始端的反抽裝置和設于輸送管道8終端的正抽裝置,可分別從所堵料栓的上游和下游對料栓施加方向相反的反抽力,而現有的清堵技術僅在輸送管道始端設置清堵裝置,該清堵裝置僅可從所堵料栓的上游對料栓施加反抽力,需要多次重復反抽才能實現清堵,甚至可能需要拆開輸送管道8進行清堵。因此,與現有清堵技術相比,本實施例中的清堵裝置可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清堵,清堵效果較好,從而提高長距離氣力輸送系統的連續性。具體地,如圖2所示,反抽裝置可與大氣連通且設于輸送管道8始端;正抽裝置可包括升壓閥10和尾部清堵料閥11。其中,尾部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長距離氣力輸送管道的清堵裝置,包括料斗(1)、終端料倉(12)及連接所述料斗(1)與所述終端料倉(12)的輸送管道(8);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管道(8)始端設有反抽裝置,所述輸送管道(8)終端設有正抽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興濤,潘仁湖,田青,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龍凈環保物料輸送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