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idge and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of the integral structure, including T beam, beam, column, column and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structure connected to form an integral structure,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structure including pipe gallery section and strengthen the standard section of underground underground tunnel, underground tunnel reinforcement sec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andard section of underground tunnel, underground tunnel reinforcement sec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umn,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and strengthen the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section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concrete cushion. The integral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idge and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avoi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 excavation in the city on the road, greatly shorten the time and the width of construction occupies the ground road, substantially reduce the number of on-site pouring concrete, precast guarantee in the transportation and feasibility of lifting, effective to reduce the noise and dust pollution during construction, the project has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environmental benefits.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種橋梁與地下管廊的整體式構造。
技術介紹
國內的大中型城市正在大規模興建城市快速路系統,用于疏解交通及提高行車效率,而這些快速路多以高架橋為主。至今,國內已有大量已建成的城市快速路高架橋。近年來,隨著國內市政設施綜合利用意識的增強,各地正在大力發展地下管廊,力求減少市政管線敷設時對城市環境的破壞、實現資源利用集約化。但從目前國內城市在市政建設的經驗上來看,城市快速路高架橋及地下管廊工程多為相對獨立地進行,未按系統工程考慮,通常需在城市地面道路上進行二次開挖、甚至多次開挖,造成工程占道時間長、臨時圍擋占道寬度大,嚴重地影響了城市交通及沿線生態環境,易引起大量的社會反響。一旦遇到高架橋、地下管廊及地鐵在同一城市道路范圍內平行相設且不同時施工時,問題尤為突出。從社會發展的層面來看,現階段應探索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例如地質條件適宜、施工技術有保障等,有必要設計一種新型結構、采用快速化施工法減少地面道路多次開挖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橋梁與地下管廊的整體式構造,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橋梁與地下管廊的整體式構造,包括T梁、蓋梁、立柱,所述立柱與所述蓋梁連接,所述T梁通過支座放置于所述蓋梁之上,所述T梁的內部也有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直接與地下管廊結構連接形成整體式結構,所述地下管廊結構包括地下管廊加強段和地下管廊標準段,所述地下管廊加強段與所述地下管廊標準段連接,所述地下管廊加強段與所述立柱連接,所述地下管廊加強段與地下管廊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橋梁與地下管廊的整體式構造,包括T梁(1)、蓋梁(2)、立柱(3),所述立柱(3)與所述蓋梁(2)連接,所述T梁(1)通過支座放置于所述蓋梁(2)之上,所述T梁(1)的內部也有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直接與地下管廊結構連接形成整體式結構,所述地下管廊結構包括地下管廊加強段(4)和地下管廊標準段(7),所述地下管廊加強段(4)與所述地下管廊標準段(7)連接,所述地下管廊加強段(4)與所述立柱(3)連接,所述地下管廊加強段(4)與地下管廊標準段(7)下部設置有素混凝土墊層(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橋梁與地下管廊的整體式構造,包括T梁(1)、蓋梁(2)、立柱(3),所述立柱(3)與所述蓋梁(2)連接,所述T梁(1)通過支座放置于所述蓋梁(2)之上,所述T梁(1)的內部也有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直接與地下管廊結構連接形成整體式結構,所述地下管廊結構包括地下管廊加強段(4)和地下管廊標準段(7),所述地下管廊加強段(4)與所述地下管廊標準段(7)連接,所述地下管廊加強段(4)與所述立柱(3)連接,所述地下管廊加強段(4)與地下管廊標準段(7)下部設置有素混凝土墊層(6)。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與地下管廊的整體式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廊加強段(4)包括DA節段(41)、DB節段(42),所述DA節段(41)兩端分別連接一節DB節段(42),DA節段(41)、DB節段(42)之間通過節段分割線(43)分割,所述DA節段(41)上設置有多個立柱安裝基座(44)。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與地下管廊的整體式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廊標準段(7)由多節相互依次連接的E節段(71)構成。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與地下管廊的整體式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梁(2)、立柱(3)通過第一大樣結構(8)連接,所述第一大樣結構(8)包括設置在蓋梁(2)內的鋼筋(81)、預埋套筒(82)以及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方健,王寶輝,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