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架橋機異形岔梁吊梁夾具限位裝置,該裝置設有多套夾具限位器,每套夾具限位器都包括對稱設置的一對夾座,在兩塊上蓋板頂面上的相鄰側設有兩段對稱設置的鋼梁卡槽,圓鋼梁放置在每對夾座上的鋼梁卡槽中。在上蓋板的底面上垂直固定有兩塊平行設置的側夾板,夾座通過螺栓對稱固定在每個吊具上吊梁的一端。每臺架橋機前、后兩個吊具的兩端分別裝有兩套上述的夾具限位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適用于各種類型的異形岔梁,明顯地提高了安全系數,降低了危險性,節約了操作人員的體力,簡化了操作步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架橋機異形岔梁吊梁夾具限位裝置。技術背景 現有的架橋機通常都設有特定的施工范圍,如DJ190單導梁架橋機的吊具僅適用于架設梁面寬度I. 7m的岔梁,當梁面寬度小于這一尺寸時就會遇到以下難題首先是由于吊梁鋼絲繩的檔距大于梁體的最寬尺寸,當架橋機落梁時吊梁鋼絲繩會撞擊到已架設完畢的相鄰T梁A,T梁B無法左右橫移就位。第二,由于吊梁鋼絲繩的檔距大于梁體的最寬尺寸,吊梁鋼絲繩無法限制梁體左右晃動,易發生T梁左右傾斜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再按原廠吊梁方案吊裝時會出現無法落梁就位以及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大大增加了施工的危險系數。另外,在施工中遇到邊梁和岔梁混合起吊的時候(邊梁+岔梁+岔梁+邊梁),就需要更換吊裝鋼絲繩,由于吊裝邊梁的鋼絲繩和吊裝岔梁的鋼絲繩的長度和直徑是不同的,這就大大地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架橋機異形岔梁吊梁夾具限位裝置。使用該裝置不僅可以消除施工風險,而且還能夠提高施工效率。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該裝置設有多套夾具限位器,每套夾具限位器都包括對稱設置的一對夾座,夾座的頂部設有上蓋板,每對夾座中兩塊上蓋板之間的縫隙最好在200---400cm之間。在兩塊上蓋板頂面上的相鄰側設有兩段對稱設置的鋼梁卡槽,該鋼梁卡槽由兩塊平行設置的側擋板和位于側擋板外端的端擋板圍成,兩塊上蓋板上的鋼梁卡槽構成一個完整的槽體,圓鋼放置在每對夾座上的鋼梁卡槽中。在上蓋板的底面上垂直固定有兩塊平行設置的側夾板,兩塊側夾板之間的距離與吊梁的寬度相匹配。在側夾板的底部設有螺栓孔,每套夾具限位器上的兩個夾座通過螺栓對稱固定在每個吊具上吊梁的一端。每臺架橋機前、后兩個吊具的兩端分別裝有兩套上述的夾具限位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可適用于各種類型的異形岔梁,明顯地提高了安全系數,降低了危險性,節約了操作人員的體力,簡化了操作步驟。由于在夾具限位器和吊具之間形成了“陰-陽-陰-陽”結構的接頭,從而使受力狀況更加合理。在吊梁鋼絲繩選擇方面也縮小的范圍,邊梁和岔梁統一使用吊裝邊梁的鋼絲繩即可。由于將圓鋼梁放入鋼卡梁槽中,從而限制了圓鋼梁的縱向和橫向的竄動,由于夾具限位器安裝位置剛好卡在吊具的兩端,從而限制了左右的錯動。夾具上蓋板還起到了限制鋼絲繩縱向滑動的作用。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圖。圖中標號I、夾具限位器 2、夾座 3、上蓋板 4、鋼梁卡槽5、側擋板6、端擋板7、圓鋼梁8、側夾板 9、吊梁 10、螺栓。具體實施方式例如圖I所示,該裝置設有多套夾具限位器1,每套夾具限位器I都包括對稱設 置的一對夾座2,夾座2的頂部設有上蓋板3,每對夾座2中兩塊上蓋板3之間的縫隙在200400cm之間。在兩塊上蓋板3頂面上的相鄰側設有兩段對稱設置的鋼梁卡槽4,該鋼梁卡槽4由兩塊平行設置的側擋板5和位于側擋板5外端的端擋板6圍成,兩塊上蓋板3上的鋼梁卡槽4構成一個完整的槽體,圓鋼梁7放置在每對夾座2上的鋼梁卡槽4中。在上蓋板3的底面上垂直固定有兩塊平行設置的側夾板8,兩塊側夾板8之間的距離與吊梁9的寬度相匹配。在側夾板8的底部設有螺栓孔,每套夾具限位器I上的兩個夾座2通過螺栓10對稱固定在每個吊具上吊梁9的一端。每臺架橋機前、后兩個吊具的兩端分別裝有兩套上述的夾具限位器1,見圖2。權利要求1.一種架橋機異形岔梁吊梁夾具限位裝置,其特征是該裝置設有多套夾具限位器(O,每套夾具限位器(I)都含有對稱設置的一對夾座(2),夾座(2)的頂部設有上蓋板(3),在兩塊上蓋板(3)頂面上的相鄰側設有兩段對稱設置的鋼梁卡槽(4),兩塊上蓋板(3)上的鋼梁卡槽(4)構成ー個完整的槽體,圓鋼梁(7)放置在每對夾座(2)上的鋼梁卡槽(4)中;在上蓋板(3)的底面上垂直固定有兩塊平行設置的側夾板(8),兩塊側夾板(8)之間的距離與吊梁(9)的寬度相匹配;在側夾板(8)的底部設有螺栓孔,每套夾具限位器(I)上的兩個夾座(2)通過螺栓(10)對稱固定在每個吊具上吊梁(9)的一端;每臺架橋機前、后兩個吊具的兩端分別裝有兩套上述的夾具限位器(I)。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架橋機異形岔梁吊梁夾具限位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鋼梁卡槽(4)由兩塊平行設置的側擋板(5)和位于側擋板(5)外端的端擋板(6)圍成。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架橋機異形岔梁吊梁夾具限位裝置,其特征是每對夾座(2)中兩塊上蓋板(3)之間的縫隙在200400cm之間。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架橋機異形岔梁吊梁夾具限位裝置,該裝置設有多套夾具限位器,每套夾具限位器都包括對稱設置的一對夾座,在兩塊上蓋板頂面上的相鄰側設有兩段對稱設置的鋼梁卡槽,圓鋼梁放置在每對夾座上的鋼梁卡槽中。在上蓋板的底面上垂直固定有兩塊平行設置的側夾板,夾座通過螺栓對稱固定在每個吊具上吊梁的一端。每臺架橋機前、后兩個吊具的兩端分別裝有兩套上述的夾具限位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可適用于各種類型的異形岔梁,明顯地提高了安全系數,降低了危險性,節約了操作人員的體力,簡化了操作步驟。文檔編號E01D21/00GK202610722SQ20122031190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30日專利技術者李勝臣, 侯瑛琦, 曹鵬程, 王曉軍, 白明, 李秀華, 袁博權, 樊洪波, 郭慶富, 王振東, 王新宇 申請人: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架橋機異形岔梁吊梁夾具限位裝置,其特征是:該裝置設有多套夾具限位器(1),每套夾具限位器(1)都含有對稱設置的一對夾座(2),夾座(2)的頂部設有上蓋板(3),在兩塊上蓋板(3)頂面上的相鄰側設有兩段對稱設置的鋼梁卡槽(4),兩塊上蓋板(3)上的鋼梁卡槽(4)構成一個完整的槽體,圓鋼梁(7)放置在每對夾座(2)上的鋼梁卡槽(4)中;在上蓋板(3)的底面上垂直固定有兩塊平行設置的側夾板(8),兩塊側夾板(8)之間的距離與吊梁(9)的寬度相匹配;在側夾板(8)的底部設有螺栓孔,每套夾具限位器(1)上的兩個夾座(2)通過螺栓(10)對稱固定在每個吊具上吊梁(9)的一端;每臺架橋機前、后兩個吊具的兩端分別裝有兩套上述的夾具限位器(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勝臣,侯瑛琦,曹鵬程,王曉軍,白明,李秀華,袁博權,樊洪波,郭慶富,王振東,王新宇,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