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油壓緩沖器改進結構,包括殼體,后蓋,油封,內壓缸體,活塞,活塞桿,撞擊頭,軸承,彈簧,蓄壓裝置,流量調整栓和流量調整旋鈕;將活塞桿裝入殼體內,并用油封封閉,依次裝入蓄壓裝置,然后在殼體內裝入內壓缸體,缸體內裝入彈簧,然后用后蓋將殼體封閉,后蓋上裝入流量調整栓和流量調整旋鈕;所述內壓缸體上有兩個以上油孔。(*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減震器領域,特別是指ー種油壓緩沖器改進結構。
技術介紹
油壓緩沖器是ー種將沖擊動能轉化為液壓油熱能,實現物體線性減速最終平穩停止的一種液壓裝置。在減壓領域中,彈簧、橡膠、氣缸緩沖在移動物體行程初期以最低成線性持續,隨著行程増加其反作用カ也逐漸增強,在行程接近末端時,反作用カ也達到最高峰,由于運動物體能量無法被吸收而是被暫時儲存,運動物體最終不可避免地產生極大反彈,造成機械損壞。現有使用阻尼器作為減震裝置的,但阻尼器在油孔系統方面的缺陷,在減震行程初期會以高峰反作用力使運動物體瞬間停止,造成極大的機械沖擊,然后阻尼器再緩慢滑行到·行程末端。現技術使用的油壓緩沖器基本是設置有蓄壓裝置,即將壓力通過緩沖器內的彈簧控制活塞的運動距離,而因此溢出的減壓油通過設置于緩沖器內壓缸體上的油孔進入蓄壓裝置。但這ー裝置有一點缺陷是當緩沖器受撞擊開始時也有高峰反作用力,雖然這一反作用力在緩沖器內不會蓄積,但是也不能很快達到平穩狀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對現有的油壓緩沖器結構的改進,通過該改進技術方案,能夠實現線性減速并以柔和的力量將運動物體平穩的停止運動。—種油壓緩沖器改進結構,包括殼體,后蓋,油封,內壓缸體,活塞,活塞桿,撞擊頭,軸承,彈簧,蓄壓裝置,流量調整栓和流量調整旋鈕;所述后蓋處有ー逆止閥,將活塞桿裝入殼體內,并用油封封閉,依次裝入蓄壓裝置,然后在殼體內裝入內壓缸體,缸體內裝入彈簧,然后用后蓋將殼體封閉,后蓋上裝入流量調整栓和流量調整旋鈕;所述內壓缸體上有兩個以上油孔;所述油孔的位置靠近蓄壓裝置附近。所述蓄壓裝置為蓄壓海綿。所述流量調整栓上有逐漸加深的凹槽結構,所述凹槽垂直于調整栓的軸心。所述內壓缸體上的油孔為3-9個,最佳選擇為5個,所述油孔的大小和間距相同。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通過本技術,可以將運動物體的動能轉化為熱能,吸收沖擊能量,通過蓄壓裝置的使用,減輕了保養量,延長使用壽命。2,通過在設置內壓缸體上的多個油孔,能夠給活塞桿提供一固定大小的緩沖力,達到線性減速的目的,能夠用柔和的力量將運動物體平穩停止下來。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本技術內壓缸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內壓缸體垂直油孔剖示圖。符號說明1,殼體 2,活塞 3,蓄壓裝置4,軸承 5,油封6,活塞桿7,撞擊頭 8,消音套9,彈簧10,逆止閥 11,凹槽12,流量調整栓13,流量調整旋鈕14,后蓋15,內壓缸體16,油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具體技術方案,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僅是示例性的,只能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解釋為是對本技術的限制。如圖I至圖3所示,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ー種油壓緩沖器改進結構,包括殼體1,后蓋14,油封5,內壓缸體15,活塞2,活塞桿6,撞擊頭7,軸承4,彈簧9,蓄壓裝置3,流量調整栓12和流量調整旋鈕13 ;所述后蓋14處有ー逆止閥10,將活塞桿6裝入殼體I內,并用油封5封閉,依次裝入蓄壓裝置3,然后在殼體內裝入內壓缸體15,缸體內裝入彈簧9,然后用后蓋14將殼體封閉,后蓋上裝入流量調整栓12和流量調整旋鈕13 ;所述內壓缸體15上有兩個以上油孔16 ;所述油孔的位置靠近蓄壓裝置附近。所述蓄壓裝置為蓄壓海綿。當然在本技術的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選用其它種類的蓄壓裝置,但蓄壓海綿具有成本低,適應范圍廣等優點。所述流量調整栓12上有逐漸加深的凹槽11結構,所述凹槽垂直于調整栓的軸心。在所述油壓緩沖器的撞擊頭7上還安裝有消音套8。當運動物體的撞擊通過撞擊頭反應到壓縮活塞的過程,活塞的運動首先會使得兩個逆止閥關閉,油因活塞的擠壓通過油孔進入蓄壓裝置內,通過油的運動將作用于撞擊頭部的カ消減,待沖擊解除后,彈簧使活塞桿復位,同時逆止閥打開,油迅速流到內壓缸體內。所述內壓缸體上的油孔為3-9個,最佳選擇為5個,所述油孔的大小和間距相同。在本實施例中選用的油孔為5個,在本技術的其它實施例中,可以根據油壓緩沖器的緩沖壓力范圍選用3個至9個不同的油孔。以上所述僅是對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具體描述,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技術方案進行改進,這些改進應當被認為是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ー種油壓緩沖器改進結構,包括殼體,后蓋,油封,內壓缸體,活塞,活塞桿,撞擊頭,軸 承,彈簧,蓄壓裝置,流量調整栓和流量調整旋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處有ー逆止閥,將活塞桿裝入殼體內,并用油封封閉,依次裝入蓄壓裝置,然后在殼體內裝入內壓缸體,缸體內裝入彈簧,然后用后蓋將殼體封閉,后蓋上裝入流量調整栓和流量調整旋鈕;所述內壓缸體上有兩個以上油孔;所述油孔的位置靠近蓄壓裝置附近。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油壓緩沖器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壓裝置為蓄壓 海綿。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油壓緩沖器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調整栓上有逐漸加深的凹槽結構,所述凹槽垂直于調整栓的軸心。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油壓緩沖器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壓緩沖器的撞擊頭上還安裝有消音套。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ー種油壓緩沖器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壓缸體上的油孔為3-9個,所述油孔的大小和間距相同。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ー種油壓緩沖器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壓缸體上的油孔為5個。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油壓緩沖器改進結構,包括殼體,后蓋,油封,內壓缸體,活塞,活塞桿,撞擊頭,軸承,彈簧,蓄壓裝置,流量調整栓和流量調整旋鈕;將活塞桿裝入殼體內,并用油封封閉,依次裝入蓄壓裝置,然后在殼體內裝入內壓缸體,缸體內裝入彈簧,然后用后蓋將殼體封閉,后蓋上裝入流量調整栓和流量調整旋鈕;所述內壓缸體上有兩個以上油孔。文檔編號F16F9/32GK202646507SQ20122023719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專利技術者沈皓 申請人:寧波科賽特氣動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油壓緩沖器改進結構,包括殼體,后蓋,油封,內壓缸體,活塞,活塞桿,撞擊頭,軸承,彈簧,蓄壓裝置,流量調整栓和流量調整旋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處有一逆止閥,將活塞桿裝入殼體內,并用油封封閉,依次裝入蓄壓裝置,然后在殼體內裝入內壓缸體,缸體內裝入彈簧,然后用后蓋將殼體封閉,后蓋上裝入流量調整栓和流量調整旋鈕;所述內壓缸體上有兩個以上油孔;所述油孔的位置靠近蓄壓裝置附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皓,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科賽特氣動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