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高速動車組和城軌交通車輛用空重車閥,包括上閥體、下閥體、杠桿和杠桿調節裝置,杠桿兩端的底部分別連接有頂桿;下閥體內設置有兩個腔體,第一腔體與上閥體的腔體連通;第一腔體內設置有止回閥桿和套裝在止回閥桿上的第一膜板裝置,第一頂桿的下部套裝在止回閥桿內,第二腔體內設置有第二膜板裝置,第二頂桿的下部套裝置第二膜板裝置內;下閥體上設置有兩個與第一腔體連通的預控壓力氣路接口和一個與第二腔體連通的空氣彈簧氣路接口。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杠桿平衡結構實現空氣壓力的平衡,可以改變杠桿支點位置,調整預控壓力和空氣彈簧壓力之間的比例關系,且對預控壓力進行微調,調整準確,實現了制動力隨車輛載荷變化的自動調整。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鐵路車輛制動控制裝置,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高速動車組和城軌交通車輛用空重車閥。
技術介紹
高速動車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和大部分貨運車輛等都要求制動力能夠根據車輛載荷變化自動調整。高速動車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采用空氣彈簧承載,當車輛載荷發生變化,空氣彈簧壓力會自動變化,因此高速動車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制動系統以空氣彈簧壓力作為載荷信號源,利用空重車閥、按照一定比例產生與空氣彈簧相對應的制動控制壓力,即預控壓力,從而起到調整制動力的目的。由于在常用制動時,電子控制單元已經根據車輛載荷壓力信號(來自空氣彈簧壓力傳感器)對預控壓力進行了調整,因此常用制動時空重車閥基本不起作用。而緊急制動時,電子控制單元不對預控壓力進行控制(備用模式除外),預控壓力完全靠空重車閥進行調整,因此空重車閥主要在緊急制動時起作用。現有的空重車閥制動預控壓力與空氣彈簧壓力之間的比例關系調節困難,難以滿足高速動車組和城軌車輛制動系統的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空重車閥在制動過程中存在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能夠滿足高速動車組和城軌車輛制動系統使用要求的高速動車組和城軌交通車輛用空重車閥,該空重車閥在緊急情況下能夠更能夠根據車輛載荷變化自動調整制動力。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速動車組和城軌交通車輛用空重車閥,該空重車閥包括上閥體、下閥體、杠桿和杠桿調節裝置,杠桿設置在上閥體的腔體內,杠桿兩端的底部分別連接有頂桿;下閥體內設置有兩個腔體,第一腔體與上閥體的腔體連通;第一腔體內設置有止回閥桿和套裝在止回閥桿上的第一膜板裝置,第一頂桿的下部套裝在止回閥桿內,第二腔體內設置有第二膜板裝置,第二頂桿的下部套裝置第二膜板裝置內;下閥體上設置有兩個與第一腔體連通的預控壓力氣路接口和一個與第二腔體連通的空氣彈簧氣路接□。優選的是,杠桿調節裝置包括滑塊調節裝置、第一微調裝置和第二微調裝置,其中,滑塊調節裝置用于調節杠桿的支點位置,第一微調裝置和第二微調裝置用于對預控壓力進行細微調整。優選的是,滑塊調節裝置和第一微調裝置位于上閥體腔體內杠桿的上方,第二微調裝置位于下閥體第二腔體內。優選的是,滑塊調節裝置包括滑塊和與滑塊連接的滑塊調整絲杠,滑塊放置在杠桿的上表面,滑塊調整絲杠與設置在上閥體側壁上的調整螺桿連接。優選的是,第一微調裝置包括保持彈簧、設置在保持彈簧上端的保持彈簧上座和設置在保持彈簧下端的保持彈簧下座,杠桿與第一頂桿連接的一端上表面與保持彈簧下座連接;保持彈簧上座與設置在上閥體頂部的調整螺釘連接。優選的是,第二微調裝置包括調整彈簧、設置在調整彈簧上端的調整彈簧上座和設置在調整彈簧下端的調整彈簧下座,調整彈簧上座與第二頂桿的底端連接,調整彈簧下座與設置在下閥體底部的調整螺釘連接。優選的是,第一膜板裝置包括第一膜板和設置在第一膜板上部的第一膜板托,第一膜板和第一膜板托均套裝在止回閥桿上,第一膜板的上方還設置有第一頂蓋。優選的是,第二膜板裝置包括第二膜板和設置在第二膜板上部的第二膜板托,第二膜板和第二膜板托均套裝在第二頂桿上,第二膜板的上方還設置有第二頂蓋,第二頂蓋位于上閥體和下閥體連接處;第二頂蓋套裝在第二頂桿上,且第二頂桿與第二頂蓋之間設置有直線滾軸軸承。優選的是,止回閥桿的下部設置有閥座,閥座的中心開有通孔,通孔的直徑大于止回閥桿下部的直徑;止回閥桿的中間設置有連通大氣的小孔。優選的是,止回閥桿的底端連接有止回閥墊裝置,該止回閥墊裝置包括止回閥墊、止回閥彈簧和閥墊座,止回閥墊放置在閥墊座上,止回閥墊與止回閥桿的底端連接,止回閥彈簧放置在閥墊座下方,上端與閥墊座連接,下端與設置在下閥體底部的螺堵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采用杠桿平衡結構實現空氣壓力的平衡,通過杠桿調節裝置可以改變杠桿支點位置,從而調整預控壓力和空氣彈簧壓力之間的比例關系,且可以設定最小預控壓力,并對預控壓力進行細微調整,使制動預控壓力能夠隨空氣彈簧的壓力變化進行準確調整,實現制動力隨車輛載荷變化的自動調整。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的作用原理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高速動車組和城軌交通車輛用空重車閥,該空重車閥包括上閥體1、下閥體2、杠桿3和杠桿調節裝置,杠桿3設置在上閥體I的腔體內,杠桿3兩端的底部分別連接有頂桿;下閥體2內設置有兩個腔體,第一腔體與上閥體I的腔體連通;第一腔體內設置有止回閥桿4和套裝在止回閥桿4上的第一膜板裝置,第一頂桿5的下部套裝在止回閥桿4內,第二腔體內設置有第二膜板裝置,第二頂桿6的下部套裝置第二膜板裝置內;下閥體2上設置有兩個與第一腔體連通的預控壓力氣路接口和一個與第二腔體連通的空氣彈簧氣路接口。為了實現制動力隨車輛載荷變化的自動調整,上述杠桿調節裝置包括滑塊調節裝置、第一微調裝置和第二微調裝置,其中,滑塊調節裝置用于調節杠桿3的支點位置,第一微調裝置和第二微調裝置用于對預控壓力進行細微調整。上述滑塊調節裝置和第一微調裝置位于上閥體I腔體內杠桿3的上方,第二微調裝置位于下閥體2第二腔體內。為了實現杠桿的支點位置調節,上述滑塊調節裝置包括滑塊7和與滑塊7連接的滑塊調整絲杠8,滑塊7放置在杠桿3的上表面,滑塊調整絲杠8與設置在上閥體I側壁上的調整螺桿9連接。為了實現對預控壓力進行細微調整,上述第一微調裝置包括保持彈簧10、設置在保持彈黃10上端的保持彈黃上座11和設直在保持彈黃10下端的保持彈黃下座12,杠桿3與第一頂桿5連接的一端上表面與保持彈簧下座12連接;保持彈簧上座11與設置在上閥體I頂部的調整螺釘13連接。上述第二微調裝置包括調整彈簧14、設置在調整彈簧14上端的調整彈簧上座15和設置在調整彈簧14下端的調整彈簧下座16,調整彈簧上座15與第二頂桿6的底端連接,調整彈簧下座16與設置在下閥體2底部的調整螺釘17連接。為了實現預控壓力的自動調整,上述第一膜板裝置包括第一膜板18和設置在第一膜板18上部的第一膜板托19,第一膜板18和第一膜板托19均套裝在止回閥桿4上,第一膜板18的上方還設置有第一頂蓋20。上述第二膜板裝置包括第二膜板21和設置在第二膜板21上部的第二膜板托22,第二膜板21和第二膜板托22均套裝在第二頂桿6上,第二膜板21的上方還設置有第二頂蓋23,第二頂蓋23套裝在第二頂桿6上,且第二頂桿6與第二頂蓋23之間設置有直線滾軸軸承24。上述止回閥桿4的下部設置有閥座25,閥座5的中心開有通孔,通孔的直徑大于止回閥桿4下部的直徑;止回閥桿4的中間設置有連通大氣的小孔。為了實現預控壓力II和預控壓力III之間通斷,上述止回閥桿4的底端連接有止回閥墊裝置,該止回閥墊裝置包括止回閥墊26、止回閥彈簧27和閥墊座28,止回閥墊26放置在閥墊座28上,止回閥墊26與止回閥桿4的底端連接,止回閥彈簧27放置在閥墊座28下方,上端與閥墊座28連接,下端與設置在下閥體2底部的螺堵29連接。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空重車閥設有的兩個預控壓力氣路接口和一個空氣彈簧氣路接口,其中,兩個預控壓力氣路接口分別接預控壓力II和預控壓力III,空氣彈簧氣路接口接空簧壓力。預控壓力II來自緊急閥,空簧壓力來自平均后的空氣彈簧壓力。空氣彈簧的壓縮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速動車組和城軌交通車輛用空重車閥,其特征在于:該空重車閥包括上閥體(1)、下閥體(2)、杠桿(3)和杠桿調節裝置,杠桿(3)設置在上閥體(1)的腔體內,杠桿(3)兩端的底部分別連接有頂桿;下閥體(2)內設置有兩個腔體,第一腔體與上閥體(1)的腔體連通;第一腔體內設置有止回閥桿(4)和套裝在止回閥桿(4)上的第一膜板裝置,第一頂桿(5)的下部套裝在止回閥桿(4)內;第二腔體內設置有第二膜板裝置,第二頂桿(6)的下部套裝置第二膜板裝置內;下閥體(2)上設置有兩個與第一腔體連通的預控壓力氣路接口和一個與第二腔體連通的空氣彈簧氣路接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速動車組和城軌交通車輛用空重車閥,其特征在于該空重車閥包括上閥體 (I)、下閥體(2 )、杠桿(3 )和杠桿調節裝置,杠桿(3 )設置在上閥體(I)的腔體內,杠桿(3 ) 兩端的底部分別連接有頂桿;下閥體(2)內設置有兩個腔體,第一腔體與上閥體(I)的腔體連通;第一腔體內設置有止回閥桿(4)和套裝在止回閥桿(4)上的第一膜板裝置,第一頂桿(5)的下部套裝在止回閥桿(4)內;第二腔體內設置有第二膜板裝置,第二頂桿(6)的下部套裝置第二膜板裝置內;下閥體(2)上設置有兩個與第一腔體連通的預控壓力氣路接口和一個與第二腔體連通的空氣彈簧氣路接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動車組和城軌交通車輛用空重車閥,其特征在于杠桿調節裝置包括滑塊調節裝置、第一微調裝置和第二微調裝置,其中,滑塊調節裝置用于調節杠桿(3)的支點位置,第一微調裝置和第二微調裝置用于對預控壓力進行細微調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動車組和城軌交通車輛用空重車閥,其特征在于滑塊調節裝置和第一微調裝置位于上閥體(I)腔體內杠桿(3)的上方,第二微調裝置位于下閥體(2)第二腔體內。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動車組和城軌交通車輛用空重車閥,其特征在于滑塊調節裝置包括滑塊(7)和與滑塊(7)連接的滑塊調整絲杠(8),滑塊(7)放置在杠桿(3)的上表面,滑塊調整絲杠(8)與設置在上閥體(I)側壁上的調整螺桿(9)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動車組和城軌交通車輛用空重車閥,其特征在于第一微調裝置包括保持彈簧(10)、設置在保持彈簧(10)上端的保持彈簧上座(11)和設置在保持彈簧(10)下端的保持彈簧下座(12),杠桿(3)與第一頂桿(5)連接的一端上表面與保持彈簧下座(12)連接;保持彈簧上座(11)與設置在上閥體(I)頂部的調整螺釘(13)連接。6.根據權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培署,紀鉛磊,王鳳洲,賽華松,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