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建筑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組合式建筑模板的連接及支撐結構。相鄰平臺模板通過數個連接件連接,形成組合式平臺模板;組合式平臺模板兩側均設有龍骨,龍骨兩側均設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撐臺,組合式平臺模板的兩側分別置于兩個龍骨的支撐臺之上;處于組合式平臺模板同一側的龍骨的兩端均設有冒頭,冒頭底部設有升降式機構;冒頭和龍骨依次交錯排布從而形成縱向的平臺模板支撐結構,平臺模板支撐結構和組合式平臺模板依次交錯排布從而形成整體平臺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組合式建筑模板的連接及支撐結構,具有材料損耗少,人工用量小,裝配較為簡便,施工速度快,建筑質量光滑平整等優點,可廣泛適用于現有各類建筑工程,實用價值較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組合式建筑模板的連接及支撐結構。
技術介紹
在現有的建筑工程中,一般首先采用膠板和木材等材料制造成墻板、柱子、梁等各類型模板,然后組裝、加固以及綁扎支撐等。這類平臺存在的缺點在于,建筑施工較慢,安全性能較低,模板容易變形、破裂以及脫皮,澆注后混凝土表面粗糙不平,質量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旨在克服了上述專利文件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的組合式建筑模板的連接及支撐結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組合式建筑模板的連接及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具有,相鄰平臺模板通過數個連接件連接,形成組合式平臺模板;組合式平臺模板兩側均設有龍骨,龍骨兩側均設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撐臺,組合式平臺模板的兩側分別置于兩個龍骨的支撐臺之上;處于組合式平臺模板同一側的龍骨的兩端均設有冒頭,冒頭底部設有升降式機構;冒頭和龍骨依次交錯排布從而形成縱向的平臺模板支撐結構,平臺模板支撐結構和組合式平臺模板依次交錯排布從而形成整體平臺結構。進一步,所述升降式機構設有置于冒頭底部的移動桿,移動桿下部置于內部中空的立柱中,設于移動桿上的螺母置于立柱頂部,隨著螺母旋轉,帶動冒頭上升或下降。進一步,所述龍骨呈“八”字形,冒頭呈倒置“八”字形,龍骨和冒頭交錯排布,置于龍骨內兩端的兩個移動式支撐桿分別伸入冒頭中,從而將相鄰的龍骨和冒頭連接在一起,移動式支撐桿的兩端通過插桿限位,插桿兩端分別穿過設于冒頭和龍骨上的安裝孔。進一步,所述平臺模板和龍骨相貼合部位均設有數個安裝孔,連接件穿過平臺模板和龍骨的安裝孔將其安裝固定。進一步,還具有組合式豎向內模板和組合式豎向外模板,處于端部的平臺模板支撐結構通過拐角模板或直角模板與組合式豎向內模板連接,組合式豎向內模板和組合式豎向外模板之間的區域為混凝土澆注區域。進一步,穿墻連接件依次穿過相鄰豎向內模板之間和相鄰豎向外模板之間,穿墻連接件兩端均通過連接件安裝固定。較為完善的是,所述連接件呈桿狀,尾端設有與其垂直的即插式鎖止插片。本技術組合式建筑模板的連接及支撐結構,具有材料損耗少,人工用量小,裝配較為簡便,施工速度快,建筑質量光滑平整等優點,可廣泛適用于現有各類建筑工程,實用價值較高。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組合式平臺模板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3是冒頭與龍骨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是冒頭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龍骨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1中A— A向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技術的構思作進一步的闡述,需要說明的是,所屬本
的技術人員對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技術的結構、構思或者不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組合式建筑模板,由平臺模板、豎向內模板以及豎向外模板等組成,豎向是指墻體和柱體等。請參閱圖2,相鄰平臺模板3通過數個連接件連接,形成組合式平臺模板。連接件具有呈桿狀的插銷6,尾端設有與其垂直的即插式鎖止插片7。為了實現將組合式平臺模板支撐,設計冒頭和龍骨結構,請參閱圖3— 5,龍骨2呈“八”字形,龍骨2兩側均設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撐臺10,龍骨2的兩個側面設有數個平行排布的安裝孔14.1,組合式平臺模板的兩側分別置于兩個龍骨2的支撐臺10之上,而平臺模板的側面也設有對于位置的安裝孔14.2,連接件穿過安裝孔14.1和安裝孔14.2,從而將其安裝,連接件結構與組合式平臺模板的連接件結構相同。另外,在兩個龍骨2之間增設一個冒頭13,冒頭13呈倒置“八”字形,龍骨2和冒頭13交錯排布,置于龍骨2內兩端的兩個移動式支撐桿15分別伸入冒頭13中,從而將相鄰的龍骨2和冒頭13連接在一起,移動式支撐桿15的兩端通過插桿16限位,插桿16兩端分別穿過設于冒頭13和龍骨2上的安裝孔17.1和17.2,從而利用冒頭13對龍骨2進行支撐。冒頭13的底部設有升降式機構,升降式機構設有置于冒頭13底部的移動桿9,移動桿9下部置于內部中空的立柱12中,設于移動桿9上的螺母11置于立柱12頂部,隨著螺母11旋轉,帶動冒頭13上升或下降,從而對龍骨2進行高低調節。因此,通過冒頭13和龍骨2依次交錯排布從而形成縱向的平臺模板支撐結構,再通過平臺模板支撐結構和組合式平臺模板依次交錯排布從而形成整體平臺結構。另外,請參閱圖1和6,為了形成混凝土澆注區域,設計具有一定間隙的組合式豎向內模板和組合式豎向外模板。呈長方體形狀并設有安裝孔的穿墻連接件5依次穿過相鄰豎向內模板8之間和相鄰豎向外模板4之間,穿墻連接件5兩端均通過連接件安裝固定,該連接件結構與組合式平臺模板的連接件結構相同。處于端部的平臺模板支撐結構通過拐角模板I (三面交接部位采用拐角模板,兩面交接部位采用直角模板)與組合式豎向內模板連接,從而形成整體建筑模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組合式建筑模板的連接及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具有,相鄰平臺模板通過數個連接件連接,形成組合式平臺模板;組合式平臺模板兩側均設有龍骨,龍骨兩側均設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撐臺,組合式平臺模板的兩側分別置于兩個龍骨的支撐臺之上;處于組合式平臺模板同一側的龍骨的兩端均設有冒頭,冒頭底部設有升降式機構;冒頭和龍骨依次交錯排布從而形成縱向的平臺模板支撐結構,平臺模板支撐結構和組合式平臺模板依次交錯排布從而形成整體平臺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組合式建筑模板的連接及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具有, 相鄰平臺模板通過數個連接件連接,形成組合式平臺模板; 組合式平臺模板兩側均設有龍骨,龍骨兩側均設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撐臺,組合式平臺模板的兩側分別置于兩個龍骨的支撐臺之上; 處于組合式平臺模板同一側的龍骨的兩端均設有冒頭,冒頭底部設有升降式機構; 冒頭和龍骨依次交錯排布從而形成縱向的平臺模板支撐結構,平臺模板支撐結構和組合式平臺模板依次交錯排布從而形成整體平臺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建筑模板的連接及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機構設有置于冒頭底部的移動桿,移動桿下部置于內部中空的立柱中,設于移動桿上的螺母置于立柱頂部,隨著螺母旋轉,帶動冒頭上升或下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建筑模板的連接及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龍骨呈“八”字形,冒頭呈倒置“八”字形,龍骨和冒頭交錯排布,置于龍骨內兩端的兩個移動式支撐桿分別伸入冒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朝香,
申請(專利權)人:錢朝香,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