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特提供一種送風裝置,包括:相對兩面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的箱狀的機體、所述進風口設有與其相連接的進風側管道、所述出風口設有與其相連接的出風側管道、所述機體內部設有帶蝸牛殼的吸入型送風機和空氣凈化部,所述空氣凈化部設于進風口側,所述吸入型送風機與空氣凈化部之間設有隔柵,所述空氣凈化部由過濾網組合和過濾網組合支撐部構成,所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設有過濾網組合的拆裝引導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提高產品拆裝的操作便利性。(*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送風裝置
本技術是關于一種送風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設有空氣過濾裝置的送風裝置。技術背景一種公知的送風裝置,包括:相對兩面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的箱狀的機體、所述進風口設有與其相連接的進風側管道、所述出風口設有與其相連接的出風側管道、所述機體內部設有帶蝸牛殼的吸入型送風機和空氣凈化過濾網。當送風裝置運轉時,室外的空氣通過進風側管道被吸入機體內,再經過空氣凈化過濾網、吸入型送風機以及出風側管道后被送入室內。隨著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空氣質量也日益惡化,空氣中出現了可吸入肺的細顆粒物即PM2.5,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為了確保吸入到室內的空氣質量,對空氣進行有效的清潔凈化是很有必要的,于是,需要通過過濾網對空氣進行過濾。而且,由于需要經常對過濾網進行維護以及更換等操作,并且,所述操作使用者一般是站在高處操作的,所以,過濾網的拆裝操作需要很方便、很簡單就能完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過濾網拆裝簡單、便于維護的送風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特提供一種送風裝置,包括:相對兩面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的箱狀的機體、所述進風口設有與其相連接的進風側管道、所述出風口設有與其相連接的出風側管道、所述機體內部設有帶蝸牛殼的吸入型送風機和空氣凈化部,所述空氣凈化部設于進風口側,所述吸入型送風機與空氣凈化部之間設有隔柵,所述空氣凈化部由過濾網組合和過濾網組合支撐部構成,所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設有過濾網組合的拆裝引導槽。所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上設有過濾網組合固定結構,所述過濾網組合固定結構為與過濾網組合支撐部一體成型的朝向過濾網安裝空間內的彈性突起。所述彈性突起形成于過濾網組合支撐部上設有的拆裝引導槽上,為拆裝引導槽的與過濾網組合相接觸的面的一部分向過濾網組合側突出而形成空心的等腰梯形。所述彈性突起形成于過濾網組合支撐部上設有的拆裝引導槽的一側、與拆裝引導槽平行設置,向與拆裝引導槽相垂直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空心的梯形,作為腰的其中一條邊的端部為可活動設置。所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設有與過濾網組合支撐部一體成型的固定隔柵的安裝槽和固定鉤。所述安裝槽為過濾網組合支撐部向垂直方向延伸的兩條突筋之間的問隙,所述固定鉤設于一條突筋的端部并向另一條突筋突出而形成,所述固定鉤的頂端為向另一條突筋傾斜而設置。所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由上支撐部和下支撐部構成,所述上支撐部和下支撐部為相同結構。本技術的優點在于提高產品拆裝的操作便利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去除送風裝置前板的總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過濾網組合支撐部的下支撐部的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過濾網組合安裝于過濾網組合支撐部的下支撐部上的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去除送風裝置前板且未安裝過濾網組合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圖1是本技術去除送風裝置前板的總體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種送風裝置1,包括:相對兩面設有進風口 2和出風口 3的箱狀的機體4、所述進風口 2設有與其相連接的進風側管道、所述出風口 3設有與其相連接的出風側管道、所述機體4內部設有帶蝸牛殼的吸入型送風機5和空氣凈化部10,所述空氣凈化部10設于進風口 2側,所述吸入型送風機5與空氣凈化部10之間設有隔柵6,所述空氣凈化部10由過濾網組合11和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構成,所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設有過濾網組合11的拆裝引導槽13。所述過濾網組合11包括第一過濾網組合11’和第二過濾網組合11”,所述拆裝引導槽13包括第一拆裝引導槽13’和第二拆裝引導槽13”。由于在空氣凈化部10與吸入型送風機5之間設有隔柵6,當使用者對過濾網組合11進行維護或更換時,可以防止手指伸入吸入型送風機5內,接觸到扇葉。而且,由于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設有過濾網組合11的拆裝引導槽13,所以,當使用者需要對過濾網組合11進行維護或更換時,只需沿著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設有的過濾網組合11的拆裝引導槽13將過濾網組合11取下來,當維護完或更換后,需要重新將過濾網組合11安裝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上時,沿著所述過濾網組合11的拆裝引導槽13可以很簡單地將過濾網組合11安裝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上。如此,既提高產品安全性,又提高產品拆裝的操作便利性。本技術實施例的所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由上支撐部121和下支撐部122構成,所述上支撐部121和下支撐部122為相同結構。這樣就可以由一套模具就可以制造出兩個部件。圖2是本技術過濾網組合支撐部的下支撐部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所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的下支撐部122上設有過濾網組合固定結構14,所述過濾網組合固定結構14為與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 —體成型的朝向過濾網安裝空間內的彈性突起。如圖1和圖2所示,當將過濾網組合11安裝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時,由于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設有過濾網組合11的拆裝引導槽13,所以,通過用力推過濾網組合11,過濾網組合11則會沿著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設有的過濾網組合11的拆裝引導槽13而向內滑動,當過濾網組合11接觸到過濾網組合固定結構14時即當過濾網組合11接觸到彈性突起時,通過用力推過濾網組合11,過濾網組合11受到的力傳遞至彈性突起,彈性突起因受壓而變形,當過濾網組合11完全滑入引導槽13后,彈性突起通過其彈性力而將過濾網組合11固定住。本實施例中的過濾網組合固定結構14有兩種,如下文所述的等腰梯形固定結構141和空心梯形固定結構142,雖然結構各異,但都統稱為過濾網組合固定結構14。為便于表述,下文分別予以說明。如圖1和如圖2所示,具體說明過濾網組合固定結構的第一種,即所述彈性突起之一,其形成于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上設有的第一拆裝引導槽13’上,為第一拆裝引導槽13’的與第一過濾網組合11’相接觸的面的一部分向第一過濾網組合11’側突出而形成空心的等腰梯形固定結構141。當將第一過濾網組合11’安裝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時,通過用力推第一過濾網組合11’,第一過濾網組合11’則會沿著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設有的第一拆裝引導槽13’向內滑動,當第一過濾網組合11’接觸到等腰梯形固定結構141 (彈性突起之一)時,由于彈性突起為等腰梯形,作為其腰的兩條邊是傾斜的,具有引導作用,而且,由于其為空心的等腰梯形,具有不穩定的特性,所以,通過用力推第一過濾網組合11’,第一過濾網組合11’沿著空心的等腰梯形的傾斜的邊可以很容易繼續向前滑動,而第一過濾網組合11’所受到的力傳遞至彈性突起,彈性突起因受壓而變形,當第一過濾網組合11’完全滑入第一拆裝引導槽13’后,彈性突起通過其彈性力而將第一過濾網組合11’固住。如圖2所示,具體說明過濾網組合固定結構的第二種,即所述彈性突起之二,其形成于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上設有的第二拆裝引導槽13”的一側、與第二拆裝引導槽13”平行設置,向與第二拆裝引導槽13”相垂直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空心梯形固定結構142,作為腰的其中一條邊1421的端部1422為可活動設置。圖3是本技術過濾網組合安裝于過濾網組合支撐部的下支撐部上的示意圖。如圖2和圖3所示,上述第二過濾網組合11”上設有與上述空心梯形固定結構142 (彈性突起之二)相互卡合的卡合片111。當將第二過濾網組合11”安裝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12時,由于過濾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送風裝置,包括:相對兩面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的箱狀的機體、所述進風口設有與其相連接的進風側管道、所述出風口設有與其相連接的出風側管道、所述機體內部設有帶蝸牛殼的吸入型送風機和空氣凈化部,所述空氣凈化部設于進風口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型送風機與空氣凈化部之間設有隔柵,所述空氣凈化部由過濾網組合和過濾網組合支撐部構成,所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設有過濾網組合的拆裝引導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送風裝置,包括:相對兩面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的箱狀的機體、所述進風口設有與其相連接的進風側管道、所述出風口設有與其相連接的出風側管道、所述機體內部設有帶蝸牛殼的吸入型送風機和空氣凈化部,所述空氣凈化部設于進風口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型送風機與空氣凈化部之間設有隔柵,所述空氣凈化部由過濾網組合和過濾網組合支撐部構成,所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設有過濾網組合的拆裝引導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組合支撐部上設有過濾網組合固定結構,所述過濾網組合固定結構為與過濾網組合支撐部一體成型的朝向過濾網安裝空間內的彈性突起。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送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突起形成于過濾網組合支撐部上設有的拆裝引導槽上,為拆裝引導槽的與過濾網組合相接觸的面的一部分向過濾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偉鋒,梁冠賢,曹莉紅,郭強,容光耀,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松下環境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