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包括:一進料口和一出料口,所述進料口所在的管路與所述出料口所在的管路彎曲連接形成管路本體;其中,所述管路本體的彎曲部分向外側隆起,并且所述彎曲部分的隆起截面積大于所述管路本體的管路的截面積。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通過彎曲部分的隆起截面積大于管路的截面積的設計,使得降低了物料輸送速度,并減少物料的碰撞與摩擦,以此有效地避免物料摩擦彎曲部分內壁以及摩擦熱量的產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理發設備的
,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物料輸送專用彎頭。
技術介紹
通過管路來傳輸物料時,受到傳輸方向、外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時常需要利用彎頭對物料的傳輸路徑進行改變。圖1為傳統的一種物料輸送彎頭的示意圖,請參見圖1所示。包括有一進料口 11和一出料口 12,進料口 11所在的管路13與出料口 12所在的管路14彎曲連接形成管路本體。物料15沿箭頭方向從進料口 11進入,從出料口 12排出。物料15在管路本體中輸送時,由彎頭16強制轉彎,改變輸送方向,同時受離心力的影響,輸送的物料15將和彎頭16大徑內壁產生摩擦和熱量。輸送物料15時會對彎頭16的大徑內壁摩擦,逐漸減少彎管內壁的壁厚,最后將彎頭16磨穿,特別是輸送質地較硬物料時,彎頭16的使用壽命非常的短暫。輸送物料15在與彎頭16大徑內壁的摩擦同時,會產生較多熱量,使輸送物料15溫度上升,從而使物料15產生分裂及拉絲等不良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以解決物料在現有彎頭中輸送時,由彎頭強制轉彎,輸送的物料將和彎頭大徑內壁產生摩擦和熱量,造成將彎頭磨穿,以及物料產生分裂及拉絲等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包括:一進料口和一出料口,所述進料口所在的管路與所述出料口所在的管路彎曲連接形成管路本體;其中,所述管路本體的彎曲部分向外側隆起,并且所述彎曲部分的隆起截面積大于所述管路本體的管路的截面積。上述的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其中,所述彎曲部分包括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所述第一隆起部位于所述進料口所在的管路,所述第二隆起部位于所述出料口所在的管路。上述的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其中,所述第一隆起部沿所述進料口所在的管路的中心線方向向外側隆起。上述的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其中,所述第二隆起部沿所述出料口所在的管路的中心線方向向外側隆起。上述的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其中,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的連接處呈弧形連接。上述的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其中,所述第一隆起部的表面形狀為弧形。上述的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其中,所述第二隆起部的表面形狀為弧形。本技術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使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積極效果是:通過彎曲部分的隆起截面積大于管路的截面積的設計,使得降低了物料輸送速度,并減少物料的碰撞與摩擦,以此有效地避免物料摩擦彎曲部分內壁以及摩擦熱量的產生。【附圖說明】圖1為傳統的一種物料輸送彎頭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的示意圖。附圖中:11、進料口 ;12、出料口 ;13、管路;14、管路;15、物料;16、彎頭;2、進料口 ;21、管路;3、出料口 ;31、管路;4、彎曲部分;41、第一隆起部;42、第二隆起部;5、物料。【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技術的限定。圖2為本技術的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的示意圖,請參見圖2所示。本技術的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包括有一進料口 2和一出料口 3,進料口 2所在的管路21與出料口 3所在的管路31彎曲連接形成管路本體。物料5沿箭頭從進料口 2進入管路本體的內部,并從出料口 3向外排出。管路本體的彎曲部分4向外側隆起,并且彎曲部分4的隆起截面積大于管路本體的管路21和管路31的截面積。本技術在上述基礎上還具有如下實施方式:本技術的進一步實施例中,請繼續參見圖2所示。彎曲部分4包括第一隆起部41和第二隆起部42,第一隆起部41位于進料口 2所在的管路21,第二隆起部42位于出料口 3所在的管路31。本技術的進一步實施例中,第一隆起部41沿進料口 2所在的管路21的中心線方向向外側隆起,第二隆起部42沿出料口 3所在的管路31的中心線方向向外側隆起。本技術的進一步實施例中,向外側隆起的第一隆起部41的表面形狀近似為弧形,向外側隆起的第二隆起部42的表面形狀近似為弧形。本技術的進一步實施例中,第一隆起部41和第二隆起部42的連接處為近似弧形連接。本技術的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請繼續參見圖2所示。物料5從進料口 2進入彎曲部分4后,通過伯努利定律,由于彎曲部分4的隆起截面積大于管路21的截面積,因此物料5的輸送速度降低,有效地減少物料5的碰撞與摩擦。同時,彎曲部分4的大徑內壁,形成一個料層,料層相對靜態地停止在該彎曲部分4的大徑內壁處;物料5進入在此區間,并通過彎曲部分4的過程中,物料與物料相互碰撞,改變了輸送方向,而且物料與彎頭之間,沒有形成碰撞,有效地避免物料摩擦彎曲部分4內壁,同時,也避免了因摩擦熱量的產生。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及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技術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主權項】1.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包括: 一進料口和一出料口,所述進料口所在的管路與所述出料口所在的管路彎曲連接形成管路本體;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路本體的彎曲部分向外側隆起,并且所述彎曲部分的隆起截面積大于所述管路本體的管路的截面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曲部分包括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所述第一隆起部位于所述進料口所在的管路,所述第二隆起部位于所述出料口所在的管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隆起部沿所述進料口所在的管路的中心線方向向外側隆起。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隆起部沿所述出料口所在的管路的中心線方向向外側隆起。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的連接處呈弧形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隆起部的表面形狀為弧形。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隆起部的表面形狀為弧形。【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包括:一進料口和一出料口,所述進料口所在的管路與所述出料口所在的管路彎曲連接形成管路本體;其中,所述管路本體的彎曲部分向外側隆起,并且所述彎曲部分的隆起截面積大于所述管路本體的管路的截面積。使用本技術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通過彎曲部分的隆起截面積大于管路的截面積的設計,使得降低了物料輸送速度,并減少物料的碰撞與摩擦,以此有效地避免物料摩擦彎曲部分內壁以及摩擦熱量的產生。【IPC分類】B65G53-52【公開號】CN204549458【申請號】CN201520160769【專利技術人】熊俊杰 【申請人】信易電熱機械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申請日】2015年3月20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物料輸送專用彎頭,包括:一進料口和一出料口,所述進料口所在的管路與所述出料口所在的管路彎曲連接形成管路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本體的彎曲部分向外側隆起,并且所述彎曲部分的隆起截面積大于所述管路本體的管路的截面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熊俊杰,
申請(專利權)人:信易電熱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