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及卸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運輸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用的運輸及卸料系統。為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及卸料系統,其包括運輸裝置,運輸裝置包括集裝箱和設置在集裝箱內部的柔性內襯袋,柔性內襯袋上設置有與集裝箱的外部連通的進料口、出料口和通氣口,進料口靠近集裝箱的頂部,出料口靠近或位于集裝箱的底部,通氣口靠近或位于集裝箱的頂部;卸料時,出料口處設置有卸料裝置,卸料裝置包括與出料口連通的吸料管、設置在吸料管上的粉泵和與通氣口連通的卸料風機。該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及卸料系統裝卸速度快,耗時短,效率高,運輸成本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及卸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運輸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用的運輸及卸料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在對粉狀或顆粒狀物料進行運輸時,多是采用小袋運輸,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裝卸耗費時間長,運輸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提高粉狀或顆粒狀物料運輸的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及卸料系統,該運輸及卸料系統包括運輸裝置和卸料裝置,所述運輸裝置包括集裝箱和設置在所述集裝箱內部的柔性內襯袋,該柔性內襯袋上設置有與所述集裝箱的外部連通的進料口、出料口和通氣口,所述進料口靠近所述集裝箱的頂部,所述出料口靠近或位于所述集裝箱的底部,所述通氣口靠近或位于所述集裝箱的頂部;所述卸料裝置包括吸料管、粉泵和卸料風機,在進行卸料時,所述吸料管的吸料端與所述出料口連接,所述粉泵設置在所述吸料管上,所述卸料風機與所述通氣口連通的卸料風機。在使用該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及卸料系統運輸粉狀或顆粒狀物料比如聚氯乙烯材料(PVC材料)前,灌裝人員可在集裝箱的進料口處連接進料管,并在進料管的進料前端連通有設置有進料風機的進風管。這樣,在向柔性內襯袋的內腔中灌裝PVC材料時,利用重力使PVC材料落入進料管中,并利用進料風機通過進風管向進料管中充風,從而利用風力將PVC材料充入柔性內襯袋中,且在充風過程中,進入柔性內襯袋中的氣體可通過通氣口從柔性內襯袋中排到集裝箱的外部,避免柔性內襯袋中的氣壓過高而影響PVC材料的灌裝。由于PVC材料是具有流動性的粉狀材料,故,在灌裝過程中,PVC材料可在柔性內襯袋中流動從而將柔性內襯袋灌至滿足運輸或灌裝要求。在運輸到目的地后,卸料人員將卸料裝置中的吸料管的吸料端與運輸裝置中柔性內襯袋的出料口連接,這樣,這卸料過程中,粉泵將PVC材料從柔性內襯袋中吸出,同時卸料風機通過通氣口向柔性內襯袋中注入氣體,以避免柔性內襯袋因其內腔中的氣壓過低而癟下去,導致粉泵無法將PVC材料順利吸出,甚至無法將PVC材料吸出。由此可見,利用該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及卸料系統對粉狀或顆粒狀物料進行運輸時,不需要人工搬運,耗費人力少,從而大大減少了人力成本;通過機械化裝卸、裝卸速度快,耗時短效率高,從而大大降低裝卸時間成本,進而降低了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成本。優選地,所述柔性內襯袋的內腔中固定設置有灌裝管道,該灌裝管道位于所述柔性內襯袋的頂壁上并靠近所述集裝箱的頂部,且所述灌裝管道的進料端與所述進料口連通,所述灌裝管道的管壁上設置有灌裝孔。這樣,粉狀或顆粒狀物料比如PVC材料在風力的作用下從進料管進入灌裝管道,并經灌裝管道上的灌裝孔噴灑到柔性內襯袋的內腔中,可避免PVC材料在進料口處堆積,影響灌裝速度,進一步提高灌裝速度。進一步地,所述灌裝管道位于所述柔性內襯袋的頂壁的中部,所述灌裝孔在所述灌裝管道的兩側和底部均勻分布。這樣,灌裝管道中的PVC材料可從灌裝管道的兩側和底部同時向柔性內襯袋中的兩側及中部噴灑,進一步提高灌裝速度。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灌裝管道為柔性管道,以便于柔性內襯袋的折疊收放。優選地,所述灌裝管道的橫截面為圓形或橢圓形,以避免灌裝管道內存在流動死角,進而避免PVC材料在灌裝管道內的流動死角堆積,影響灌裝速度。優選地,所述柔性內襯袋的內腔中設置有通風帶,該通風帶上設置有與所述柔性內襯袋的內腔連通的出風口,且該通風帶端部的通風口與所述集裝箱的外部連通。這樣,在卸料過程中,可通過通風帶向柔性內襯袋中注入氣體,避免柔性內襯袋因內部氣壓過低而癟下去,且注入氣體形成的風力較小,以避免影響卸料。進一步地,所述通風帶的數量為偶數,且所述通風帶與所述灌裝管道平行并在所述灌裝管道的兩側呈對稱設置。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出風口位于所述通風帶的下部并呈均勻分布。這樣,在卸料過程中注入柔性內襯袋中的氣流更均勻,風力更小。優選地,所述吸料管的出料端在靠近存儲罐頂部的位置與所述存儲罐連通,且所述存儲罐靠近頂部處設置有排氣口,且該排氣口通過排氣管與排氣風機連通。這樣,在進行卸料時,可直接通過粉泵將柔性內襯袋中的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直接灌注到存儲罐中進行存儲,并避免粉泵因存儲罐中的氣壓過高而無法將其從柔性內襯袋中吸出的粉狀或顆粒狀物料傳輸到存儲罐中。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及卸料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所示的運輸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用的運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的運輸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用的運輸裝置的A-A向視圖;圖4為在圖2所示的運輸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用的運輸裝置的進料口處設置有進料裝置時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如圖1-3所示,本專利技術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及卸料系統包括運輸裝置和卸料裝置4,其中,運輸裝置包括集裝箱1和設置在集裝箱內部的柔性內襯袋2,且該柔性內襯袋2上設置有與集裝箱的外部連通的進料口21、出料口22和通氣口23。其中,進料口21靠近集裝箱1的頂部11,既便于灌裝人員通過進料口21向柔性內襯袋2中灌裝粉狀或顆粒狀物料,又可以避免灌裝到柔性內襯袋2中的物料封堵住進料口21,影響灌裝。出料口22靠近集裝箱1的底部,當然,出料口22也可以設置在集裝箱1的底部。這樣,在進行卸料時,可避免粉泵因出料口距離集裝箱1的底部過遠而無法將位于集裝箱1底部的粉狀或顆粒狀物料吸入吸料管中,進而導致卸料不完全。通氣口23靠近或位于集裝箱的頂部,這樣,在進行灌裝時,由進料口21隨灌裝的物料一起進入柔性內襯袋2中的氣體可通過通氣口23排出到柔性內襯袋2的外部,以避免柔性內襯袋2中的氣壓過高而影響灌裝;在進行卸料時,可通過通氣口23向柔性內襯袋2中注入氣體,以避免柔性內襯袋2中的氣壓過低而影響卸料。卸料裝置4包括吸料管41、粉泵42和卸料風機43。卸料裝置4與運輸裝置連接時,吸料管41的吸料端與出料口22連接,粉泵42設置在吸料管41上,卸料風機43與通氣口23連通。在使用該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裝置運輸粉狀或顆粒狀物料比如聚氯乙烯材料(PVC材料)前,灌裝人員可在進料口21處設置進料裝置3,如圖4所示,其中,進料管31與進料口21連通,并在進料管31的進料前端連通有設置有進料風機32的進風管33,這樣,在向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裝置中的內襯袋中灌裝PVC材料時,利用重力使PVC材料落入進料管31中,并利用進料風機32通過進風管33向進料管31中充風,從而利用風力將PVC材料充入柔性內襯袋2中,且在充風過程中,進入柔性內襯袋2中的氣體可通過通氣口23從柔性內襯袋2中排到集裝箱1的外部,避免柔性內襯袋2中的氣壓過高而影響PVC材料的灌裝。由于PVC材料是具有流動性的粉狀材料,故,在灌裝過程中,PVC材料可在柔性內襯袋2中流動從而將柔性內襯袋2灌至滿足運輸或灌裝要求。在運輸到目的地后,卸料人員將卸料裝置4中吸料管41的吸料端與運輸裝置的出料口21連接,且吸料管41的出料端在靠近存儲罐5頂部處與存儲罐5連通,且存儲罐5靠近頂部處設置有排氣口,且該排氣口通過排氣管51與排氣風機52連通。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及卸料系統,其特征在于,該運輸及卸料系統包括運輸裝置和卸料裝置,所述運輸裝置包括集裝箱和設置在所述集裝箱內部的柔性內襯袋,該柔性內襯袋上設置有與所述集裝箱的外部連通的進料口、出料口和通氣口,所述進料口靠近所述集裝箱的頂部,所述出料口靠近或位于所述集裝箱的底部,所述通氣口靠近或位于所述集裝箱的頂部;所述卸料裝置包括吸料管、粉泵和卸料風機,在進行卸料時,所述吸料管的吸料端與所述出料口連接,所述粉泵設置在所述吸料管上,所述卸料風機與所述通氣口連通的卸料風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及卸料系統,其特征在于,該運輸及卸料系統包括運輸裝置和卸料裝置,所述運輸裝置包括集裝箱和設置在所述集裝箱內部的柔性內襯袋,該柔性內襯袋上設置有與所述集裝箱的外部連通的進料口、出料口和通氣口,所述進料口靠近所述集裝箱的頂部,所述出料口靠近或位于所述集裝箱的底部,所述通氣口靠近或位于所述集裝箱的頂部;所述卸料裝置包括吸料管、粉泵和卸料風機,在進行卸料時,所述吸料管的吸料端與所述出料口連接,所述粉泵設置在所述吸料管上,所述卸料風機與所述通氣口連通的卸料風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及卸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內襯袋的內腔中固定設置有灌裝管道,該灌裝管道位于所述柔性內襯袋的頂壁上并靠近所述集裝箱的頂部,且所述灌裝管道的進料端與所述進料口連通,所述灌裝管道的管壁上設置有灌裝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及卸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裝管道位于所述柔性內襯袋的頂壁的中部,且所述灌裝孔在所述灌裝管道的兩側和底部均勻分布。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的運輸及卸料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慶高,
申請(專利權)人:陳慶高,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