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列車座椅結構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
技術介紹
1、隨著高鐵技術的持續發展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高鐵座椅的體驗要求越來越高,座椅的多樣化要求越來越高,對舒適性要求也越來越高。
2、以往高鐵列車一等座椅靠背只能單獨調節,舒適性差。座靠聯動的座椅運動骨架檢修困難,不利于于座椅運營維護。
3、本申請旨在針對現有的座靠聯動的座椅運動骨架檢修困難的不足,提出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結構簡單且適應聯動需要,方便座椅檢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克服了現有的座靠聯動的座椅運動骨架檢修困難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結構簡單且適應聯動需要,方便座椅檢修。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包括左板、右板和連接在左板、右板之間的平衡桿、前桿和后桿,所述左板和右板上設有用于安裝座椅靠背和座框的軌跡槽,所述左板和右板的底部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座椅安裝座,所述前桿和后桿分別與座椅安裝座固定連接。
4、本申請的聯動功能通過左板、右板上的軌跡槽來提供,座椅骨架本身維持剛性。骨架主要由左板和右板提供立面的支撐,通過設置在座椅對應頭部位置的平衡桿、設置在底部的前桿和后桿維持骨架整體的剛性。該結構整體部件少、結構簡單,方便維護。座椅安裝座作為一個連接件連接左板、右板和前桿、后桿。
5、作為優選,所述前桿和后桿之間還連接有旋轉盤和用于安裝座椅旋轉腳踏的
6、作為優選,所述支架組件的數量為兩個,兩支架組件分別連接在前桿和后桿的靠近兩端位置。
7、作為優選,所述前桿和后桿分別連接有若干組左板和右板。上述結構實現了座椅的模組化,一組左板和右板形成有一個座椅,多組座椅均連接在前桿和后桿上方便了安裝、維護管理。
8、作為優選,旋轉盤設置在前桿和后桿的中部位置。使得旋轉時各處繞旋轉盤的轉動中心轉動,在轉動過程中不產生重心的偏移。
9、作為優選,所述支架組件、旋轉盤和座椅安裝座均設有適應前桿、后桿形狀的貼合造型。所述結構使得各個部件在組裝檢修過程中更易使得各個組件對齊。
10、作為優選,所述前桿和后桿的橫截面外輪廓呈圓形。圓形的表面更易完成各個部件的落位。
11、作為優選,所述左板和右板分別連接有有軌跡加強板,所述軌跡加強板上設有軌跡造型,所述軌跡造型嵌入到所述軌跡糟中。通過上述結構,使得活動部件與軌跡加強板接觸而非直接與左板和右板接觸,這樣即使產生了破損,也可以替換成本更低的軌跡加強板,從而降低維護成本。
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3、在左板和右板上設置軌跡槽,并通過平衡桿、前桿和后桿構成類似三角形的加強結構,提高了整體的結構,整個骨架的結構簡單,部件數量少,利于安裝和檢修。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其特征是,包括左板、右板和連接在左板、右板之間的平衡桿、前桿和后桿,所述左板和右板上設有用于安裝座椅靠背和座框的軌跡槽,所述左板和右板的底部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座椅安裝座,所述前桿和后桿分別與座椅安裝座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前桿和后桿之間還連接有旋轉盤和用于安裝座椅旋轉腳踏的支架組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組件的數量為兩個,兩支架組件分別連接在前桿和后桿的靠近兩端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前桿和后桿分別連接有若干組左板和右板。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其特征是,旋轉盤設置在前桿和后桿的中部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組件、旋轉盤和座椅安裝座均設有適應前桿、后桿形狀的貼合造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前桿和后桿的橫截面外輪廓呈圓形。
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其特征是,包括左板、右板和連接在左板、右板之間的平衡桿、前桿和后桿,所述左板和右板上設有用于安裝座椅靠背和座框的軌跡槽,所述左板和右板的底部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座椅安裝座,所述前桿和后桿分別與座椅安裝座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前桿和后桿之間還連接有旋轉盤和用于安裝座椅旋轉腳踏的支架組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組件的數量為兩個,兩支架組件分別連接在前桿和后桿的靠近兩端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列車座椅骨架結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芳丁,倪健,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坦達軌道車輛座椅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