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模板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由模板固定外支架、模板壓緊裝置和柱角鋼筋自錨裝置組成,所述模板固定外支架由型鋼焊接,高度大于柱的澆筑高度,可分節制作,用螺栓連接加高,底部外支架設有加寬基座,基座設有調平裝置,中部外支架設有爬梯,上部外支架設有操作平臺;所述模板壓緊裝置包括水平橫桿、木方壓板桿,壓緊絲桿通過水平橫桿表面設置的壓緊絲母與木方壓板桿連接,壓緊絲桿一端設置壓緊搖把,水平橫桿橫向兩端設置固定螺栓;所述柱角鋼筋自錨裝置由頂升橫梁、頂升螺母、頂升套管、緊固夾片組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有效地減少在澆筑過程中模板位移的現象,減少工程質量事故的發生。(*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模板固定裝置,屬于建筑工程領域。
技術介紹
鋼筋混凝土現澆柱施工前需要搭設腳手排架,利用排架固定柱模板。當柱高度和截面尺寸較大時,排架搭設工作量大,材料消耗大,模板校正固定困難,施工時,模板在混凝土澆筑振搗力的作用下容易移位跑模,造成工程質量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上述不足之處,設計了一種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模板固定裝置,目的在于有效解決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模板固定問題。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一種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模板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由模板固定外支架、模板壓緊裝置和柱角鋼筋自錨裝置組成,所述模板固定外支架由型鋼焊接,截面形狀為正方形,內部邊長大于柱的最大截面尺寸,高度大于柱的澆筑高度,可分節制作,用螺栓連接加高,底部外支架設有加寬基座,基座設有調平裝置,中部外支架設有爬梯,上部外支架設有操作平臺;所述模板壓緊裝置包括水平橫桿、木方壓板桿,壓緊絲桿通過水平橫桿表面設置的壓緊絲母與木方壓板桿連接,壓緊絲桿一端設置壓緊搖把,水平橫桿橫向兩端設置固定螺栓;所述柱角鋼筋自錨裝置由頂升橫梁、頂升螺母、頂升套管、緊固夾片組成,頂升橫梁兩端支承在上部模板固定外支架的水平結構上,用扳手旋緊頂升螺母,頂升套管向上移動,緊固夾片夾緊柱角縱向鋼筋并隨著向上移動產生壓緊力,在壓緊力的作用下將外支架固定在柱下梁板結構上。所述水平橫桿由型鋼制作,用固定螺栓固定在模板固定外支架上,兩只壓緊絲母與橫桿焊接,壓緊搖把轉動時,帶動絲桿移動木方壓板調整模板位置。所述模板壓緊裝置的數量、間距根據柱截面尺寸和柱的澆筑高度計算確定,同一截面布置2-6套模板壓緊裝置。所述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模板固定裝置的施工方法為第一步將底部模板固定外支架吊裝至柱位置,使柱鋼筋籠位于外支架中心,調整基座調平裝置,使外支架立柱垂直,根據柱的澆筑高度加高中部外支架,安裝上部外支架。第二步安裝柱模板,旋轉壓緊搖把,調整模板壓緊裝置使模板位置初步準確。第三步將鋼筋自錨裝置套在柱角縱向鋼筋上,頂升橫梁兩端支承在模板固定外支架的水平結構上,調整頂升橫梁,使得柱角縱向鋼筋位置滿足要求,用扳手旋轉頂升螺母,頂升套管向上移動,緊固夾片夾緊柱角縱向鋼筋并隨著向上移動,在張拉力的作用下模板固定外支架牢固地固定在柱下梁板結構上。第四步安裝柱箍、對拉螺栓等加強件,調整模板壓緊裝置使模板位置準確。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固定住澆注鋼筋混3凝土柱模板,并根據需要調節模板位置,有效地減少在澆筑過程中模板位移的現象,減少工程質量事故的發生。附圖說明圖1是使用本技術澆注鋼筋混凝土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模板壓緊裝置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柱角鋼筋自錨裝置局部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模板固定外支架1由型鋼焊接,截面形狀為正方形(未提供圖示),內部邊長大于柱的最大截面尺寸,高度大于柱的澆筑高度,可分節制作,用螺栓連接加高,底部外支架設有加寬基座9,基座9設有調平裝置10,中部外支架設有爬梯2,上部外支架設有操作平臺3。如圖2所示,模板壓緊裝置由水平橫桿2-4、壓緊絲母2-3、壓緊絲桿2_5、壓緊搖把2-2和木方壓板2-6組成。水平橫桿2-4由型鋼制作,用固定螺栓2-1固定在模板固定外支架1上,兩只壓緊絲母2-3與水平橫桿2-4焊接,壓緊搖把2-2轉動時,帶動絲桿15移動木方壓板17調整模板位置。如圖3所示,柱角鋼筋自錨裝置由頂升橫梁6-4、頂升螺母6-3、頂升套管6-2、緊固夾片6-1組成。頂升橫梁6-4兩端支承在上部模板固定外支架1的水平結構上。用扳手旋緊頂升螺母6-3,頂升套管6-2向上移動,緊固夾片6-1夾緊柱角縱向鋼筋8并隨著向上移動產生壓緊力,在壓緊力的作用下將外支架1牢固地固定在柱下梁板結構11上。以下結合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技術工藝流程為軸線測設一吊裝底部外支架一基座調平一加高中部外支架一安裝上部外支架一安裝模板一粗調模板一安裝鋼筋自錨裝置一張拉柱角鋼筋一安裝柱箍等加強件一精調模板一澆筑混凝土一養護一拆除外支架和模板。首先彈設柱外邊線,將底部模板固定外支架1吊裝至柱位置,使柱外邊線位于外支架中心,調整基座調平裝置10,使外支架立柱垂直,根據柱的澆筑高度加高外支架,安裝上部外支架。然后安裝柱模板,自下而上逐一旋轉壓緊搖把2-2,調整模板壓緊裝置使模板位置初步準確。再將鋼筋自錨裝置6套在4個柱角縱向鋼筋8上,頂升橫梁6-4兩端支承在模板固定外支架1的水平結構上,調整頂升橫梁6-4,使得柱角縱向鋼筋8位置滿足要求。用扳手旋轉頂升螺母6-3,頂升套管6-2向上移動,緊固夾片6-1夾緊柱角縱向鋼筋10并隨著向上移動,在壓緊力的作用下模板固定外支架牢固地固定在柱下梁板結構11上。張拉時應采用對角同時張拉和四角均勻張拉,并控制張拉力的大小。之后安裝柱箍、對拉螺栓等加強件,進一步調整模板壓緊裝置,使模板位置準確。 安裝完畢后澆筑混凝土并養護。混凝土凝固后拆卸本裝置,先旋松頂升螺母6-3,取下鋼筋自錨裝置6,然后依次拆解移除外支架1和模板3。權利要求1.一種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模板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由模板固定外支架、模板壓緊裝置和柱角鋼筋自錨裝置組成,所述模板固定外支架由型鋼焊接,截面形狀為正方形,內部邊長大于柱的最大截面尺寸,高度大于柱的澆筑高度,可分節制作,用螺栓連接加高,底部外支架設有加寬基座,基座設有調平裝置,中部外支架設有爬梯,上部外支架設有操作平臺;所述模板壓緊裝置包括水平橫桿、木方壓板桿,壓緊絲桿通過水平橫桿表面設置的壓緊絲母與木方壓板桿連接,壓緊絲桿一端設置壓緊搖把,水平橫桿橫向兩端設置固定螺栓;所述柱角鋼筋自錨裝置由頂升橫梁、頂升螺母、頂升套管、緊固夾片組成,頂升橫梁兩端支承在上部模板固定外支架的水平結構上,用扳手旋緊頂升螺母,頂升套管向上移動,緊固夾片夾緊柱角縱向鋼筋并隨著向上移動產生壓緊力,在壓緊力的作用下將外支架固定在柱下梁板結構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橫桿由型鋼制作,用固定螺栓固定在模板固定外支架上,兩只壓緊絲母與橫桿焊接,壓緊搖把轉動時,帶動絲桿移動木方壓板調整模板位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壓緊裝置的數量、間距根據柱截面尺寸和柱的澆筑高度計算確定,同一截面布置2-6套模板壓緊裝置。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模板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由模板固定外支架、模板壓緊裝置和柱角鋼筋自錨裝置組成,所述模板固定外支架由型鋼焊接,高度大于柱的澆筑高度,可分節制作,用螺栓連接加高,底部外支架設有加寬基座,基座設有調平裝置,中部外支架設有爬梯,上部外支架設有操作平臺;所述模板壓緊裝置包括水平橫桿、木方壓板桿,壓緊絲桿通過水平橫桿表面設置的壓緊絲母與木方壓板桿連接,壓緊絲桿一端設置壓緊搖把,水平橫桿橫向兩端設置固定螺栓;所述柱角鋼筋自錨裝置由頂升橫梁、頂升螺母、頂升套管、緊固夾片組成。本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有效地減少在澆筑過程中模板位移的現象,減少工程質量事故的發生。文檔編號E04G13/02GK202007527SQ20112007086公開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模板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由模板固定外支架、模板壓緊裝置和柱角鋼筋自錨裝置組成,所述模板固定外支架由型鋼焊接,截面形狀為正方形,內部邊長大于柱的最大截面尺寸,高度大于柱的澆筑高度,可分節制作,用螺栓連接加高,底部外支架設有加寬基座,基座設有調平裝置,中部外支架設有爬梯,上部外支架設有操作平臺;所述模板壓緊裝置包括水平橫桿、木方壓板桿,壓緊絲桿通過水平橫桿表面設置的壓緊絲母與木方壓板桿連接,壓緊絲桿一端設置壓緊搖把,水平橫桿橫向兩端設置固定螺栓;所述柱角鋼筋自錨裝置由頂升橫梁、頂升螺母、頂升套管、緊固夾片組成,頂升橫梁兩端支承在上部模板固定外支架的水平結構上,用扳手旋緊頂升螺母,頂升套管向上移動,緊固夾片夾緊柱角縱向鋼筋并隨著向上移動產生壓緊力,在壓緊力的作用下將外支架固定在柱下梁板結構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行友,李亮,李慶錄,林小坤,劉宏政,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興邦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宿遷華夏建設集團工程有限公司,高行友,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