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塑封定子無流道模,涉及一種模具。現BMC塑封定子注塑后塑封定子與料柄連為一體,料柄需要用專用設備分割,并修整,工序多,浪費時間,影響外觀,環境污染,塑封件質量差。本發明專利技術特征在于:定模座板中間位置設定位圈、與定位圈同心的主灌嘴,定模板上設開口向上的進料腔,進料腔中嵌入冷灌嘴,定模座板與定模板之間設有流道板,流道板內設貫通主灌嘴、冷灌嘴的冷流道,流道板的兩側設有高于流道板的墊腳;流道板及冷灌嘴上均設有冷卻道,冷灌嘴與進料腔的腔壁之間、流道板與定模板之間均設有隔熱層。BMC料在流道板中始終保持末固化流動狀態,注射成形過程中不產生流動廢料,進而達到節省材料,減少能耗、保護環境。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模具。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的BMC (團狀模塑料)塑封模具結構,BMC料注射時BMC通過注塑機噴咀進入塑封模流道之間的錐形孔道進入主流道;再通過分流道末端進入模腔的澆口 ;此進料模具結構將溫度較底的BMC團狀塑料通過高壓注射進入溫度較高的模具流道;流動時產生阻力,流動過程中發生BMC表面固化,注塑后塑封定子與料柄連為一體,料柄需要用專用設備分割,并通過砂輪修整,工序較多,浪費時間,易形成弧形凹坑或崩缺,影響外觀,影響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從而影響塑封件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對現有技術方案進行完善與改進,提供一種塑封定子無流道模,以達到減少工序、提高質量的目的。為此,本專利技術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塑封定子無流道模,包括動模、定模,所述的定模包括定模座板、開設線定子型腔的定模板,其特征在于定模座板中間位置設定位圈、與定位圈同心的主灌嘴,定模板上設開口向上的進料腔,進料腔中嵌入冷灌嘴,定模座板與定模板之間設有流道板,流道板內設貫通主灌嘴、冷灌嘴的冷流道,流道板的兩側設有高于流道板的墊腳;流道板及冷灌嘴上均設有冷卻道,所述的冷灌嘴與進料腔的腔壁之間、流道板與定模板之間均設有隔熱層。定位圈起定位作用以縮短裝模時間;主灌嘴用于連接射料嘴與流道板使得BMC材料順利射入到冷流道里面;隔熱層起隔熱作用。冷卻水流經冷卻道將流道板的熱量帶出,限制流道板的溫度,配合隔熱層,流道板的溫度保持在一定范圍內;BMC料在射入流動過程中始終保持末固化流動狀態,注射成形過程中不產生流動廢料,有效解決BMC料塑封過程中料柄問題,進而達到節省材料,減少能耗、保護環境有重要意義。冷流道部分的BMC材料在下一模注塑時進入模腔,整個注射成型過程中,注射系統內的BMC塑封料始終保持末固化流動狀態,流動過程中壓力損失小;有利于壓力傳遞,克服因補料不足而產生的收縮凹痕;降低產品部件內應力,因此產品部件變形程度大大減小,降低工程過程報廢率,提高產品質量;系統冷卻時間短,部件成型固化后便可及時開模頂出;從而縮短部件成型時間;制件經無流道模具成型后即為成品,無需修理澆口,有利于生產自動化。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專利技術還包括以下附加技術特征。流道板的冷卻道中設有一與控制器相連的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反饋溫度給控制器,控制器可根據水溫,控制冷卻水流量,準確控制流道板的溫度。流道板呈矩形,其側面開復數個直孔,直孔連通形成冷卻道。直孔之間可由外軟管連接,或直接通過交叉直孔在內部連接。流道板的四側面均開有直孔,除兩孔口外其余直孔的孔口均設堵頭,縱橫交錯的直孔形成冷卻道。至少一直孔中設有插片,插片將直孔一分為二,插片的長度小于對應直孔的長度或插片的端部設有缺口。有利于提高冷卻道的長度。冷流道橫截面呈“ X ”形,其四腳端部均設有豎直向下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與冷灌嘴相對,流道板三側面均設有與之垂直的盲孔,盲孔的中心線過流道板中心且盲孔深度小于1/2板長,盲孔中插入豎向的插片,位于盲孔兩邊的同側流道板上對稱設有與盲孔平行且直徑小于盲孔的小直徑孔,流道板剩余一側面開設兩小直徑盲孔,兩小直徑盲孔的孔口分別為冷卻道的進口和出口,小直徑盲孔、小直徑孔、盲孔連通形成冷卻道。冷卻道設于流道板中,工作可靠性好,另外盲孔端部靠近冷流道的中部,并因盲孔內有插片,冷卻水在 盲孔底部改變流向,使冷卻水流過盲孔底部,有效提高流道板中部的散熱,控制冷流道的溫度,使流道板散熱均勻,四周及中部的溫度基本相同。流道板的下端面設有四個開口向下的上進料腔,所述的上進料腔與下進料腔相對,所述的冷灌嘴嵌入由上、下進料腔中。冷灌嘴可靠定位,且裝配方便,使冷灌嘴能可靠連接型腔與冷流道。所述的定模座板設有上銷孔,所述的流道板設有與上銷孔相通的下銷孔,銷軸插入上銷孔及下銷孔中。銷軸用于流道板的定位,保證安裝精度。所述的流道板的上端面開設復數個螺釘孔,所述的螺釘孔中螺接螺釘,螺釘的上端面能與定模座板的下端面相抵。螺釘的外伸長度可調,螺釘的上端面與定模座板相抵,可限制流道板的上下移動,減小流道板在注塑過程中受到強大壓力而變形。有益效果冷卻水流經冷卻道將流道板的熱量帶出,限制流道板的溫度,配合隔熱層,流道板的溫度保持在一定范圍內,冷流道的溫度穩定;BMC料在射入流動過程中始終保持末固化流動狀態,注射成形過程中不產生流動廢料,有效解決BMC料塑封過程中料柄問題,進而達到節省材料,減少能耗、保護環境有重要意義。冷流道部分的BMC材料在下一模注塑時進入模腔,整個注射成型過程中,注射系統內的BMC塑封料始終保持末固化流動狀態,流動過程中壓力損失小;有利于壓力傳遞,克服因補料不足而產生的收縮凹痕;降低產品部件內應力,因此產品部件變形程度大大減小,降低工程過程報廢率,提高產品質量;系統冷卻時間短,部件成型固化后便可及時開模頂出,從而縮短部件成型時間;制件經無流道模具成型后即為成品,無需修理澆口,有利于生產自動化;省掉料柄切除和磨削工序,減少設備投入;制品外觀平整光滑,無粉塵產生,解決粉塵處理難題,減小電機安全隱患和環境污染,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結構簡單、工作可靠。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流道板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 一定模座板;2 —定模板;3 —線定子型腔;4 一定位圈;5 —主灌嘴;6 —冷灌嘴;7 —流道板;8 —冷流道;9 一墊腳;10 —冷卻道;11 一隔熱層;12 —溫度傳感器;13 —堵頭;14 一插片;15 —盲孔;16 —小直徑孔;17 —小直徑盲孔;18 —銷軸。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ー步的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包括動模、定模,定模包括定模座板1、開設線定子型腔3的定模板2,其特征在于定模座板1中間位置設定位圈4、與定位圈4同心的主灌嘴5,定模板2上設開ロ向上的進料腔, 進料腔中嵌入冷灌嘴6,定模座板1與定模板2之間設有流道板7,流道板7內設貫通主灌嘴5、冷灌嘴6的冷流道8,流道板7的兩側設有高于流道板7的墊腳9 ;流道板7及冷灌嘴6上均設有冷卻道10,冷灌嘴6與進料腔的腔壁之間、流道板7與定模板2之間均設有隔熱層11。冷卻水流經冷卻道10將流道板7的熱量帶出,限制流道板7的溫度,配合隔熱層11,流道板7的溫度保持在一定范圍內;BMC料在射入流動過程中始終保持末固化流動狀態。為準確控溫,流道板7的冷卻道10中設有一與控制器相連的溫度傳感器12。溫度傳感器12反饋溫度給控制器,控制器可根據水溫,控制冷卻水流量,準確控制流道板7的溫度。流道板7的下端面設有四個開ロ向下的上進料腔,上進料腔與下進料腔相對,冷灌嘴6嵌入由上、下進料腔中。冷灌嘴6可靠定位,且裝配方便,使冷灌嘴6能可靠連通型腔與冷流道8。為提高裝配精度,定模座板1設有上銷孔,流道板7設有與上銷孔相通的下銷孔,銷軸18插入上銷孔及下銷孔中。銷軸18用于流道板7的定位,保證安裝精度。為減少流道板7的變形,流道板7的上端面開設復數個螺釘孔,螺釘孔中螺接螺釘,螺釘的上端面能與定模座板1的下端面相抵。螺釘的外伸長度可調,螺釘的上端面與定模座板1相抵,可限制流道板7的上下移動,減小流道板7在注塑過程中受到強大壓カ而變形。如圖2所示,流道板7呈矩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塑封定子無流道模,包括動模、定模,所述的定模包括定模座板(1)、開設線定子型腔(3)的定模板(2),其特征在于:定模座板(1)中間位置設定位圈(4)、與定位圈(4)同心的主灌嘴(5),定模板(2)上設開口向上的下進料腔,下進料腔中嵌入冷灌嘴(6),定模座板(1)與定模板(2)之間設有流道板(7),流道板(7)內設貫通主灌嘴(5)、冷灌嘴(6)的冷流道(8),流道板(7)的兩側設有高于流道板(7)的墊腳(9);流道板(7)及冷灌嘴(6)上均設有冷卻道(10),所述的冷灌嘴(6)與進料腔的腔壁之間、流道板(7)與定模板(2)之間均設有隔熱層(1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婁志剛,
申請(專利權)人:臥龍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臥龍家用電機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