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動模,所述動模覆蓋壓緊所述定模,結合處形成分型面,安裝于所述定模內的模仁,型腔,澆道,所述模仁頂部形成所述型腔的底部,所述澆道連通所述型腔,所述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取模塊,所述第一孔道水平開設于所述定模內并連通所述型腔,所述第二孔道豎向穿過所述分型面并連通所述型腔,可插入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的抽銷和插銷,所述定模下部開設水平通孔,所述取模塊穿過水平通孔,所述取模塊連接所述模仁的底部,所述澆道具有圓形橫斷面的澆口并呈桿狀。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注塑模具,具體涉及一種專用于生產一種彎針夾的注塑模具。
技術介紹
現在已有的一些用于彎針夾注塑成型的注塑模具中,往往會由于在型腔設計上并不能滿足彎針夾的注塑需要,特別是針對像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同時具有通孔,定位腔和凸塊的彎針夾的形狀的注塑需要,一般并不能滿足,另外在澆道的設計方面,傳統的注塑模具會因為澆道的設計造成蠟液流入速度低而影響生產效率,在取模塊的設計上,由于設計上存在的一些缺陷,如取模塊的操作不便,造成脫模操作麻煩,容易造成脫模失敗,造成次品彎針夾的產生,影響生產效率,加重成本負擔。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經過改進的用于彎針夾注塑的注塑模具,其更加適合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彎針夾的注塑需要,且操作方便靈活,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成本。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彎針夾的注塑模具,所述的彎針夾包括第一連接頭,連接臂,第二連接頭,凸塊,所述第一連接頭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臂的一端,所述連接臂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頭,所述第一連接頭的側部開設有定位腔,所述連接臂具有沿橫向方向貫穿自身的通孔,所述第二連接頭的端面與所述凸塊相連接,所述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動模,所述動模覆蓋壓緊所述定模,結合處形成分型面,安裝于所述定模內的模仁,型腔,澆道,所述模仁頂部形成所述型腔的底部,所述澆道連通所述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取模塊,所述第一孔道水平開設于所述定模內并連通所述型腔,所述第二孔道豎向開設于所述分型面并連通所述型腔,可插入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的抽銷和插銷,所述定模下部開設水平通孔,所述取模塊穿過水平通孔,所述取模塊連接所述模仁的底部,所述澆道具有圓形橫斷面的澆口并呈桿狀。進一步地,所述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包括一凹槽,所述凹槽開設于所述分型面并連通所述型腔。進一步地,所述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包括相吻合的一對定位孔和一對定位插銷,所述的一對定位孔和一對定位插銷于所述分型面上呈對角排列并可對合。進一步地,所述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包括一壓塊,所述壓塊可拆分地連接在所述動模頂部。進一步地,所述抽銷具有可伸入在所述型腔中的用于在注塑時形成所述定位腔的尖立而。進一步地,所述抽銷具有一外露的銷柄。進一步地,所述取模塊徑向尺寸小于所述水平通孔的徑向尺寸,可沿豎向在所述水平通孔內活動。更進一步地,所述取模塊軸向尺寸大于所述水平通孔的軸向尺寸,兩端部分別露出所述水平通孔。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專利技術主要對型腔,取模塊,澆道等進行了改進和優化,具體為在型腔方面,加入多個與型腔相連通的孔道,并在孔道內插入抽銷或插銷,可在注塑同時形成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彎針夾所需要的通孔或定位腔,另外還開設了與型腔相連通的凹槽,可以形成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彎針夾所需要的凸塊,取模塊方面,設置一塊穿過預先開設的通孔的取模塊,取模塊可在通孔內上下活動并且其兩端部露出通孔,可方便地向上抬起取模塊取出成型彎針夾,操作簡便效率高,澆道設計方面,澆道被設計成具有圓形橫斷面澆口的桿狀澆道,可使蠟液流入速度加快,提高注塑的效率。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連桿的主視剖視示意附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合模狀態下的外部結構原理附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分模狀態下的定模的結構原理附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分模狀態下的動模的結構原理圖。其中,I.定模、2.動模、3.型腔、4.取模塊、5.壓塊、6.第一孔道、7.第二孔道、8.澆道、9.抽銷、10.插銷、11.凹槽12.定位孔、13.定位銷軸、14.第一連接頭、15.連接臂、16.第二連接頭、17.通孔、18.定位腔、19.凸塊。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參見圖1-4所示的實施例,圖中示意性地反映了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的彎針夾的注塑模具的安裝應用結構圖,并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圖I顯示了彎針夾的主視剖視示意圖,第一連接頭14的一端連接連接臂15的一端,連接臂15的另一端連接第二連接頭16,第一連接頭16的側部開設了定位腔18,連接臂15具有沿橫向方向貫穿自身的通孔17,第二連接頭15的端面還連接有一凸塊19.圖2顯示了合模狀態下的外部結構原理圖,動模2覆蓋壓緊定模1,結合處形成一分型面,抽銷10插入在開設的通孔內,其銷柄露出定模,可方便地進行抽銷10的插入和取出,定模I的下部開設有一水平通孔,一取模塊4穿過水平通孔,取模塊4徑向尺寸小于水平通孔的徑向尺寸,可沿豎向在水平通孔內活動,取模塊4的軸向尺寸大于水平通孔的軸向尺寸,兩端部分別露出水平通孔,可方便地向上抬起取模塊進行取模的操作,壓塊5可拆分地連接在動模2的頂部,可通過螺栓等已知元件進行連接。圖3顯示了分模狀態下的定模的結構原理圖,澆道8連通型腔3,澆道8為桿狀澆道,第一孔道6水平開設于定模I內并連通型腔3,第二孔道7豎向開設于分型面并連通型腔3,抽銷9插入第一孔道6,抽銷9具有可伸入在型腔3中的用于在注塑時形成定位腔18的尖端,凹槽11開設于分型面并連通型腔3,可在注塑成型時形成彎針夾的凸塊19,一對定位孔12呈對角排列于定模I的分型面。圖4顯示了分模狀態下的動模的結構原理圖,如圖所示插銷10可插入第二孔道7,一對定位插銷13于動模2的分型面上呈對角排列并可與定位孔12對合。以上對本專利技術的特定實施例結合圖示進行了說明,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內容不僅僅限定于以上實施例,在本專利技術的所屬
中,只要掌握通常知識,就可以在其技術要旨范圍內,進行多種多樣的變更。權利要求1.彎針夾的注塑模具,所述的彎針夾包括第一連接頭,連接臂,第二連接頭,凸塊,所述第一連接頭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臂的一端,所述連接臂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頭,所述第一連接頭的側部開設有定位腔,所述連接臂具有沿橫向方向貫穿自身的通孔,所述第二連接頭的端面與所述凸塊相連接,所述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動模,所述動模覆蓋壓緊所述定模,結合處形成分型面,安裝于所述定模內的模仁,型腔,澆道,所述模仁頂部形成所述型腔的底部,所述澆道連通所述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取模塊,所述第一孔道水平開設于所述定模內并連通所述型腔,所述第二孔道豎向開設于所述分型面并連通所述型腔,可插入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的抽銷和插銷,所述定模下部開設水平通孔,所述取模塊穿過水平通孔,所述取模塊連接所述模仁的底部,所述澆道具有圓形橫斷面的澆口并呈桿狀。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包括一凹槽,所述凹槽開設于所述分型面并連通所述型腔。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包括相吻合的一對定位孔和一對定位插銷,所述的一對定位孔和一對定位插銷于所述分型面上呈對角排列并可對合。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包括一壓塊,所述壓塊可拆分地連接在所述動模頂部。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銷具有可伸入在所述型腔中的用于在注塑時形成所述定位腔的尖端。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銷具有一外露的銷柄。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模塊徑向尺寸小于所述水平通孔的徑向尺寸,可沿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彎針夾的注塑模具,所述的彎針夾包括第一連接頭,連接臂,第二連接頭,凸塊,所述第一連接頭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臂的一端,所述連接臂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頭,所述第一連接頭的側部開設有定位腔,所述連接臂具有沿橫向方向貫穿自身的通孔,所述第二連接頭的端面與所述凸塊相連接,所述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動模,所述動模覆蓋壓緊所述定模,結合處形成分型面,安裝于所述定模內的模仁,型腔,澆道,所述模仁頂部形成所述型腔的底部,所述澆道連通所述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彎針夾的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取模塊,所述第一孔道水平開設于所述定模內并連通所述型腔,所述第二孔道豎向開設于所述分型面并連通所述型腔,可插入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的抽銷和插銷,所述定模下部開設水平通孔,所述取模塊穿過水平通孔,所述取模塊連接所述模仁的底部,所述澆道具有圓形橫斷面的澆口并呈桿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林軍,
申請(專利權)人:吳江市榮順精密鑄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