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智能真空物流管道輸送系統,包括A地貨場、B地貨場和連接A、B兩地貨場之間的真空管道,A、B兩地貨場分別設有A、B地貨場綜合調度控制中心和A、B地貨場電力站,真空管道至少包括三條并行排列的真空管道,每條真空管道的兩端連接有管道過渡倉,管道過渡倉和貨場之間設置有貨運車組,管道過渡倉處連接有真空動力泵站,真空管道上設置有貨運區間動力站、真空泵站、貨運車組檢修站和檢查井,貨運車組檢修站處設有自動救援動力車,相鄰的真空管道之間設置有自動真空密封裝置和通道,本發明專利技術所公開的智能真空物流管道輸送系統自動化程度高,使用電力驅動,無污染,噪音小,占地少,真空運輸效率高,檢修維護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智能真空物流管道輸送系統,包括A地貨場、B地貨場和連接A、B兩地貨場之間的真空管道,A、B兩地貨場分別設有A、B地貨場綜合調度控制中心和A、B地貨場電力站,真空管道至少包括三條并行排列的真空管道,每條真空管道的兩端連接有管道過渡倉,管道過渡倉和貨場之間設置有貨運車組,管道過渡倉處連接有真空動力泵站,真空管道上設置有貨運區間動力站、真空泵站、貨運車組檢修站和檢查井,貨運車組檢修站處設有自動救援動力車,相鄰的真空管道之間設置有自動真空密封裝置和通道,本專利技術所公開的智能真空物流管道輸送系統自動化程度高,使用電力驅動,無污染,噪音小,占地少,真空運輸效率高,檢修維護方便?!緦@f明】一種智能真空物流管道輸送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管道輸送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在真空狀態下的智能管道輸送系 統。
技術介紹
現有的貨物在陸地上的運輸方式包括公路和鐵路兩種,汽車在公路上行駛和火車 在軌道上行駛。這兩種運輸方式除了要克服摩擦阻力之外,最主要的還需要克服空氣的阻 力,而且車速越高,空氣阻力越大。為了減小空氣阻力,人們研究了將汽車、火車的外形設計 成流線型,但是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空氣阻力的影響。 現在也有人研究了使用真空物流管道進行貨物和人員的運輸,由于車輛是在真空 的環境中運行,空氣阻力幾乎為零,因而車輛運動所需要的能源大大下降,節能效果極為顯 著。但是這種真空管道只設計成單線軌道或者雙線軌道,以滿足單線或者往返的需要,然 而在一些情況下,運輸車輛會發生故障,或者某個管道發生故障,這樣就不能保證正常的運 行,會造成貨物的大量堆積,影響正常的工作。而且在管道上也沒有設置檢測站,不能定期 自動對管道和車輛進行檢修,一旦發生故障將會影響正常的貨物運輸。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真空物流管道輸送系統,使用電力 作為驅動,綠色環保,在真空狀態下運輸,阻力小,運輸效率高,檢修維護方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智能真空物流管道輸送系統,包括A地貨場、B地貨場和連接A、B兩地貨場之 間的真空管道,所述A、B兩地貨場分別設有A、B地貨場綜合調度控制中心和A、B地貨場電 力站,所述真空管道至少包括三條并行排列的真空管道,每條真空管道的兩端連接有管道 過渡倉,所述管道過渡倉和所述貨場之間設置有貨運車組,所述管道過渡倉處連接有真空 動力泵站,所述真空管道上設置有貨運區間動力站、真空泵站、貨運車組檢修站和檢查井, 所述貨運車組檢修站處設有自動救援動力車,所述相鄰的真空管道之間設置有自動真空密 封裝置和通道。 優選的,所述真空管道上還設置有岔道,所述岔道連接到C地貨場,所述岔道與真 空管道的結構相同,所述C地貨場和A、B兩地貨場設置相同。 優選的,所述貨運車組包括了一個動力車、兩個拖車或兩個動力車、兩個拖車。 優選的,所述管道過渡倉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自動真空密封裝置。 優選的,所述貨運車組檢修站與真空管道的連接處也設置有自動真空密封裝置。 優選的,所述檢查井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自動真空密封裝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智能真空物流管道輸送系統在運輸管道內形成 真空,阻力降低,運輸效率高,埋在地下,不受氣候影響,節約用地;使用電力作為驅動,綠色 環保,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且物體的運輸通用性強,適合運輸各種狀態的物體;在真 空管道上設置有貨運車組檢修站和檢查井,可以自動對管道內部進行檢修,維修方便。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 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智能真空物流管道輸送系統的示意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公開的A地貨場部分示意圖; 圖3為圖1中E部分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真空物流管道輸送系統,如圖1所示的結構,該管道輸送 系統采用真空狀態運輸,運輸效率高,能夠智能調度控制,節省人力,檢修維護方便。 該智能真空物流管道輸送系統,包括A地貨場1、B地貨場2和連接A、B兩地貨場 之間的真空管道3, A、B兩地貨場分別設有A、B地貨場綜合調度控制中心11,21和A、B地 貨場電力站12, 22,真空管道3至少包括三條并行排列的真空管道3,每條真空管道3的兩 端連接有管道過渡倉4,管道過渡倉4和貨場之間設置有貨運車組5,管道過渡倉4處連接 有真空動力泵站41,如圖3所示,真空管道3上設置有貨運區間動力站31、真空泵站32、貨 運車組檢修站33和檢查井34,貨運車組檢修站33處設有自動救援動力車35,相鄰的真空 管道3之間設置有自動真空密封裝置6和通道36。 圖1中所示,本實施例的真空管道3上還設置有岔道,岔道連接到C地貨場7,岔道 與真空管道3的結構相同,C地貨場7和A、B兩地貨場1,2設置相同,根據實際需要還可以 開通D地貨場等。該貨運車組包括了一個動力車、兩個拖車或兩個動力車、兩個拖車,拖車 用來裝載需要運輸的貨物。 參考圖2,管道過渡倉4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自動真空密封裝置6,當需要運輸貨物 時,將管道過渡倉4進口處的自動真空密封裝置6打開,貨運車組5駛入,通過真空動力泵 站41將管道過渡倉4內抽真空,然后將出口處的自動真空密封裝置6打開,貨運車組5駛 入真空管道3,沿著預定的路線駛向目的地。貨運車組檢修站33與真空管道3的連接處也 設置有自動真空密封裝置6。在運輸途中,若某一貨運車組5發生故障,此時,貨運車組檢 修站33與真空管道3連接處的自動真空密封裝置6打開,貨運車組5駛入貨運車組檢修站 33,自動救援動力車35代替發生故障的動力車,繼續返回真空管道3完成運輸。同時,如果 是相鄰的真空管道3內的貨運車組5發生故障,則可以將真空管道3之間的自動真空密封 裝置6打開,貨運車組5可以通過通道36進入相鄰的真空管道3,進而駛入貨運車組檢修 站33進行檢修,而且,根據需要貨運車組5還可以通過通道36更換運輸的路線,駛向另外 的目的地。檢查井34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自動真空密封裝置6,當需要下井檢查時,將兩端的 自動真空密封裝置6關閉,可以保持真空管道3內的真空度。 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智能真空物流管道輸送系統在運輸管道內形成真空,阻力降低,運 輸效率高,埋在地下,不受氣候影響,節約用地;使用電力作為驅動,綠色環保,減少了二氧 化碳的排放;并且物體的運輸通用性強,適合運輸各種狀態的物體;在真空管道上設置有 貨運車組檢修站和檢查井,可以自動對管道內部進行檢修,維修方便,設置了至少三條并行 排列的真空管道,可以保證貨物運輸不間斷,避免了某條管道發生故障,影響整個運輸的情 況。 此外,在管道過渡倉的兩端、真空管道和管道過渡倉的連接處,相鄰的真空管道之 間以及真空管道和貨運車組檢修站的連接處均設有自動真空密封裝置,且分別連接了真空 動力泵站,可以保證整個運輸系統的真空度。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真空物流管道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A地貨場、B地貨場和連接A、B兩地貨場之間的真空管道,所述A、B兩地貨場分別設有A、B地貨場綜合調度控制中心和A、B地貨場電力站,所述真空管道至少包括三條并行排列的真空管道,每條真空管道的兩端連接有管道過渡倉,所述管道過渡倉和所述貨場之間設置有貨運車組,所述管道過渡倉處連接有真空動力泵站,所述真空管道上設置有貨運區間動力站、真空泵站、貨運車組檢修站和檢查井,所述貨運車組檢修站處設有自動救援動力車,所述相鄰的真空管道之間設置有自動真空密封裝置和通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景遠,張國禎,陽濤,李軍,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大倉管道防腐保溫器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