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安全石油運輸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設置有多個活動連接的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朝上設置;所述分支管道與主管道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所述分支管道內部設置有真空發生器;所述主管道和分支管道的外壁的外壁設置有兩層保護管,內層管內為真空層管,外層管內為混凝土層管。內層通過設置分支管道,一方面可以減壓,另一方面分支管道內的真空發生器產生真空從而對主管道進行保護,到達了防止主管道被腐蝕的目的。所述分支管道讓在必要時分壓進入分支管道的石油能夠回流到主管道進行運輸,減少沉積和浪費。主管道和分支管道的外壁設置的兩層保護管,采用真空來防止空氣腐蝕,混凝土層管進行密封,有效防止外部腐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管道
,具體涉及一種安全石油運輸管道。
技術介紹
目前,石油管在運輸過程中,尤其是對于出口的石油管,由于通過海運進行出口,在航行的過程中,需要長時間經受海洋中潮濕、具有腐蝕性的海風吹打,從而容易使得石油管出現生銹、腐蝕的現象,影響產品的質量,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并且為了提高田原油的開采率,通常要進行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二次采油是通過注水補充地層壓力的辦法來采油;三次采油是通過氣體注入、化學注入、微生物注入等方法來實現,由于地下稠油粘度較高,為了使其具有良好的流動性,采油中注入的液體或氣體的溫度較高,所以需要管道具有一定的保溫作用。目前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所用的注入管道為鋼管,這種鋼管為雙層管,中間為真空管,這種管的保溫效果不好,而且不耐腐蝕,使用壽命短。申請號為CN201320410455.1,名稱為防腐蝕保溫石油管的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防腐蝕保溫石油管,包括管道外層和管道內層,所述管道外層外表面上涂覆有耐腐蝕涂層,所述管道內層的內壁上設置有防腐層,所述管道內層外設有保溫層,所述管道外層和保溫層之間設有防護層。上述現有技術能避免管道被具有腐蝕性的液體腐蝕,延長其使用壽命。但是防腐蝕層被消耗完后,管道就報廢或者需要重新設置防腐蝕層。在使用中要不斷的檢測,工作量十分巨大。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安全石油運輸管道,實現了安全、簡便的防止管道內部腐蝕和管道外部腐蝕。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安全石油運輸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設置有多個活動連接的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朝上設置;所述分支管道與主管道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所述分支管道與主管道的連接處設置有可開關的分隔板;所述分支管道內部設置有真空發生器;所述主管道和分支管道的外壁的外壁設置有兩層保護管,內層管內為真空層管,外層管內為混凝土層管。所述多個分支管道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主管道外壁間隔設置有環狀突起,所述環狀突起將真空層管分割為多個密閉空間。所述分隔板包括兩個,其中一個為網狀,另一個為實心。所述分支管道的盡頭為球體狀。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帶來的有益效果有:1、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內壁防腐,外壁防腐的思路對管道進行內外防腐。在管道內充滿石油時,管道不易被腐蝕,因為無空氣接觸。在管道空置時,內部的空氣容易導致腐蝕。內層通過設置分支管道,一方面可以減壓,另一方面分支管道內的真空發生器產生真空從而對主管道進行保護,到達了防止主管道被腐蝕的目的。所述分支管道與主管道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讓在必要時分壓進入分支管道的石油能夠回流到主管道進行運輸,減少沉積和浪費。主管道和分支管道的外壁設置的兩層保護管,采用真空來防止空氣腐蝕,混凝土層管進行密封,有效防止外部腐蝕。2、本專利技術的分支管道位于同一平面,有效減少了施工面積,降低了真空層管和混凝土層管的建造難度。3、本專利技術的主管道外部通過環狀突起將真空層管分成多個密閉空間,防止一個地方泄漏引起所有地方泄漏的情況出現。4、本專利技術采用的分隔板有兩個,在需要泄壓時,關閉網狀的分隔板,能讓石油流入分支管道進行壓力釋放。在管道空置時,打開兩個分隔板,釋放真空。在管道輸送油量少時,關閉實心的分隔板,減少石油輸送的損失。5、本專利技術分支管道的盡頭為球狀體,能夠減少石油的附著。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示意圖;附圖說明:1、主管道,2、分支管道,3、分隔板,4、真空發生器,5、真空層管,6、混凝土層管,7、環狀突起。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安全石油運輸管道,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上設置有多個活動連接的分支管道2;所述分支管道2朝上設置;所述分支管道2與主管道1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所述分支管道2與主管道1的連接處設置有可開關的分隔板3;所述分支管道2內部設置有真空發生器4;所述主管道1和分支管道2的外壁的外壁設置有兩層保護管,內層管內為真空層管5,外層管內為混凝土層管6。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內壁防腐,外壁防腐的思路對管道進行內外防腐。在管道內充滿石油時,管道不易被腐蝕,因為無空氣接觸。在管道空置時,內部的空氣容易導致腐蝕。內層通過設置分支管道2,一方面可以減壓,另一方面分支管道2內的真空發生器4產生真空從而對主管道1進行保護,到達了防止主管道1被腐蝕的目的。所述分支管道2與主管道1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讓在必要時分壓進入分支管道2的石油能夠回流到主管道1進行運輸,減少沉積和浪費。主管道1和分支管道2的外壁設置的兩層保護管,采用真空來防止空氣腐蝕,混凝土層管6進行密封,有效防止外部腐蝕。實施例2一種安全石油運輸管道,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上設置有多個活動連接的分支管道2;所述分支管道2朝上設置;所述分支管道2與主管道1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所述分支管道2與主管道1的連接處設置有可開關的分隔板3;所述分支管道2內部設置有真空發生器4;所述主管道1和分支管道2的外壁的外壁設置有兩層保護管,內層管內為真空層管5,外層管內為混凝土層管6。所述多個分支管道2位于同一平面。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內壁防腐,外壁防腐的思路對管道進行內外防腐。在管道內充滿石油時,管道不易被腐蝕,因為無空氣接觸。在管道空置時,內部的空氣容易導致腐蝕。內層通過設置分支管道2,一方面可以減壓,另一方面分支管道2內的真空發生器4產生真空從而對主管道1進行保護,到達了防止主管道1被腐蝕的目的。所述分支管道2與主管道1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讓在必要時分壓進入分支管道2的石油能夠回流到主管道1進行運輸,減少沉積和浪費。主管道1和分支管道2的外壁設置的兩層保護管,采用真空來防止空氣腐蝕,混凝土層管6進行密封,有效防止外部腐蝕。本專利技術的分支管道2位于同一平面,有效減少了施工面積,降低了真空層管5和混凝土層管6的建造難度。實施例3一種安全石油運輸管道,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上設置有多個活動連接的分支管道2;所述分支管道2朝上設置;所述分支管道2與主管道1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所述分支管道2與主管道1的連接處設置有可開關的分隔板3;所述分支管道2內部設置有真空發生器4;所述主管道1和分支管道2的外壁的外壁設置有兩層保護管,內層管內為真空層管5,外層管內為混凝土層管6。所述主管道1外壁間隔設置有環狀突起7,所述環狀突起7將真空層管5分割為多個密閉空間。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內壁防腐,外壁防腐的思路對管道進行內外防腐。在管道內充滿石油時,管道不易被腐蝕,因為無空氣接觸。在管道空置時,內部的空氣容易導致腐蝕。內層通過設置分支管道2,一方面可以減壓,另一方面分支管道2內的真空發生器4產生真空從而對主管道1進行保護,到達了防止主管道1被腐蝕的目的。所述分支管道2與主管道1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讓在必要時分壓進入分支管道2的石油能夠回流到主管道1進行運輸,減少沉積和浪費。主管道1和分支管道2的外壁設置的兩層保護管,采用真空來防止空氣腐蝕,混凝土層管6進行密封,有效防止外部腐蝕。本專利技術的主管道1外部通過環狀突起7將真空層管5分成多個密閉空間,防止一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安全石油運輸管道,包括主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上設置有多個活動連接的分支管道(2);所述分支管道(2)朝上設置;所述分支管道(2)與主管道(1)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所述分支管道(2)與主管道(1)的連接處設置有可開關的分隔板(3);所述分支管道(2)內部設置有真空發生器(4);所述主管道(1)和分支管道(2)的外壁的外壁設置有兩層保護管,內層管內為真空層管(5),外層管內為混凝土層管(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安全石油運輸管道,包括主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上設置有多個活動連接的分支管道(2);所述分支管道(2)朝上設置;所述分支管道(2)與主管道(1)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所述分支管道(2)與主管道(1)的連接處設置有可開關的分隔板(3);所述分支管道(2)內部設置有真空發生器(4);所述主管道(1)和分支管道(2)的外壁的外壁設置有兩層保護管,內層管內為真空層管(5),外層管內為混凝土層管(6)。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娟,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天航智虹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