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輛后視鏡,特別是一種車輛增大視野L視鏡(簡稱L鏡)。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的技術方案,按L字形縱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縱向曲率半徑與標準曲率半徑相同,并且橫向曲率半徑采用向車身外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按L字形橫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橫向曲率半徑與標準曲率半徑相同,并且縱向曲率半徑采用向下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按L字形縱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縱向曲率半徑采用不同定值但向車身外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或采用向下逐漸變小且向車身外也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并且橫向曲率半徑采用定值或向車身外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按L字形橫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橫向曲率半徑采用不同定值但向下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或采用向車身外逐漸變小且向下也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并且縱向曲率半徑采用定值或向下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輛后視鏡,特別是一種具有增大視野的車輛L視鏡(簡稱L鏡)。
技術介紹
根據我在2004年7月21日申請的技術專利03232259.3大視野汽車后視鏡,提出的新型后視鏡僅提供了一種解決后視野盲區的增大視野曲率廣角鏡面與標準曲率鏡面的布置方式:“不同曲率后視鏡面包含具有增大視野曲率的后視鏡面及標準曲率汽車后視鏡面,有一條L形的線分割標準曲率汽車后視鏡面與增大視野曲率的鏡面,具有增大視野曲率的后視鏡面由三部分組成,分成上部、底部和轉角部,呈L形,標準曲率汽車后視鏡面位于增大視野曲率的后視鏡面的L形缺口處,有一條L形的線分割標準曲率汽車后視鏡面與增大視野曲率的鏡面。”未給出增大視野曲率半徑在上部、底部和轉角部怎樣形成,由于形成的方案很多,各方案的優缺點各不相同,制成鏡的效果也不一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解決現技術專利03232259.3大視野汽車后視鏡對于增大視野曲率半徑選用組合的方案。L鏡,包括具有不同曲率的增大視野曲率廣角鏡面和標準曲率鏡面,按照L字形布置,其特征在于:按L字形縱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縱向曲率半徑與標準曲率半徑相同,并且橫向曲率半徑采用向車身外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按L字形橫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橫向曲率半徑與標準曲率半徑相同,并且縱向曲率半徑采用向下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L鏡,包括具有不同曲率的增大視野曲率廣角鏡面和標準曲率鏡面,按照L字形布置,其特征在于:按L字形縱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縱向曲率半徑采用不同定值但向車身外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或采用向下逐漸變小且向車身外也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并且橫向曲率半徑采用定值或向車身外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按L字形橫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橫向曲率半徑采用不同定值但向下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或采用向車身外逐漸變小且向下也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并且縱向曲率半徑采用定值或向下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按L字形布置的廣角鏡面轉角部的縱向和橫向曲率半徑采用當時橫向布置的縱向曲率半徑,縱向布置的橫向曲率半徑,并對曲面連接處進行多階平滑處理。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針對技術專利03232259.3只給出了分割拼接增大視野曲率的廣角鏡面與標準曲率鏡面的布置方式,本專利技術提出了增大視野曲率半徑的選用組合確定方案,使得方式變成方法,不但可以得以更合理、方便的實施,而且采用本專利技術提出的方案確定的曲率半徑進行組合可以使后視鏡的視野更寬廣,圖像從標準曲率過度到增大視野曲率可以一步一步平緩過度,對于廣角鏡面轉角部的增大視野曲率半徑組合選用尤為獨特,使圖像的突然變形得以校正,對駕駛員的感官影響較小。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左側L外視鏡增大視野曲率半徑的方案一示意圖;附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左側L外視鏡增大視野曲率半徑的方案二示意圖;1--標準曲率鏡面,2--L線,3--增大視野曲率的廣角鏡面。圖單位:mm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選用一種方案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按L字形縱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縱向曲率半徑與標準曲率半徑相同R1200,并且橫向曲率半徑采用向車身外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從L線切點起每隔5曲率半徑R縮小30;按L字形橫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橫向曲率半徑與標準曲率半徑相同R1200,并且縱向曲率半徑采用向下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從L線切點起每隔5曲率半徑R縮小30,與L字形缺口內的標準曲率鏡面相切生成曲面。按L字形布置的廣角鏡面轉角部即廣角鏡面縱向和橫向布置重疊處的縱向曲率半徑采用如圖1B-B視圖下部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橫向曲率半徑采用如圖1A-A視圖左部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生成曲面,并對曲面相切連接處進行多階平滑處理。另一種方案按L字形縱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縱向曲率半徑采用不同定值但向車身外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即按圖2C-C與D-D視圖,C剖面處縱向曲率半徑R1100,隔10距離的D剖面處縱向曲率半徑R1000,由此逐漸變小,并且橫向曲率半徑采用向車身外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見圖2A-A視圖左部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按L字形橫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橫向曲率半徑采用不同定值但向下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參照前面圖2C-C與D-D視圖的方法每間隔一段距離,橫向曲率半徑減小一部分繪制,并且縱向曲率半徑采用向下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見圖2B-B視圖下部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與L字形缺口內的標準曲率鏡面相切生成曲面。按L字形布置的廣角鏡面轉角部即廣角鏡面縱向和橫向布置重疊處的縱向曲率半徑采用如圖2B-B、C-C和D-D視圖下部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橫向曲率半徑采用對應的左部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生成曲面,并對曲面相切連接處進行多階平滑處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L鏡,包括具有不同曲率的增大視野曲率廣角鏡面和標準曲率鏡面,按照L字形布置,其特征在于:按L字形縱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縱向曲率半徑與標準曲率半徑相同,并且橫向曲率半徑采用向車身外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按L字形橫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橫向曲率半徑與標準曲率半徑相同,并且縱向曲率半徑采用向下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
【技術特征摘要】
1.L鏡,包括具有不同曲率的增大視野曲率廣角鏡面和標準曲率鏡面,按照L字形布置,其特征在于:按L字形縱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縱向曲率半徑與標準曲率半徑相同,并且橫向曲率半徑采用向車身外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按L字形橫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橫向曲率半徑與標準曲率半徑相同,并且縱向曲率半徑采用向下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2.L鏡,包括具有不同曲率的增大視野曲率廣角鏡面和標準曲率鏡面,按照L字形布置,其特征在于:按L字形縱向布置的廣角鏡面的縱向曲率半徑采用不同定值但向車身外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或采用向下逐漸變小且向車身外也逐漸變小的曲率半徑,并且橫向曲率半徑采用定值或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紅,
申請(專利權)人:趙紅,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