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現澆沉井支模體系。技術背景沉井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多,然而,由于沉井施工受地質狀況的不確定性施工環境的多樣性施工管理的復雜性等的影響,使得沉井的施工具有非確定性的特征。同時,沉井井壁內模,由于混凝土施工時,受混凝土的側向壓力的影響,所以越打越緊密,不會產生崩裂、也不易產生漏漿。但沉井的內模必須支撐牢固,以防止較大的變形。傳統的沉井支模采用鋼管搭設排架作為模板的支撐體系,該工藝使用鋼管數量大,搭設周期長,且易出現模板上浮、脹模、混凝土墻面平整度、垂直度差等缺陷,施工質量難以保證。沉井內側模板支設需要至上而下搭設腳手架,由于沉井內部土體的開挖,需要重復的搭設和拆除腳手架,而且隨著井內土體的開挖,地下施工比較復雜,對于不排水沉井施工內部搭設腳手架更困難;沉井外側模板也需要重復安裝拆除,施工效率低。鑒于此,目前亟需專利技術一種結構穩定、易于拆裝、操作方便,井內不需要搭設腳手架以及實現模板水平移動,可適應不同高度沉井支模體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穩定、易于拆裝、操作方便,井內不需要自下而上搭設腳手架以及實現模板水平移動,可適應不同高度沉井支模體系。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現澆沉井支模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墊架、內側模板、外側模板、螺桿、斜支撐、橫支撐、可移動桿和雙排腳手架;刃腳處模板設置墊架,墊架左側設置限位木方;井壁內側模板與外側模板通過螺桿對拉在一起,螺桿上設置有止水片;內側模板設置斜支撐,斜支撐一端固定在井壁內側模板上,另一端支撐在地面上;外側模板設置橫支撐,橫支撐一端固定在外側模板上,另一端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現澆沉井支模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墊架(4)、內側模板(7)、外側模板(8)、螺桿(11)、斜支撐(14)、橫支撐(16)、可移動桿(20)和雙排腳手架(17);刃腳處模板設置墊架(4),墊架(4)左側設置限位木方(5);井壁內側模板(7)與外側模板(8)通過螺桿(11)對拉在一起,螺桿(11)上設置有止水片;內側模板(7)設置斜支撐(14),斜支撐(14)一端固定在井壁內側模板(7)上,另一端支撐在地面上;外側模板(8)設置橫支撐(16),橫支撐(16)一端固定在外側模板(8)上,另一端固定在可移動桿(20)上;可移動桿(20)與雙排腳手架(17)的橫桿(21)連接;在鋼筋籠上部位置設置預埋PVC管(19)。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現澆沉井支模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墊架(4)、內側模板(7)、外側模板(8)、螺桿(11)、斜支撐(14)、橫支撐(16)、可移動桿(20)和雙排腳手架(17);刃腳處模板設置墊架(4),墊架(4)左側設置限位木方(5);井壁內側模板(7)與外側模板(8)通過螺桿(11)對拉在一起,螺桿(11)上設置有止水片;內側模板(7)設置斜支撐(14),斜支撐(14)一端固定在井壁內側模板(7)上,另一端支撐在地面上;外側模板(8)設置橫支撐(16),橫支撐(16)一端固定在外側模板(8)上,另一端固定在可移動桿(2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添財,潘攀,張文妍,陳雁飛,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寶田環境建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