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擠出成型的母板、橫鋼筋和填充物;母板上設置有若干第一穿筋孔;第一穿筋孔內,設置有若干橫鋼筋;第一穿筋孔與橫鋼筋之間,設置有填充物。一方面,母板為擠壓成型得到,不僅較澆筑得到的板材密度更高、強度更大,而且可依靠擠出模具直接得到第一穿筋孔,無需后續加工切割,可降低生產成本和加工難度;另一方面,在傳統擠壓成型的母板中,增設橫鋼筋,提高了其承重能力和抗彎強度,打破了其僅能應用于墻板的局限性,使其可用作為樓板,拓寬了其應用范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擠出成型的預制板由于密度、強度較澆筑成型的預制板大,而廣泛應用于裝配式建筑中,為綠色建筑帶來了新的生機。但是,由于工藝流程,無法預先鋪設鋼筋,而使其僅能應用于墻板,無法應用于樓板中。因此,如何提高擠出成型的預制板的承重,拓寬其應用范圍,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包括擠出成型的母板、橫鋼筋和填充物;所述母板上設置有若干第一穿筋孔;所述第一穿筋孔內,設置有若干橫鋼筋;所述第一穿筋孔與所述橫鋼筋之間,設置有填充物。進一步地,所述母板上還設置有若干第二穿筋孔,且所述第二穿筋孔內設置有豎鋼筋。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穿筋孔和所述第二穿筋孔,均為通孔。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穿筋孔垂直設置于所述第一穿筋孔的方向上。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穿筋孔、第二穿筋孔,分別為圓孔、橢圓形孔、多邊形孔的任意一種或多種。進一步地,所述填充物包括水泥、砂漿、混凝土的任意一種或多種。進一步地,所述母板,還包括減重孔。進一步地,所述母板,為直線板材、T型板材、L型板材的任意一種。另一方面,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的制作方法,所述穿筋預制板,為上述任意的穿筋預制板,包括步驟:擠出成型具有所述第一穿筋孔的所述母板;在所述第一穿筋孔內插入預定規格的所述橫鋼筋;在所述第一穿筋孔與所述橫鋼筋的間隙間,注入所述填充物。進一步地,所述穿筋預制板的制作方法,還包括步驟:在所述母板上形成所述第二穿筋孔,并在所述第二穿筋孔內插入預定規格的豎鋼筋。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及其制作方法,一方面母板為擠壓成型得到,不僅較澆筑得到的板材密度更高、強度更大,而且可依靠擠出模具直接得到第一穿筋孔,無需后續加工切割,可降低生產成本和加工難度;另一方面,在傳統擠壓成型的母板中,增設橫鋼筋,提高了其承重能力和抗彎強度,打破了其僅能應用于墻板的局限性,使其可用作為樓板,拓寬了其應用范圍。附圖說明構成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的母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的母板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圖7為本專利技術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的其它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的制作方法的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的制作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如圖1-7所示,顯示了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該出筋預制板包括,母板100、橫鋼筋300和填充物。具體的,如圖1-2所示,該母板100擠壓成型而成,且設置有若干第一穿筋孔200。更為具體的,設置有若干第一穿筋孔200的母板100可通過模具直接擠壓成型,該模具的具體形式可根據母板100的形狀、材料、所需設置的第一穿筋孔200的具體情況而任意確定。優選的,母板100的形狀,可選但不僅限于直線板材、T型板材、L型板材的任意一種。母板100的材料,可選但不僅限于包括纖維、水泥石、砂漿、混凝土等任意多種材料形成的纖維混凝土,以提高板材的抗拉強度和直線延伸率,避免其易碎、崩裂等。更為優選的,母板100上設置的第一穿筋孔200的位置、大小、數量和形狀等,均可根據實際需要設定相應的模板而擠壓成型直接得到。如圖2所示,穿筋孔200的位置,可選但不僅限于間隔均勻的布置于上下邊緣,以使母板100承重均勻;穿筋孔200的大小,可選但不僅限于比預設規格的橫鋼筋大2-5mm,一方面方便穿設橫鋼筋,另一方面避免橫鋼筋晃動、不易固定;穿筋孔200的數量,可選但不僅限于根據板材的長度和承重要求,設定為8-12個;穿筋孔200的形狀,可選但不僅限于圓孔、橢圓孔、多邊形孔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組合。且,如圖3所示,第一穿筋孔200內,設置有若干橫鋼筋300。具體的,操作人員,可在已經形成的、具有第一穿筋孔200的母板100內,穿設橫鋼筋300,以形成包括母板100和橫鋼筋300的復合板材,即穿筋預制板。更為具體的,橫鋼筋300的數量、規格均可根據承重、連接等需求自行選擇。優選的,橫鋼筋300的數量與第一穿筋孔200的數量一致。且,第一穿筋孔200與橫鋼筋300之間,設置有填充物。具體的,操作人員可在穿設橫鋼筋300后,在第一穿筋孔200內注滿填充物,或先在第一穿筋孔200內注入部分填充物,再在穿設橫鋼筋300后,繼續注滿填充物,以填充第一穿筋孔200與橫鋼筋300之間的間隙,使二者密實為一體。優選的,操作人員,可采用重力流入填充或壓力強制注入填充等方式。更為優選的,填充物,可選但不僅限于混凝土、水泥砂漿、液態膠等。在該實施例中,給出了一種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其擠壓成型的母板本身具有第一穿筋孔,并在第一穿筋孔內設置橫鋼筋、以及充滿第一穿筋孔與橫鋼筋之間間隙的填充物,形成包括母板和橫鋼筋的復合板材,即穿筋預制板。一方面,母板為擠壓成型得到,不僅較澆筑得到的板材密度更高、強度更大,而且可依靠擠出模具直接得到第一穿筋孔,無需后續加工切割,可降低生產成本和加工難度;另一方面,在傳統擠壓成型的母板中,增設橫鋼筋,提高了其承重能力和抗彎強度,打破了其僅能應用于墻板的局限性,使其可用作為樓板,拓寬了其應用范圍。優選的,如圖4所示,母板100上還設置有若干第二穿筋孔400,且第二穿筋孔400內設置有豎鋼筋500。優選的,該第二穿筋孔400和豎鋼筋500之間,也可設置填充其間隙的填充物。具體的,操作人員可在母板100的豎方向上,通過模具限定第二穿筋孔400的數量、位置等,并采用芯棒在母板100的豎方向上鉆取、切割若干第二穿筋孔400,進而在該第二穿筋孔400內設置若干預設規格的豎鋼筋500,以形成縱橫交錯的鋼筋網,進一步提高穿筋預制板的抗壓強度。更為具體的,該第二穿筋孔400的位置、大小、數量和形狀均與第一穿筋孔200相同的,可根據實際需要自行設定;該豎鋼筋500的數量、尺寸規格等均與橫鋼筋300相同的,可根據實際需要自行設定。優選的,如圖4所示,第一穿筋孔200和第二穿筋孔400,均為通孔,以使橫鋼筋300和豎鋼筋400均可貫穿母板100,在母板100兩端出頭,便于與其它構件拼接。更為優選的,第二穿筋孔400垂直設置于第一穿筋孔200的方向上,以使縱橫交錯的鋼筋網承重能力更強,更均勻。優選的,如圖5-7所示,橫鋼筋300和豎鋼筋500貫穿母板100的出頭部分,可不僅設置為直線形狀,還可選但不僅限于向內、向外折彎成U形、90度折彎等。優選的,如圖2所示,母板100,還包括減重孔600,以減輕母板100的重量,并節約材料和成本。具體的,與第一穿筋孔200類似的,減重孔600可通過模具直接擠壓成型而成,其位置、大小、數量和形狀等,均可根據實際需要設定相應的模板而擠壓成型直接得到。如圖2所示,減重孔600的位置,可選但不僅限于均勻布置于中央,以使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擠出成型的母板(100)、橫鋼筋(300)和填充物;所述母板(100)上設置有若干第一穿筋孔(200);所述第一穿筋孔(200)內,設置有若干橫鋼筋(300);所述第一穿筋孔(200)與所述橫鋼筋(300)之間,設置有填充物。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擠出成型的母板(100)、橫鋼筋(300)和填充物;所述母板(100)上設置有若干第一穿筋孔(200);所述第一穿筋孔(200)內,設置有若干橫鋼筋(300);所述第一穿筋孔(200)與所述橫鋼筋(300)之間,設置有填充物。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100)上還設置有若干第二穿筋孔(400),且所述第二穿筋孔(400)內設置有豎鋼筋(500)。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筋孔(200)和所述第二穿筋孔(400),均為通孔。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筋孔(400)垂直設置于所述第一穿筋孔(200)的方向上。5.根據權利要求2-4任意一項所述的擠出成型的穿筋預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筋孔(200)、第二穿筋孔(400),分別為圓孔、橢圓形孔、多邊形孔的任意一種或多種。6.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勃,徐鑫,覃業均,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