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混凝土墻組合模板系統,包括主模板、輔助模板、轉角模板和端頭板。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混凝土墻組合模板系統,模板種類少、不變形、組裝方便。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混凝土墻現澆施工方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
,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混凝土墻組合模板系統以及現澆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建筑行業不斷向前發展。混凝土為可塑性材料,澆灌于模板中,經硬化后成型為模板所圍成的形狀,組立與支撐模板的施工作業,稱為模板工程。目前采用模板工程澆筑墻體時,一般在模板背部支撐鋼管件,組裝費時,且模板組裝墻腔需完整,模板使用量,周轉率低,墻體底部因壓力大,易導致墻體底部跑冒漏出。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建筑施工中存在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墻組合模板系統,模板種類少、不變形、組裝方便。一種混凝土墻組合模板系統,包括主模板、輔助模板、轉角模板和端頭板,所述主模板包括方形的主模板體,所述主模板體的一側為光滑的平面,另一側的邊沿設有主模邊框,所述主模板體的另一側還設有主模加強肋,所述主模加強肋包括主模主肋和主模次肋,所述主模主肋圍成方形,設于主模邊框內,所述主模主肋與主模邊框之間設有主模輔助肋,所述主模次肋設于主模主肋中,所述主模次肋為網狀,所述主模次肋上設有主模對拉鎖孔,所述主模對拉鎖孔穿過主模板體,所述主模邊框上設有主模鎖具插孔,所述輔助模板包括方形的輔助模板體,所述輔助模板體的一側為光滑的平面,另一側的邊沿設有輔助模邊框,所述輔助模邊框合圍成方形,所述輔助模邊框上設有輔助模鎖具插孔,所述輔助模邊框中設有輔助模加強肋,所述輔助模加強肋上設有輔助模對拉鎖孔,所述轉角模板包括長方形的轉角模板體,所述轉角模板體的一側為光滑的平面,另一側邊沿設有轉角模邊框,所述轉角模邊框圍成長方形,所述轉角模邊框內設有轉角模加強肋,所述轉角模加強肋上設有轉角模對拉鎖孔,所述轉角模對拉鎖孔穿過轉角模板體,所述轉角模邊框上設有轉角模鎖具插孔,所述轉角模板體上設有轉角模轉接孔,所述端頭板包括端頭底板,所述端頭底板兩側設有多個端頭固定孔,所述端頭底板一面的兩端設有端頭端板,所述端頭端板上設有端頭連接孔,所述端頭端板之間設有兩端頭側板,所述一端頭側板與端頭底板的一側端頭側壁的距離以及另一端頭側板與端頭底板的另一側端頭側壁的距離相同,所述兩端頭側板之間設有若干端頭加強肋板。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主模板、輔助模板、轉角模板和端頭板的長度相同。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混凝土墻組合模板系統,僅需主模板、輔助模板、轉角模板和端頭板即可組裝墻腔,種類少、不變形、組裝方便。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墻現澆施工方法,操作方便、可減少勞動力,澆筑出的墻體齊整、不會出現跑冒底漏現象。本專利技術公開的混凝土墻現澆施工方法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混凝土墻現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搭接一層組合模板,使組合模板形成一墻腔,墻腔兩側的組合模板通過撐筒支撐,并通過穿過該墻腔兩側的組合模板以及撐筒的穿墻螺栓固定;S2向墻腔注入10cm-30cm深的混凝土;S3待步驟S2中注入的混凝土凝固,在組合模板上再搭接一層組合模板,并將兩層組合模板鎖緊;S4再次向墻腔注入混凝土,使混凝土的高度略低于組合模板的高度;S5待前一步驟中注入的混凝土凝固后,松開下層的穿墻螺栓和組合模板,搭接于上層的組合模板上,并用塞子塞住墻體中的撐筒;S6重復步驟S4和S5,直至墻體成型。作為優選方案,在步驟S5中,撐筒的一端蓋上塞子,用注射器在撐筒的另一端向撐筒內注射混凝土后蓋上塞子。作為優選方案,在步驟S6中,當澆筑至窗臺高度,利用組合模板搭接整體窗洞形狀再向合圍的墻腔注入混凝土。本專利技術公開的混凝土墻現澆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一至兩人便可組裝模板進行澆筑,可減少勞動力,澆筑出的墻體齊整,澆筑底墻時,向墻腔注入10cm-30cm深的混凝土,不會出現跑冒底漏現象。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混凝土墻組合模板系統中主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混凝土墻組合模板系統中輔助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混凝土墻組合模板系統中轉角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混凝土墻組合模板系統中輔助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闡述和說明:一種混凝土墻組合模板系統,包括主模板、輔助模板、轉角模板和端頭板,所述主模板、輔助模板、轉角模板和端頭板的長度相同,便于主模板、輔助模板、轉角模板和端頭板之間組裝時在長度方向對齊。請參考圖1,所述主模板包括方形的主模板體11,所述主模板體11的一側為光滑的平面,另一側的邊沿設有主模邊框12,所述主模板體11的另一側還設有主模加強肋,所述主模加強肋包括主模主肋13和主模次肋14,所述主模主肋13圍成方形,設于主模邊框12內,所述主模主肋13與主模邊框12之間設有主模輔助肋15,所述主模次肋14設于主肋13中,所述主模次肋14為網狀,所述主模次肋14上設有主模對拉鎖孔141,所述主模對拉鎖孔141穿過主模板體11,所述主模邊框12上設有主模鎖具插孔121。請參考圖2,輔助模板包括方形的輔助模板體21,所述輔助模板體21的一側為光滑的平面,另一側的邊沿設有輔助模邊框22,所述輔助模邊框22合圍成方形,所述輔助模邊框22上設有輔助模鎖具插孔221,所述輔助模邊框22中設有輔助模加強肋,所述輔助模加強肋上設有輔助模對拉鎖孔25,所述輔助模加強肋包括輔助模邊框加強肋23和輔助模輔助加強肋24,所述輔助模邊框加強肋23為弧形,所述輔助模邊框加強肋23的兩端連接于輔助模邊框22上,所述輔助模輔助加強肋24連接輔助模邊框加強肋23。請參考圖3,轉角模板包括長方形的轉角模板體31,所述轉角模板體31的一側為光滑的平面,另一側邊沿設有轉角模邊框32,所述轉角模邊框32圍成長方形,所述轉角模邊框32內設有轉角模加強肋33,所述轉角模加強肋33上設有轉角模對拉鎖孔331,所述轉角模對拉鎖孔331穿過轉角模板體31,所述轉角模邊框32上設有轉角模鎖具插孔321,所述轉角模板體31上設有轉角模轉接孔311,所述轉角模邊框32的兩短邊之間設有轉角模支撐肋34,所述轉角模加強肋33設于轉角模支撐肋34與一側的轉角模邊框32內,所述轉角模支撐肋34與另一側的轉角模邊框32內設有轉角模輔助肋35,所述轉角模轉接孔311設于轉角模支撐肋34、轉角模輔助肋35和轉角模邊框32所圍成的區域內。請參考圖4,端頭板包括端頭底板41,所述端頭底板41兩側設有多個端頭固定孔45,所述端頭底板41的一面上設有兩端頭端板42、兩端頭側板43、若干端頭加強肋板48和若干端頭加強筋板44,所述端頭端板42設于端頭底板41的兩端,所述端頭端板42與端頭底板41垂直,所述端頭端板42上設有端頭連接孔46,所述兩端頭側板43設于兩端頭端板42之間,所述端頭側板43垂直于端頭底板41,并與端頭端板42垂直,所述一端頭側板43與端頭底板41的一側端頭側壁47的距離以及另一端頭側板43與端頭底板41的另一側端頭側壁47的距離相同,所述若干端頭加強肋板48相互平行地設于兩端頭側板43之間,所述若干端頭加強筋板44設于端頭側板3的外側,相互平行,且與端頭側板43垂直,并與端頭端板42平行。一組主模板相互組裝,另一組主模板相互組裝,兩組主模板平行設置,兩組主模板的主模板體的光滑平面相對,形成墻腔,主模板與端頭板連接對墻腔進行側邊封閉,主模板與轉角模板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凝土墻組合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模板、輔助模板、轉角模板和端頭板,所述主模板包括方形的主模板體,所述主模板體的一側為光滑的平面,另一側的邊沿設有主模邊框,所述主模板體的另一側還設有主模加強肋,所述主模加強肋包括主模主肋和主模次肋,所述主模主肋圍成方形,設于主模邊框內,所述主模主肋與主模邊框之間設有主模輔助肋,所述主模次肋設于主模主肋中,所述主模次肋為網狀,所述主模次肋上設有主模對拉鎖孔,所述主模對拉鎖孔穿過主模板體,所述主模邊框上設有主模鎖具插孔,所述輔助模板包括方形的輔助模板體,所述輔助模板體的一側為光滑的平面,另一側的邊沿設有輔助模邊框,所述輔助模邊框合圍成方形,所述輔助模邊框上設有輔助模鎖具插孔,所述輔助模邊框中設有輔助模加強肋,所述輔助模加強肋上設有輔助模對拉鎖孔,所述轉角模板包括長方形的轉角模板體,所述轉角模板體的一側為光滑的平面,另一側邊沿設有轉角模邊框,所述轉角模邊框圍成長方形,所述轉角模邊框內設有轉角模加強肋,所述轉角模加強肋上設有轉角模對拉鎖孔,所述轉角模對拉鎖孔穿過轉角模板體,所述轉角模邊框上設有轉角模鎖具插孔,所述轉角模板體上設有轉角模轉接孔,所述端頭板包括端頭底板,所述端頭底板兩側設有多個端頭固定孔,所述端頭底板一面的兩端設有端頭端板,所述端頭端板上設有端頭連接孔,所述端頭端板之間設有兩端頭側板,所述一端頭側板與端頭底板的一側端頭側壁的距離以及另一端頭側板與端頭底板的另一側端頭側壁的距離相同,所述兩端頭側板之間設有若干端頭加強肋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凝土墻組合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模板、輔助模板、轉角模板和端頭板,所述主模板包括方形的主模板體,所述主模板體的一側為光滑的平面,另一側的邊沿設有主模邊框,所述主模板體的另一側還設有主模加強肋,所述主模加強肋包括主模主肋和主模次肋,所述主模主肋圍成方形,設于主模邊框內,所述主模主肋與主模邊框之間設有主模輔助肋,所述主模次肋設于主模主肋中,所述主模次肋為網狀,所述主模次肋上設有主模對拉鎖孔,所述主模對拉鎖孔穿過主模板體,所述主模邊框上設有主模鎖具插孔,所述輔助模板包括方形的輔助模板體,所述輔助模板體的一側為光滑的平面,另一側的邊沿設有輔助模邊框,所述輔助模邊框合圍成方形,所述輔助模邊框上設有輔助模鎖具插孔,所述輔助模邊框中設有輔助模加強肋,所述輔助模加強肋上設有輔助模對拉鎖孔,所述轉角模板包括長方形的轉角模板體,所述轉角模板體的一側為光滑的平面,另一側邊沿設有轉角模邊框,所述轉角模邊框圍成長方形,所述轉角模邊框內設有轉角模加強肋,所述轉角模加強肋上設有轉角模對拉鎖孔,所述轉角模對拉鎖孔穿過轉角模板體,所述轉角模邊框上設有轉角模鎖具插孔,所述轉角模板體上設有轉角模轉接孔,所述端頭板包括端頭底板,所述端頭底板兩側設有多個端頭固定孔,所述端頭底板一面的兩端設有端頭端板,所述端頭端板上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耿建強,路智文,湯智,容銘昆,
申請(專利權)人:姚勇,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