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預制混凝土結構的污水處理裝置及處理方法,通過設置預處理模塊、主處理模塊和設備模塊,將預處理模塊分為沉淀池和調節池;設置沉淀池設有粗格柵、浮渣擋板、和配水堰;通過采用SMBR工藝,將膜分離技術和生物處理技術集于一體,用膜組件代替傳統的二沉池,實現泥水分離,與傳統A/O,A2/O等生物處理工藝相比節省了大量土地資源,并提升了出水水質,同時強化了預處理功能,通過設置兩級格柵、浮渣擋板、配水堰等措施,提升了裝置的抗負荷沖擊能力,降低了膜污染速率,同時利用排泥泵將剩余污泥排入沉淀池中,節省了用地和建設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污水處理裝置及處理方法,更具體地說,是一種適用于處理農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預制混凝土結構的污水處理裝置及處理方法。
技術介紹
農村水環境的不斷惡化,引起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各地方政府開展了大批的農村污水治理工程,有效的遏制了農村水體進一步污染,有些地方還制定了新的村莊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對出水水質要求更為嚴格。隨著政府對農村水環境整治力度的不斷提升,建成了大量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的,存在的問題也暴露出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常用工藝多采用好氧生物處理工藝,這種工藝適用于小量污水處理的好氧生物處理工藝主要有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序批式反應器(SBR)等。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應用較多的好氧生物處理工藝是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對沖擊負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間歇運行條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處理效果,對于水量不均勻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更具有實際意義。然而對于農村生活污水來說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的投資和運行費用偏高,所以此工藝適合于我國南方及東部城市化速度快、比較富裕的農村推廣應用。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藝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污水生態處理技術。由于它能有效地處理多種多樣的廢水,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垃圾滲濾液、地面徑流雨水等,且能高效地去除有機污染物,氮、磷等營養物,重金屬,鹽類和病原微生物等多種污染物。具有出水水質好,氮、磷去除率高,運行維護管理方便,投資及運行費用低等特點,近年來獲得迅速的發展和推廣應用。由于人工濕地工藝受季節變化影響較大,氣溫的降低會影響人工濕地的正常運行,低溫對有機物和氨氮的去除影響是比較明顯的,特別是對氨氮的去除,因此人工濕地適用于我國南方平均氣溫較高的農村處理生活污水,而對于北方寒冷地區的農村來說則不太適合?,F階段缺少一種結構簡單,便于維護和管理,建設周期短,適用于農村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預制混凝土結構的污水處理裝置,本專利技術將膜分離技術和生物處理技術集于一體,提升了出水水質,強化了預處理功能,降低了膜污染速率,節省了用地和建設成本,提升了裝置的管理效率。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的具體技術方案為: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預制混凝土結構的污水處理裝置,該裝置包括預處理模塊1、主處理模塊2和設備模塊3;所述預處理模塊1包括外殼A;外殼A內設有隔板5,將所述預處理模塊1分為沉淀池6和調節池7;所述沉淀池6設有粗格柵8、浮渣擋板9和配水堰10;所述調節池7設有提升泵11;所述沉淀池6和調節池7通過配水堰10上的管路相連通;主處理模塊2包括外殼B1,外殼B1內設有細格柵13、排泥泵14和膜組件15,所述膜組件15包括膜箱16、穿孔管17、吹掃口18和膜架19;所述設備模塊3設有抽吸泵20、鼓風機21和控制單元22。更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提出了所述外殼A的一端設有進水管23,另一端設有提升管24和溢流管A25;所述外殼B1的一端通過提升管24與預處理模塊1中的提升泵11相接,另一端設有曝氣管26、產水管27、排泥管28和溢流管B29;所述抽吸泵20通過產水管27與所述膜箱16相接,所述鼓風機21通過曝氣管26與所述穿孔管17相接,所述排泥管28一端與排泥泵14相接,另一端穿過外殼A到達所述沉淀池6。更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提出了所述外殼A和外殼B1,由殼體30,底座31和頂蓋32組成,所述頂蓋上設有檢查孔33。更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提出了所述膜箱16中采用可單片拆卸的平板膜。更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提出了所述穿孔管17開孔斜向下45°,在所述穿孔管17的末端設有吹掃口18。更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提出了所述控制單元22為網絡控制器,該網絡控制器包括無線傳輸模塊,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該網絡控制器還能夠接受移動終端或遠程固定終端主動發送的命令,包括程序修改、程序控制和參數調整。更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提出了1個預處理模塊1可配套1-3個主處理模塊2,可根據水量的波動靈活增加或減少主處理模塊2的數量;所述外殼A和外殼B1,包括其組件都為預制混凝土構件,可模塊化快速拼接。更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根據上述之一的預制混凝土結構的污水處理裝置的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待處理的污水通過進水管依次流至預處理模塊的沉淀池、調節池,進行預處理后,再通過提升泵引至主處理模塊內,經過主處理模塊的生物降解后,由產水泵排出;主處理模塊中的污泥濃度超過10000mg/L時,利用排泥泵將剩余污泥排至沉淀池,沉淀池中的污泥應每3個月清掏一次;步驟二:主處理模塊工作時序為進水階段-沉淀階段-曝氣階段-沉淀階段-曝氣階段-產水階段,每個階段可根據水質和水量條件單獨設定,循環進行;進水階段是指利用提升泵將污水由調節池輸送至主處理模塊的過程;曝氣階段是指鼓風機開啟通過曝氣管路和穿孔管向主處理模塊輸送氧氣的過程;產水階段是指在開啟鼓風機的同時開啟產水泵,將水排出主處理模塊的過程;沉淀階段是指鼓風機和產水泵都停止運行的階段;步驟三:在步驟二中,在進水階段和產水階段,如果沒有到達設定時長,就已經出現了淹水或膜組器抽空的現象,水位傳感器會將信號傳至控制單元,停止提升泵或產水泵的運行,直接進入下一階段;產水階段產水泵每運行時間8分鐘應停止時間2分鐘。本專利技術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采用了SMBR工藝,將膜分離技術和生物處理技術集于一體,用膜組件代替傳統的二沉池,實現泥水分離。與傳統A/O,A2/O等生物處理工藝相比節省了大量土地資源,并提升了出水水質。2.本專利技術了強化了預處理功能,通過設置兩級格柵、浮渣擋板、配水堰等措施,提升了裝置的抗負荷沖擊能力,降低了膜污染速率,同時利用排泥泵將剩余污泥排入沉淀池中,無需單獨建設儲泥池,節省了用地和建設成本。3.本專利技術的預處理模塊和主處理模塊外殼,包括其組件都為預制混凝土構件,生產周期短,安裝方便,可大大縮短施工周期,同時一個預處理模塊可配套1-3個主處理模塊,可根據水量的波動靈活增加或減少主處理模塊的數量。4.本專利技術采用可單片拆卸的平板膜,清洗時從膜箱頂部將膜片逐一拆卸,清洗后再將膜片裝回,清洗過程方便快捷,可節省在線清洗設備的投資成本。5.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控制單元為網絡控制器,該網絡控制器包括無線傳輸模塊,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該網絡控制器還能夠接受移動終端或遠程固定終端主動發送的命令,包括程序修改、程序控制和參數調整。大幅提升了裝置的管理效率。6.本專利技術采用的穿孔管開孔斜向下45°,預防污泥堵塞穿孔管,同時,在穿孔管末端設有吹掃口,防止穿孔管堵塞時,管路內壓力過大造成損害。本專利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預處理模塊;2主處理模塊;3設備模塊;4外殼A;5隔板;6調沉淀池;7調節池;8粗格柵;9浮渣擋板;10配水堰;11提升泵;12外殼B;13細格柵;14排泥泵;15膜組件;16膜箱;17穿孔管;18吹掃口;19膜架;20抽吸泵;21鼓風機;22控制單元;23進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制混凝土結構的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預處理模塊(1)、主處理模塊(2)和設備模塊(3);所述預處理模塊(1)包括外殼A(4);外殼A(4)內設有隔板(5),將所述預處理模塊(1)分為沉淀池(6)和調節池(7);所述沉淀池(6)設有粗格柵(8)、浮渣擋板(9)和配水堰(10);所述調節池(7)設有提升泵(11);所述沉淀池(6)和調節池(7)通過配水堰(10)上的管路相連通;主處理模塊(2)包括外殼B(12),外殼B(12)內設有細格柵(13)、排泥泵(14)和膜組件(15),所述膜組件(15)包括膜箱(16)、穿孔管(17)、吹掃口(18)和膜架(19);所述設備模塊(3)設有抽吸泵(20)、鼓風機(21)和控制單元(2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預制混凝土結構的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預處理模塊(1)、主處理模塊(2)和設備模塊(3);所述預處理模塊(1)包括外殼A(4);外殼A(4)內設有隔板(5),將所述預處理模塊(1)分為沉淀池(6)和調節池(7);所述沉淀池(6)設有粗格柵(8)、浮渣擋板(9)和配水堰(10);所述調節池(7)設有提升泵(11);所述沉淀池(6)和調節池(7)通過配水堰(10)上的管路相連通;主處理模塊(2)包括外殼B(12),外殼B(12)內設有細格柵(13)、排泥泵(14)和膜組件(15),所述膜組件(15)包括膜箱(16)、穿孔管(17)、吹掃口(18)和膜架(19);所述設備模塊(3)設有抽吸泵(20)、鼓風機(21)和控制單元(2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預制混凝土結構的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還在于,所述外殼A(4)的一端設有進水管(23),另一端設有提升管(24)和溢流管A(25);所述外殼B(12)的一端通過提升管(24)與預處理模塊(1)中的提升泵(11)相接,另一端設有曝氣管(26)、產水管(27)、排泥管(28)和溢流管B(29);所述抽吸泵(20)通過產水管(27)與所述膜箱(16)相接,所述鼓風機(21)通過曝氣管(26)與所述穿孔管(17)相接,所述排泥管(28)一端與排泥泵(14)相接,另一端穿過外殼A(4)到達所述沉淀池(6)。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預制混凝土結構的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還在于,所述外殼A(4)和外殼B(12),由殼體(30),底座(31)和頂蓋(32)組成,所述頂蓋上設有檢查孔(3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預制混凝土結構的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還在于,所述膜箱(16)中采用可單片拆卸的平板膜。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預制混凝土結構的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穿孔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磊,陳剛新,王媛媛,柏永生,常江,高永青,師路遠,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