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蒸發器單頭管路彎管機,它包括機身組件、擺動機構、定位裝置、工件和動力驅動組件,擺動機構內置于機身組件內,其上部的支承滾輪、滾輪伸出機身組件頂板,支承滾輪、滾輪外壁設有圓弧槽;擺動機構中下部設有齒輪齒條傳動機構,齒條與擺動機構一側的動力驅動組件的活塞桿端部連接,動力驅動組件驅動擺動板轉動,擺動板上的滾輪隨擺動板轉動,實現對工件管子的彎曲。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動力驅動實現彎管,大大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整個彎管過程快捷、高效。(*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彎管裝置,更具體地講,本技術涉及一種動力驅動彎管直O
技術介紹
大多數冰箱蒸發器由金屬管彎曲而成,現有技術的彎曲是采用手工彎管工裝進行彎制,這種工裝比較簡單,易于實現,但工人勞動強度大,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采用動力驅動,能大大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快捷、高效的蒸發器單頭管路彎管機。本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蒸發器單頭管路彎管機,它包括機身組件、擺動機構、定位裝置、工件;所述機身組件為上下平置的頂板、底板構成的框架結構,定位裝置固定連接在頂板上端面;所述擺動機構內置于頂板、底板之間,包括固定連接在底板上的座體、垂直安裝在座體中的驅動軸和依次套裝在驅動軸上部軸端的擺動板、支承滾輪,支承滾輪與驅動軸間隙配合,可繞驅動軸轉動,擺動板固定連接在驅動軸上;其改進之處在于在擺動機構的側面設有動力驅動組件, 動力驅動組件固定連接在機身組件上;在擺動機構驅動軸的中下部設有由齒輪和齒條構成的齒輪齒條傳動機構,所述齒輪固定連接在驅動軸上,齒條貫穿座體,與設置在擺動機構一側的動力驅動組件的動力缸活塞桿端部連接,動力驅動組件驅動齒條帶動齒輪轉動,從而實現驅動軸帶動擺動板轉動;所述擺動板上支承滾輪的一側上端面垂直固定連接滾輪軸, 在滾輪軸上套裝滾輪,滾輪與滾輪軸間隙配合,可繞滾輪軸轉動;所述支承滾輪、滾輪從頂板上開孔中伸出頂板上端面,在滾輪、支承滾輪伸出頂板的外壁四周均設有圓弧槽,所述滾輪外壁圓弧槽與支承滾輪外壁圓弧槽等高,其直徑等于工件的管子外徑,其中心到頂板上端面的距離等于工件的管子半徑。上述結構中,所述齒輪通過平鍵固定連接在驅動軸上。上述結構中,在所述定位裝置側面設有一限位銷軸,用于工件左右方向的限位。上述結構中,所述機身組件上、齒條的前端設置可調式限位裝置,用于限制齒條向右移動的位置。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1.用動力驅動實現彎管,大大減輕工人勞動強度。2.操作簡單,整個彎管過程快捷、高效。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俯視圖(工件4已安裝、定位,未彎曲)。圖3為工件4彎曲狀態示意圖。圖4為圖IA-A剖視圖。圖5為圖IB-B剖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根據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所示的蒸發器單頭管路彎管機,它包括機身組件1、擺動機構2、定位裝置3、 工件4、動力驅動組件5 ;所述機身組件1為上下平置的頂板1. 1、底板1.2構成的框架結構, 定位裝置3固定連接在頂板1. 1上端面,在其側面設有一限位銷軸3. 1,用于工件4左右方向的限位;所述擺動機構2內置于頂板1. 1、底板1. 2之間,包括固定連接在底板1. 2上的座體2. 4、垂直安裝在座體2. 4中的驅動軸2. 5和依次套裝在驅動軸2. 5上部軸端的擺動板2. 2、支承滾輪2. 3,支承滾輪2. 3與驅動軸2. 5間隙配合,可繞驅動軸2. 5轉動,擺動板 2. 2固定連接在驅動軸2. 5上;在擺動機構2內驅動軸2. 5的中下部設有由齒輪2. 7和齒條2. 6構成的齒輪齒條傳動機構,齒輪2. 7通過平鍵固定連接在驅動軸2. 5上,齒條2. 6貫穿座體2. 4,與設置在擺動機構2 —側的動力驅動組件5的動力缸活塞桿端部連接,動力驅動組件5驅動齒條2. 6帶動齒輪2. 7轉動,從而實現驅動軸2. 5帶動擺動板2. 2轉動;所述擺動板2. 2上支承滾輪2. 3的一側上端面垂直固定連接滾輪軸2. 8,在滾輪軸2. 8上套裝滾輪2. 1,滾輪2. 1與滾輪軸2. 8間隙配合,可繞滾輪軸2. 8轉動;所述支承滾輪2. 3、滾輪 2. 1從頂板1. 1上開孔中伸出頂板1. 1上端面,在滾輪2. 1、支承滾輪2. 3伸出頂板1. 1的外壁四周均設有圓弧槽,所述滾輪2. 1外壁圓弧槽與支承滾輪2. 3外壁圓弧槽等高,其直徑等于工件4的管子外徑,其中心到頂板1. 1上端面的距離等于工件4的管子半徑;在機身組件1上、齒條2. 6的前端設置可調式限位裝置1. 3,用于限制齒條2. 6向右移動的位置。如附圖2所示為本技術初始狀態,滾輪2. 1、支承滾輪2. 3中心連線與工件4 待彎制的管子軸線垂直,將工件4待彎制的管子插入滾輪2. 1、支承滾輪2. 3上的圓弧槽中, 并將工件4在頂板1. 1和定位裝置3上正確定位,動力驅動組件5驅動齒條2. 6向左移動, 齒條2. 6帶動齒輪2. 7逆時針轉動,齒輪2. 7通過驅動軸2. 5帶動擺動板2. 2逆時針轉動, 擺動板2. 2驅使滾輪2. 1逆時針轉動,實現對工件4管子的彎曲(如附圖3所示);當齒條 2. 6向左移動到其端面接觸到可調式限位裝置1. 3的限位端面時,齒條2. 6停止移動,完成對工件4管子的彎曲;將工件4與滾輪2. 1、支承滾輪2. 3上移,將滾輪2. 1、支承滾輪2. 3 分別從滾輪軸2. 8、驅動軸2. 5中脫離,就可工件4從滾輪2. 1、支承滾輪2. 3中分離;將滾輪2. 1、支承滾輪2. 3分別套裝到滾輪軸2. 8、驅動軸2. 5上,動力驅動組件5驅動齒條2. 6 向右移動,齒條2. 6帶動齒輪2. 7順時針轉動,齒輪2. 7通過驅動軸2. 5帶動擺動板2. 2順時針轉動,擺動板2. 2驅使滾輪2. 1順時針轉動,恢復到本技術初始狀態,進入下一個彎曲循環。本技術通過動力驅動實現彎管,大大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操作簡單,整個彎管過程快捷、高效。權利要求1.一種蒸發器單頭管路彎管機,它包括機身組件(1)、擺動機構(2)、定位裝置(3)、工件(4);所述機身組件(1)為上下平置的頂板(1. 1)、底板(1.2)構成的框架結構,定位裝置 (3)固定連接在頂板(1. 1)上端面;所述擺動機構(2)內置于頂板(1. 1)、底板(1.2)之間, 包括固定連接在底板(1. 2)上的座體(2. 4)、垂直安裝在座體(2. 4)中的驅動軸(2. 5)和依次套裝在驅動軸(2. 5)上部軸端的擺動板(2. 2)、支承滾輪(2. 3),支承滾輪(2. 3)與驅動軸 (2.5)間隙配合,可繞驅動軸(2. 5)轉動,擺動板(2. 2)固定連接在驅動軸(2. 5)上;其特征在于在擺動機構(2)的側面設有動力驅動組件(5),動力驅動組件(5)固定連接在機身組件(1)上;在擺動機構(2)驅動軸(2. 5)的中下部設有由齒輪(2. 7)和齒條(2. 6)構成的齒輪齒條傳動機構,所述齒輪(2. 7)固定連接在驅動軸(2. 5)上,齒條(2. 6)貫穿座體(2. 4), 與設置在擺動機構(2) —側的動力驅動組件(5)的動力缸活塞桿端部連接,動力驅動組件 (5)驅動齒條(2. 6)帶動齒輪(2. 7)轉動,從而實現驅動軸(2. 5)帶動擺動板(2. 2)轉動; 所述擺動板(2. 2)上支承滾輪(2. 3)的一側上端面垂直固定連接滾輪軸(2. 8),在滾輪軸 (2. 8)上套裝滾輪(2. 1),滾輪(2. 1)與滾輪軸(2. 8)間隙配合,可繞滾輪軸(2. 8)轉動;所述支承滾輪(2. 3)、滾輪(2. 1)從頂板(1. 1)上開孔中伸出頂板(1. 1)上端面,在滾輪(2. 1)、 支承滾輪(2. 3)伸出頂板(1. 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蒸發器單頭管路彎管機,它包括機身組件(1)、擺動機構(2)、定位裝置(3)、工件(4);所述機身組件(1)為上下平置的頂板(1.1)、底板(1.2)構成的框架結構,定位裝置(3)固定連接在頂板(1.1)上端面;所述擺動機構(2)內置于頂板(1.1)、底板(1.2)之間,包括固定連接在底板(1.2)上的座體(2.4)、垂直安裝在座體(2.4)中的驅動軸(2.5)和依次套裝在驅動軸(2.5)上部軸端的擺動板(2.2)、支承滾輪(2.3),支承滾輪(2.3)與驅動軸(2.5)間隙配合,可繞驅動軸(2.5)轉動,擺動板(2.2)固定連接在驅動軸(2.5)上;其特征在于:在擺動機構(2)的側面設有動力驅動組件(5),動力驅動組件(5)固定連接在機身組件(1)上;在擺動機構(2)驅動軸(2.5)的中下部設有由齒輪(2.7)和齒條(2.6)構成的齒輪齒條傳動機構,所述齒輪(2.7)固定連接在驅動軸(2.5)上,齒條(2.6)貫穿座體(2.4),與設置在擺動機構(2)一側的動力驅動組件(5)的動力缸活塞桿端部連接,動力驅動組件(5)驅動齒條(2.6)帶動齒輪(2.7)轉動,從而實現驅動軸(2.5)帶動擺動板(2.2)轉動;所述擺動板(2.2)上支承滾輪(2.3)的一側上端面垂直固定連接滾輪軸(2.8),在滾輪軸(2.8)上套裝滾輪(2.1),滾輪(2.1)與滾輪軸(2.8)間隙配合,可繞滾輪軸(2.8)轉動;所述支承滾輪(2.3)、滾輪(2.1)從頂板(1.1)上開孔中伸出頂板(1.1)上端面,在滾輪(2.1)、支承滾輪(2.3)伸出頂板(1.1)的外壁四周均設有圓弧槽,所述滾輪(2.1)外壁圓弧槽與支承滾輪(2.3)外壁圓弧槽等高,其直徑等于工件(4)的管子外徑,其中心到頂板(1.1)上端面的距離等于工件(4)的管子半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登峰,萬愛民,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亞光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