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包括:彈性體(11)、薄膜開關片(12)、鍵帽(1)、支撐板(15)、分別與鍵帽(1)、支撐板(15)連接的外連桿(8)、內連桿(4)聯動構成的連桿支撐、均成等距線性陣列排布的標準鍵區(20)的鍵帽(1)所對應的支撐板(15)上成型的支撐板連接部(14a)均按現有鍵盤通常的方式分布排列,其特征是:支撐板(15)上成型的支撐板連接部(14a)均成等距線性陣列排布。這樣就可以采用小型化的單排步進模具生產,大幅簡化模具結構,降低成本,并能夠提高產品的精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進行敲鍵操作的鍵開關裝置,特別涉及裝載在作為電子儀器輸入裝置的鍵盤中的鍵開關裝置;本專利技術還涉及設有多個這種鍵開關裝置的鍵盤。
技術介紹
在裝配于筆記本電腦型或掌上型計算機等便攜式電子裝置中的薄型,即低高度型鍵盤中,要求進行擊打操作的鍵開關裝置的低高度化,并且提高其操作性即手感好——一般情況下,能夠在低高度型鍵盤中使用的鍵開關裝置設有彈性體、支撐板(例如,金屬薄板或鍵盤的下部底板)、設置在支撐板上方的鍵帽、相互聯動并安裝在支撐板的上方的朝豎直方向導引并支承鍵帽的一對塑料連桿部件、對應于鍵帽的升降運動開閉電路的觸點部的開關機構。通過一對塑料連桿部件相互聯動,鍵帽能夠相對于支撐板朝實質上垂直方向保持平行于支撐板的姿態進行升降運動。鍵開關裝置的敲鍵操作特性會受到所述鍵帽的升降動作的行程量、塑料連桿部件的剛性、塑料連桿部件與鍵帽配合間隙以及伴隨升降動作中所謂敲鍵感覺的敲鍵操作特性的影響。參見圖I、現有筆記本型或掌上型計算機等便攜式電子裝置中普遍采用薄型塑料X支撐結構裝置。參見圖1(一個鍵帽單元的支撐結構裝置的構成),此裝置通過塑料的內連桿4上的塑料的中樞軸5與塑料的外連桿8上的外框中樞孔鉸接,塑料的外下鉸軸9及塑料的內下滑軸7分別與支撐板15上的支板轉動部13及支板滑動部14呈轉動配合、滑動配合。塑料的上鉸軸10及塑料的外上滑軸6分別與鍵帽I上的鍵帽滑動部3及鍵帽轉動部2呈滑動配合、轉動配合。形成塑料的X支撐結構裝置,并通過呈圓拱狀動作部件一彈性體11將鍵帽I向上頂起。參見圖I、該鍵開關裝置主要由鍵帽I、薄膜開關片12、支撐板15、鍵帽I下的相互同步聯動的一對連桿構成的塑料X支撐結構裝置、彈性體11等構成。其中彈性體11位于薄膜開關片12與與鍵帽I之間并與鍵帽I的內凹下表面對應,薄膜開關片12與支撐板15板面連接,由塑料的外連桿8、塑料的內連桿4構成的連桿支撐的下端分別與支撐板15上的支板轉動部13及支板滑動部14轉動、滑動連接,其上端分別與鍵帽I上的鍵帽滑動部2及鍵帽轉動部3呈轉動配合、滑動配合。、圖2、圖3、圖4、筆記本電腦型鍵盤均由主鍵區20、F行鍵區16、左長型鍵區21、右長型鍵區17、空格行鍵區19、方向鍵區18構成。主鍵區20均主要由數字鍵、英文字母鍵、“? ”鍵、“ + ”鍵等常用鍵構成,主鍵區20的數字鍵、英文字母鍵等的排列方式及排列位置由歷史原因形成并沿用至今。第一行為F行鍵區16 ;第二行主要為數字鍵共約有12個大小相同的鍵;第三行的Q字母鍵的左邊緣的位置在第二行的I數字鍵的中部附近,第三行共有12個大小相同的鍵;第四行的A字母鍵的左邊緣的位置在第三行的Q字母鍵的左邊緣向右I / 3附近,第四行共有11個大小相同的鍵;第五行的Z字母鍵的左邊緣的位置在第四行的A字母鍵的中部附近,第五共有10個大小相同的鍵;所有型號相同鍵盤(包括臺式機鍵盤、筆記本電腦型鍵盤)的主鍵區20的鍵,其相對位置均相同、符號的排列方式、間距相同。支撐板連接部14a可以由支板滑動部14及支板轉動部13構成,也可以分別由兩個支板滑動部14、兩個支板轉動部13構成,主鍵區20的鍵帽I及鍵帽I下支撐板連接部14a在支撐板15的長度方向上均成等距線性陣列排布。參見圖I、圖2、圖3、圖4、一個鍵盤的支撐板15的大小與所有鍵帽按一定順序排列后的總體尺寸相近,也可將一個單元的支撐板15的大小看作與安裝在該支撐板15上的鍵帽的尺寸相近。一個單元的支撐板15可以由板面上的支板轉動部13及支板滑動部14構成、也可分別由兩組支板轉動部13或兩組支板滑動部14構成。現有鍵盤的相同尺寸鍵帽的單元的支撐板15的支板轉動部13及支板滑動部14的結構相同、間距相同、大小相同。但由于現有鍵盤的鍵帽尺寸除主鍵區20外其余鍵區的鍵帽大小不盡相同,這就造成支撐板15上的支板轉動部13及支板滑動部14的結構不相同、間距不相同。 參見圖5、圖6,以空格鍵為例,在與空格鍵鍵帽大小相近的支撐板15上安裝有兩組結構相同的相互支撐并同步聯動的塑料連桿,由于兩組塑料連桿相互獨立加之塑料連桿剛性較差,導致空格鍵鍵帽上下移動時不能平行于支撐板15。所以在現有鍵盤中類似空格鍵鍵帽均加有鋼絲23,鋼絲23近似Π形。鋼絲23的橫臂與空格鍵鍵帽的內凹底面上的鋼絲轉動部25轉動配合,鋼絲23的兩個左右豎臂的前端穿過支撐板15上的支扳折彎邊22上的支板貫穿孔24,并與支板貫穿孔24滑動配合。空格鍵鍵帽在兩組結構相同的相互撐同步聯動的塑料連桿、鋼絲23支撐作用下可平行于支撐板15上下移動。現有筆記本電腦型鍵盤支撐板15由于每個鍵帽單元的的支板轉動部13及支板滑動部14的結構不相同、間距不相同。采用沖壓模具生產時每副模具每個工步均有與鍵帽數量相近沖頭。以88個鍵帽的筆記本電腦型鍵盤為例,假設生產一個鍵盤的支撐板15有三個工步沖孔落料、初步折彎成型支板轉動部13及支板滑動部14、精沖支板轉動部13及支板滑動部14。三個工步模具共有264個沖頭,這就造成模具尺寸很大,模具尺寸大就需要大型的沖壓設備。模具共有264個高合金沖頭造成模具成本高,模具尺寸大造成設備采購成本高及用電量大以及生產效率下降。同時模具尺寸大、采用大型的沖壓設備造成沖壓精度下降。而且一個沖頭多、尺寸大的模具在生產過程中的維護成本很高,任何一個沖頭失效都必須要求暫停生產來切換沖頭并調試模具。
技術實現思路
一種鍵盤的支撐板結構及其連桿支撐結構包括彈性體11、薄膜開關片12、鍵帽I、支撐板15、分別與鍵帽I、支撐板15連接的外連桿8、內連桿4聯動構成的連桿支撐、均成等距線性陣列排布的標準鍵區20的鍵帽(I)所對應的支撐板15上成型的支撐板連接部14a均按現有鍵盤通常的方式分布排列,其特征是支撐板15上成型的支撐板連接部14a均成等距線性陣列排布。一種鍵盤的支撐板結構及其連桿支撐結構包括彈性體11、薄膜開關片12、鍵帽I、支撐板15、分別與鍵帽I、支撐板15連接的外連桿8、內連桿4聯動構成的連桿支撐、均成等距線性陣列排布的標準鍵區20的鍵帽I所對應的支撐板15上一體成型的支撐板連接部14a、連桿支撐均按現有鍵盤通常的方式分布排列,其特征是一體成型的支撐板連接部14a、連桿支撐均成等距線性陣列排布。進一步的是連桿支撐是由帶有3個連桿臂的外連桿8和帶有兩個連桿臂的內連桿4組成;或者連桿支撐是由帶有3個連桿臂的外連桿8和帶有3個連桿臂的內連桿4組成;或者連桿支撐是由帶有3個以上連桿臂的外連桿8和帶有3個以上連桿臂的內連桿4組成。進一步的是連接鋼絲54分別與鍵帽(I)內凹底面的鍵鋼絲連接部53、連桿支撐上端的連桿連接貫穿孔55連接配合,連接鋼絲54可以是呈直線狀并通過與連桿連接貫穿孔55連接,使相鄰的兩組連桿支撐剛性連接;連接鋼絲54也可以是在延伸段末端向下折彎形成鋼絲臂56,在鋼絲臂56的尾部再折彎形成與支撐板15連接部連接配合的鋼絲下配合部57。一種鍵盤的支撐板結構及其連桿支撐結構包括 彈性體11、薄膜開關片12、鍵帽I、支撐板15和由外連桿8、內連桿(4)聯動構成的連桿支撐,其特征是連桿支撐是由帶有3個連桿臂的外連桿8和帶有兩個連桿臂的內連桿4組成;或者連桿支撐是由帶有3個連桿臂的外連桿8和帶有3個連桿臂的內連桿4組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鍵盤的支撐板結構及其連桿支撐結構包括:彈性體(11)、薄膜開關片(12)、鍵帽(1)、支撐板(15)、分別與鍵帽(1)、支撐板(15)連接的外連桿(8)、內連桿(4)聯動構成的連桿支撐、均成等距線性陣列排布的標準鍵區(20)的鍵帽(1)所對應的支撐板(15)上成型的支撐板連接部(14a)均按現有鍵盤通常的方式分布排列,其特征是:支撐板(15)上成型的支撐板連接部(14a)均成等距線性陣列排布。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峰,
申請(專利權)人:陳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