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及標高調整方法,所述連續箱梁橋包括上部結構和支承所述上部結構的橋墩承臺,連續箱梁橋邊跨的上部結構上設有混凝土現澆箱梁,所述支撐裝置支撐所述混凝土現澆箱梁,所述支撐裝置利用了已經建造完畢的連續箱梁橋的橋墩承臺來作為該支撐裝置中鋼管支架的落腳點對混凝土現澆箱梁的進行支撐,保證了混凝土箱梁現澆段在現澆過程中的安全;所述標高調整方法通過千斤頂對混凝土現澆箱梁施加預頂力,以調節混凝土現澆箱梁的標高,有利于預應力混凝土邊跨合龍高差控制和調整。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型涉及連續箱梁橋施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由于大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橋造價低、養護方便、受力合理等特點,目前在我國得到廣泛的推廣建設。對于大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橋在邊跨混凝土箱梁施工中由于懸臂施工工藝要求,必須設置邊跨現澆段,邊跨混凝土箱梁現澆段長度一般在6米以上。由于這種混凝土現澆箱梁自重大,因此必須采用支架現澆的形式,而支架的結構形式和施工過程中的內力控制對現澆段的安全施工至關重要。目前混凝土現澆箱梁的支撐裝置多采用落地腳手架或鋼管支架等利用地面進行支撐的結構形式,必須進行支架裝置處的地基處理,盡管如此,由于在施工過程地基沉降和支架內力過大引起的安全事故每年時有發生,且由于懸臂施工過程中的誤差累計,在邊跨合龍時合龍高差很難得到有效控制,使得橋梁合龍時高差過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以利用永久結構(橋墩承臺)進行混凝土現澆箱梁的支撐和對現澆節段箱梁進行標高調整和控制,保證其施工中的安全及合龍的平順。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所述連續箱梁橋包括上部結構和支承所述上部結構的橋墩承臺,連續箱梁橋邊跨的上部結構上設有混凝土現澆箱梁,所述支撐裝置支撐所述混凝土現澆箱梁,所述支撐裝置包括至少一根鋼管支架和與所述鋼管支架相同數量的拉桿,所述鋼管支架的一端設置于所述橋墩承臺上,所述鋼管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混凝土現澆箱梁的下底面連接,所述拉桿的一端設置于所述上部結構中,所述拉桿的另一端與所述鋼管支架連接。進一步的,所述支撐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千斤頂,所述千斤頂的數量與所述拉桿的數量相同,所述千斤頂設置于所述上部結構中,所述千斤頂與所述拉桿的一端連接。進一步的,所述支撐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的數量與所述拉桿的數量相同,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千斤頂與所述拉桿的結合處。可選的,所述至少一個壓力傳感器也可設置于對應的所述拉桿與所述鋼管支架的結合處。進一步的,所述鋼管支架和所述拉桿的數量均為三根。進一步的,所述三根鋼管支架之間設有連桿。進一步的,所述鋼管支架能夠繞所述鋼管支架與所述橋墩承臺的接觸點旋轉。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標高調整方法,其通過上述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調整混凝土現澆箱梁的高度,該方法包括通過所述千斤頂活塞的伸縮,帶動所述拉桿拉動或推動所述鋼管支架繞所述鋼管支架與所述橋墩承臺的接觸點旋轉,以調整設置于所述鋼管支架上的混凝土現澆箱梁的標高。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相對于現有技術來說,改變了其支撐地點,該支撐裝置利用了已經建造完畢的連續箱梁橋的橋墩承臺來作為該支撐裝置中鋼管支架的落腳點對混凝土現澆箱梁的進行支撐,橋墩承臺作為永久結構不會像地面一樣容易塌陷或沉降,保證了混凝土箱梁現澆段在現澆過程中的安全,另外,該支撐裝置還采用拉桿使鋼管支架在支撐過程中受力平衡,不會斷裂損壞,同樣也保證了混凝土現澆箱梁在施工中的安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標高調整方法相對于現有技術來說,為連續箱梁橋合龍高差的調整提供一種實用裝置和控制方法和措施,保證了連續箱梁橋合龍高差滿足規范要求。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的側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的主視圖。在圖1和圖2中,1:上部結構;2:橋墩承臺;3:混凝土現澆箱梁;4:鋼管支架;5:拉桿;6:千斤頂;7:壓力傳感器;8:連桿。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提出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標高調整方法相對于現有技術來說,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根據下面說明和權利要求書,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所述連續箱梁橋包括上部結構和支承所述上部結構的橋墩承臺,連續箱梁橋邊跨的上部結構上設有混凝土現澆箱梁,所述支撐裝置支撐所述混凝土現澆箱梁,所述支撐裝置包括至少一根鋼管支架和與所述鋼管支架相同數量的拉桿,所述鋼管支架的一端設置于所述橋墩承臺上,所述鋼管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混凝土現澆箱梁的下底面連接,所述拉桿的一端設置于所述上部結構中,所述拉桿的另一端與所述鋼管支架連接,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相對于現有技術來說,改變了其支撐地點,該支撐裝置利用了已經建造完畢的連續箱梁橋的橋墩承臺來作為該支撐裝置中鋼管支架的落腳點對混凝土現澆箱梁的進行支撐,橋墩承臺作為永久結構不會像地面一樣容易塌陷或沉降,保證了混凝土箱梁現澆段在現澆過程中的安全,另外,該支撐裝置還采用拉桿使鋼管支架在支撐過程中受力平衡,不會斷裂損壞,同樣也保證了混凝土現澆箱梁在施工中的安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標高調整方法相對于現有技術來說,為連續箱梁橋合龍高差的調整提供一種實用裝置和控制方法和措施,保證了連續箱梁橋合龍。請參考圖1和圖2,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標高調整方法相對于現有技術來說,的側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的主視圖。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所述連續箱梁橋包括上部結構I和支承所述上部結構I的橋墩承臺2,連續箱梁橋邊跨的上部結構I上設有混凝土現澆箱梁3,所述支撐裝置支撐所述混凝土現澆箱梁3,所述支撐裝置包括三根鋼管支架4和三根拉桿5,所述鋼管支架4的一端設置于所述橋墩承臺2上,所述鋼管支架4的另一端與所述混凝土現澆箱梁3的下底面連接,所述拉桿5的一端設置于所述上部結構I中,所述拉桿5的另一端與所述鋼管支架4連接。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標高調整方法相對于現有技術來說,相對于現有技術來說,改變了其支撐地點,該支撐裝置利用了已經建造完畢的連續箱梁橋的橋墩承臺2來作為該支撐裝置中鋼管支架4的落腳點對混凝土現澆箱梁3的進行支撐,橋墩承臺2作為永久結構不會像地面一樣容易塌陷或沉降,保證了混凝土箱梁現澆段在現澆過程中的安全,另外,該支撐裝置還采用拉桿5使鋼管支架4在支撐過程中受力平衡,不會斷裂損壞,同樣也保證了混凝土現澆箱梁3在施工中的安全。進一步的,所述支撐裝置還包括三個千斤頂6和三個壓力傳感器7,所述千斤頂6設置于所述上部結構I中,所述千斤頂6與所述拉桿5的一端連接,所述壓力傳感器7設置于所述千斤頂6與所述拉桿5的結合處,其用于測量所述鋼管支架4所受的壓力。可以想到的,所述壓力傳感器7也可設置于對應的所述拉桿5與所述鋼管支架4的結合處,如此設置也可使所述壓力傳感器7起到同樣的測量所述鋼管支架4所受壓力的作用。鋼管支架4內力的具體控制步驟如下:步驟一:根據現澆混凝土的方量計算鋼管支架4和拉桿3的理論內力,并調節千斤頂6改變鋼管支架4的內力;步驟二:采用壓力傳感器7跟蹤測量拉桿5的內力;步驟三:通過拉桿5實測內力值與理論值比較判斷;步驟四:如果實測數據偏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所述連續箱梁橋包括上部結構和支承所述上部結構的橋墩承臺,連續箱梁橋邊跨的上部結構上設有混凝土現澆箱梁,所述支撐裝置支撐所述混凝土現澆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根鋼管支架和與所述鋼管支架相同數量的拉桿,所述鋼管支架的一端設置于所述橋墩承臺上,所述鋼管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混凝土現澆箱梁的下底面連接,所述拉桿的一端設置于所述上部結構中,所述拉桿的另一端與所述鋼管支架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所述連續箱梁橋包括上部結構和支承所述上部結構的橋墩承臺,連續箱梁橋邊跨的上部結構上設有混凝土現澆箱梁,所述支撐裝置支撐所述混凝土現澆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根鋼管支架和與所述鋼管支架相同數量的拉桿,所述鋼管支架的一端設置于所述橋墩承臺上,所述鋼管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混凝土現澆箱梁的下底面連接,所述拉桿的一端設置于所述上部結構中,所述拉桿的另一端與所述鋼管支架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千斤頂,所述千斤頂的數量與所述拉桿的數量相同,所述千斤頂設置于所述上部結構中,所述千斤頂與所述拉桿的一端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連續箱梁橋施工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的數量與所述拉桿的數量相同,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于對應的所述千斤頂與所述拉桿的結合處。4.根據權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勝錄,伍小平,李鑫奎,陳晉,趙一鳴,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