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建筑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裝配式樓蓋的組合防水結構,包括預制板與鋼結構接縫處的防水結構,在所述預制板與所述鋼結構的相對面上,所述鋼結構上橫向焊接有止水鋼板,所述預制板上設有橫向的凹槽或凸起,所述接縫由后澆注體填封;還包括兩預制板接縫處的防水結構,在兩所述預制板的相對面上,分別橫向設有凸起或凹槽,或一個設有凸起另一個設有凹槽,所述接縫由后澆注體填封。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建筑行業預制板結構防水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建筑工程
,特別涉及全預制樓板結構體系中,預制板與鋼管混凝土柱、鋼板剪力墻、U型組合梁及預制板之間接縫的處理技術。
技術介紹
疊合樓板是由預制板和現澆鋼筋混凝土層疊合而成的,是目前建筑工業化項目中應用最廣泛的結構構件。疊合樓板的防水處理,主要靠二次澆注混凝土,二次澆搗混凝土不但施工量大,而且還需要等待混凝土凝固,所以延長了施工周期。區別于疊合樓板,全預制式樓板也就是本技術中所說的裝配式樓蓋整體都由預制板拼接而成,它的防水主要是處理拼接縫隙即接縫的防水問題,施工量大大減小,施工周期也會大大縮短。本技術主要研究裝配式樓蓋接縫處的防水問題,主要涉及預制板與鋼管混凝土柱、鋼板剪力墻、U型組合梁及預制板接縫處的防水處理技術,以使裝配式樓蓋不但防水效果好,而且施工周期短。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裝配式樓蓋的組合防水結構。本技術通過如下技術方案解決其技術問題,一種裝配式樓蓋的組合防水結構,包括預制板與鋼結構接縫處的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預制板與所述鋼結構的相對面上,所述鋼結構上橫向焊接有止水鋼板,所述預制板上設有橫向的凹槽或凸起,所述接縫由后澆注體填封。本技術這里所說的鋼結構,主要是指裝配式樓蓋體系中,用作支撐的結構,如鋼管混凝土柱、鋼板剪力墻、U型組合梁等。本技術在后澆注體與鋼結構之間設置止水鋼板,在水沿著鋼結構與后澆注體接觸面間的縫隙滲透,遇到止水鋼板時則停止,無法再往里滲透,止水鋼板起到了切斷水滲透路徑的作用,即使水沿著止水鋼板與后澆注體之間的縫隙繼續滲透,止水鋼板也起到了延長水的滲透路徑的作用,所以在鋼結構與預制板的接縫處設置止水鋼板能起到防水作用。本技術預制板與后澆注體之間的防水原理如下,當水沿著預制板與后澆注體接觸面間的縫隙滲透時,預制板上的凹槽或凸起結構也起到了改變水的滲透方向、延長水的滲透路徑的作用,所以也能起到防水作用。作為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止水鋼板和所述凸起或凹槽貫穿整條所述接縫。所述預制板上的凹槽縱截面呈梯形,為一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從槽口到槽底,逐漸變窄。凹槽相對于凸起,可以提高后澆注體的抗剪性,另外,本技術凹槽結構,有利于后澆注體的填封,使后澆注體與預制板的凹槽間不易留下未澆注的空隙。所述鋼結構上還橫向焊接有承托板,所述預制板搭接在所述承托板上,所述承托板構成所述接縫的底板。承托板的設置,一方面方便了預制板與鋼結構之間的搭接,另一方面因為承托板同時也是鋼結構與預制板間接縫的底板,方便了后澆注體的澆注操作。若鋼結構為鋼板剪力墻、U型組合梁等承載強度要求較高的支撐結構,還可以作如下處理:所述預制板內預埋有槽鋼一,所述鋼結構上焊接有槽鋼二,所述預制板和所述鋼結構上的槽鋼均伸向對側,端頭焊接在一起,并澆注在所述后澆注體內。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方案,在焊接有所述槽鋼二的鋼結構的鋼板背面相應位置上,還焊接有加強筋板,所述加強筋板與所述槽鋼二透過所述鋼板一一對接。加強筋板的設置主要用于增強鋼板局部區域的強度,減少形變量。本技術的一種裝配式樓蓋的組合防水結構,還包括兩預制板接縫處的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兩所述預制板的相對面上,分別橫向設有凸起或凹槽,或一個設有凸起另一個設有凹槽,所述接縫由后澆注體填封。作為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止水鋼板和所述凸起或凹槽貫穿整條所述接縫。所述預制板上的凹槽縱截面呈梯形,為一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從槽口到槽底,逐漸變窄。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術在裝配式樓蓋接縫靠近鋼管混凝土柱、鋼板剪力墻及U型組合梁等鋼結構一側采用止水鋼板改變水的滲透路徑,延長水的滲透路線,而接縫另一側的預制板側面采用梯形凹槽改變水的滲透方向,延長水的滲透路徑,并在接縫處一次性澆注混凝土,使預制樓板與鋼管混凝土柱、鋼板剪力墻及U型組合梁更好的連接,預制板與預制板之間也一樣,本技術解決了建筑行業預制板結構防水問題;(2)本技術裝配式樓蓋的組合防水結構安裝簡便,加快了全裝配式鋼-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速度,施工周期減短,有利于建筑產業化生產,具有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附圖說明圖1為預制板與鋼管混凝土柱連接大樣;圖2為預制板與鋼板剪力墻連接大樣;圖3為預制板與鋼板剪力墻連接大樣的俯視圖;圖4為預制板與U型組合梁連接大樣(兩側樓板板面高差小于或等于50mm適用);圖5為預制板與U型組合梁連接大樣(兩側樓板板面高差大于50mm適用);圖6為預制板與預制板連接大樣。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主要研究裝配式樓蓋的防水問題,下面以鋼管混凝土柱與預制板接縫處的防水結構,鋼板剪力墻與預制板接縫處的防水結構,U型組合梁與預制板接縫處的防水結構,以及預制板與預制板接縫處的防水結構為例,結合相應的附圖具體介紹下本技術的裝配式樓蓋的組合防水結構。鋼管混凝土柱與預制板接縫處的防水結構鋼管混凝土柱是指由內部填充有混凝土的鋼管構成的支撐柱。如圖1所示,鋼管混凝土柱1與預制板4接縫處的防水結構,在預制板4與鋼管混凝土柱1的相對面上,鋼管混凝土柱1上橫向雙面焊有止水鋼板11,預制板4上設有橫向的凹槽41,接縫5由后澆混凝土6填封。止水鋼板11和凹槽41貫穿整條接縫5。在水沿著鋼管混凝土柱1與后澆混凝土6接觸面間的縫隙滲透,遇到止水鋼板11時則停止,止水鋼板11起到了切斷水滲透路徑的作用,即使水沿著止水鋼板11與后澆混凝土6之間的縫隙繼續滲透,止水鋼板11也起到了延長水的滲透路徑的作用,所以在鋼管混凝土柱1與預制板4的接縫處設置止水鋼板11能起到防水作用。在預制板4上設置凹槽41,當水沿著預制板4與后澆混凝土6接觸面間的縫隙滲透時,預制板4上的凹槽41也起到了改變水的滲透方向、延長水的滲透路徑的作用,所以也能起到防水作用。預制板4上的凹槽41縱截面呈梯形,為一梯形凹槽,梯形凹槽從槽口到槽底,逐漸變窄。本技術通過設置凹槽而非凸起來防水,主要因為凹槽可以提高后澆混凝土6的抗剪性。而梯形凹槽結構,有利于后澆混凝土6的填封,使后澆混凝土6與預制板4的凹槽41間不易留下未澆注的空隙。預埋在預制板4中端頭伸出預制板4相應面的鋼筋42彎折后澆注在后澆混凝土6中。鋼管混凝土柱1上還橫向雙面焊有承托板12,預制板4搭接在承托板12上,承托板12構成接縫5的底板。承托板12的設置,一方面方便了預制板4與鋼管混凝土柱1之間的搭接,另一方面因為承托板12同時也是鋼管混凝土柱1與預制板4間接縫5的底板,方便了后澆混凝土6的澆注操作。圖1中鋼管混凝土柱1與預制板4接縫處的防水結構適合于對預制板4承載強度要求不高的場所,在對預制板4承載強度要求較高的場所,可適當加強預制板的承托結構。鋼板剪力墻與預制板接縫處的防水結構鋼板剪力墻是指由相對設置的兩塊鋼板和填充在兩塊鋼板之間的混凝土構成的墻體。如圖2、3所示,鋼板剪力墻2與預制板4接縫處的防水結構,在預制板4與鋼板剪力墻2的相對面上,鋼板剪力墻2上橫向焊接有止水鋼板21,預制板4上設有橫向的凹槽41,接縫5由后澆混凝土6填封。止水鋼板21和凹槽41貫穿整條接縫5。本實施例中鋼板剪力墻2與預制板4接縫處設置的止水鋼板21和凹槽41的防水原理參見鋼管混凝土柱與預制板接縫處的防水結構。預埋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裝配式樓蓋的組合防水結構,包括預制板與鋼結構接縫處的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預制板與所述鋼結構的相對面上,所述鋼結構上橫向焊接有止水鋼板,所述預制板上設有橫向的凹槽或凸起,所述接縫由后澆注體填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裝配式樓蓋的組合防水結構,包括預制板與鋼結構接縫處的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預制板與所述鋼結構的相對面上,所述鋼結構上橫向焊接有止水鋼板,所述預制板上設有橫向的凹槽或凸起,所述接縫由后澆注體填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樓蓋的組合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鋼板和所述凸起或凹槽貫穿整條所述接縫。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配式樓蓋的組合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板上設置的為凹槽,所述預制板上的凹槽縱截面呈梯形,為一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從槽口到槽底,逐漸變窄。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配式樓蓋的組合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結構上還橫向焊接有承托板,所述預制板搭接在所述承托板上,所述承托板構成所述接縫的底板。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配式樓蓋的組合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板內預埋有槽鋼一,所述鋼結構上焊接有槽鋼二,所述預制板和所述鋼結構上的槽鋼均伸向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星,李寧,李振興,林泳,朱耀洲,譚劍鋒,楊文旻,蔡蔭,李峰,方宇彥,黃高松,楊錦坤,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