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水處理構筑物底板與池壁一次成型的澆筑模板。
技術介紹
目前水處理構筑物混凝土施工,一般采用兩次澆筑成型施工工藝,即底板及以上50厘米高度池壁設置吊模澆筑一次混凝土,底板50厘米高度以上池壁再澆筑一次混凝土。50厘米高度池壁處設水平施工縫一處。施工縫處理較為繁瑣,需設置止水鋼板、施工縫處混凝土鑿毛、采用水槍沖洗干凈。另外,施工縫也為質量控制薄弱環節,為水處理構筑物常見滲漏部位,新舊混凝土接茬處內外壁有明顯痕跡,表觀質量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水處理構筑物底板與池壁一次成型的澆筑模板,為后續底板與池壁一次成型的澆筑工藝提供基礎模具。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處理構筑物底板與池壁一次成型的澆筑模板,包括底板模具以及位于該底板模具上方的池壁模具,所述底板模具包括兩側的第一側板以及一端的第一封板,所述池壁模具包括兩側的第二側板以及另外兩側的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上均沿高度方向布置有多個雙拼橫肋,其中位于兩側第二封板上的雙拼橫肋之前通過扣件和穿墻止水螺栓連接,位于第一封板上的雙拼橫肋與第一封板之間通過扣件和單頭螺栓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穿墻止水螺栓包括可拆卸連接的內桿和外桿,所述內桿上套設有止水片,所述外桿的自由端開設有外螺紋。優選地,所述外桿朝向內桿的端頭套設有螺帽,所述內桿上套設有與所述螺帽相適配的錐形螺套。優選地,所述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上均設置有多根豎肋。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技術通過澆筑模板實現了水處理構筑物底板與池壁的一次成型,減少了水處理構筑物池體的施工縫,施工難度小,可提高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處理構筑物底板與池壁一次成型的澆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模具(10)以及位于該底板模具上方的池壁模具(20),所述底板模具(10)包括兩側的第一側板(11)以及一端的第一封板(12),所述池壁模具(20)包括兩側的第二側板(21)以及另外兩側的第二封板(22),所述第一封板(12)和第二封板(22)上均沿高度方向布置有多個雙拼橫肋(30),其中位于兩側第二封板(22)上的雙拼橫肋之前通過扣件(40)和穿墻止水螺栓(50)連接,位于第一封板(12)上的雙拼橫肋與第一封板之間通過扣件(40)和單頭螺栓(60)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處理構筑物底板與池壁一次成型的澆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模具(10)以及位于該底板模具上方的池壁模具(20),所述底板模具(10)包括兩側的第一側板(11)以及一端的第一封板(12),所述池壁模具(20)包括兩側的第二側板(21)以及另外兩側的第二封板(22),所述第一封板(12)和第二封板(22)上均沿高度方向布置有多個雙拼橫肋(30),其中位于兩側第二封板(22)上的雙拼橫肋之前通過扣件(40)和穿墻止水螺栓(50)連接,位于第一封板(12)上的雙拼橫肋與第一封板之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軍,袁青,張啟奎,王婧馨,李貴明,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