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裝置及施工方法,包括支撐裝置、左側卸料平臺、右側卸料平臺及振搗孔。所述支撐裝置布置于鋼襯底部兩側,由型鋼焊接成型,支撐裝置上設有縱向工字鋼主梁,支撐裝置底腳與倉面預埋鐵板凳及錨筋焊接固定;所述左側卸料平臺由腳手架和滑槽組成,滑槽固定在腳手架上,傾斜角度按45°控制,左側卸料平臺按每間隔6.0m間距設置一道;所述右側卸料平臺由三角支架、集料斗、溜筒、滑槽組成,右側卸料平臺按每間隔13m間距設置一道,與左側卸料平臺錯開成梅花形布置。本發明專利技術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裝置及施工方法,有效解決了鋼襯底板數層鋼筋網綁扎安裝施工及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不密實發生大面積脫空等問題,進一步保證了整個鋼襯施工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裝置及施工方法
本專利技術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裝置及施工方法,適用于水電工程泄洪孔鋼襯底板混凝土施工領域。
技術介紹
現水電工程施工中,泄洪孔均采用全鋼襯結構,鋼襯均在現場焊接拼裝成型后澆筑外包混凝土。施工中,為便于鋼襯拼裝、鋼襯外圍鋼筋施工及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鋼襯拼裝通常采用型鋼作為支撐梁將鋼襯托起,確保鋼襯底板距老混凝土面不低于1.5m高,由于鋼襯面積較大,若采用常規纜機下料方式及常規級配混凝土對鋼襯底板澆筑混凝土,其纜機垂直下料,骨料僅能填充鋼襯邊緣位置難于填充滿至整個鋼襯底板,常規級配混凝土因塌落度小,鋼襯中間部位混凝土無法灌入。因此,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充填密實困難,鋼襯底板出現大面積混凝土脫空現象,嚴重影響工程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裝置及施工方法,有效解決了鋼襯底板數層鋼筋網綁扎安裝施工、及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不密實發生大面積脫空等問題,進一步保證了整個鋼襯施工質量。該專利技術裝置結構簡單、操作靈活、安全可靠,經濟高效、質量保證。適用于水電工程中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施工。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裝置,包括支撐裝置、左側卸料平臺、右側卸料平臺及振搗孔。所述支撐裝置布置于鋼襯底部兩側,由型鋼焊接成型,支撐裝置上設有縱向工字鋼主梁,支撐裝置底腳與倉面預埋鐵板凳及錨筋焊接固定;所述左側卸料平臺由腳手架和滑槽組成,滑槽固定在腳手架上,傾斜角度按45度控制,左側卸料平臺按每間隔6.0m間距設置一道;所述右側卸料平臺由三角支架、集料斗、溜筒、滑槽組成,右側卸料平臺按每間隔13m間距設置一道,與左側卸料平臺錯開成梅花形布置。所述支撐裝置為20#槽鋼加工制作,其中立桿為20#槽鋼背對背焊接形成,立桿頂部縱向鋪設30#工字鋼作為鋼襯支撐梁,立桿及斜撐底腳與倉面預埋鐵板凳和錨筋焊接固定,工字鋼與鋼襯底板加勁板焊接固定,支撐裝置每間隔1.0m設置一道,高度1.5m。所述腳手架為Φ48×3.5mm鋼管現場搭設,左側腳手架搭設高度為5.0m,每道間距6.0m,右側腳手架搭設高度3.5m,每道間距13m,左腳手架與右側腳手架相互錯開成梅花形布置。所述滑槽為δ=3mm厚鋼板加工制作成半圓形,與腳手架連接固定形成卸料平臺,滑槽安裝傾角按45度控制,底口端距倉面1.5m,距鋼襯側墻1.8m。所述三角支架為10#槽鋼加工制作,與鋼襯右側上方插筋焊接固定,三角支架與右側腳手架對應設置,主要作為集料斗的支撐體系,三角支架表面滿鋪竹跳板作為人工操作平臺。所述集料斗為δ=2mm厚鋼板加工制作成漏斗形式,采用鋼筋等輔助焊接將集料斗與三角支架緊固穩定。所述溜筒為δ=2mm厚鋼板加工制作成圓柱形,單節溜筒長度1.0m,上口尺寸為Φ350mm,下口尺寸為Φ280mm,上、下口兩側對稱設置吊耳和掛鉤,方便溜筒串接。所述振搗孔采用現場人工臨時開孔,振搗孔開孔位置為在每節鋼襯底板中央,開孔尺寸為Φ150mm,主要作為鋼襯底板高流態混凝土振搗使用。本專利技術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裝置及施工方法,技術效果如下:1)、鋼襯兩側采用常規混凝土分坯次澆筑成U型槽,鋼襯底板(U型槽)混凝土澆筑采用高流態混凝土,通過鋼襯兩側梅花形設置的卸料平臺,由纜機垂直下料過度到鋼襯底板部位后成傾斜下料,高流態混凝土更容易灌入至鋼襯底板,鋼襯底板人工開設振搗孔,對鋼襯底板部位混凝土進行人工振搗,確保底板混凝土澆筑質量。2)、結構簡單、操作靈活、安全高效、經濟高效,質量保證;尤其適用于水電工程中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施工。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鋼襯底板混凝土下料裝置布置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鋼襯底板U型槽混凝土澆筑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所示,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裝置,包括支撐裝置1、左側卸料平臺2、右側卸料平臺3及振搗孔4。所述支撐裝置1布置于鋼襯12底部兩側,由型鋼焊接成型,支撐裝置1上設有縱向工字鋼主梁,支撐裝置1底腳與倉面預埋鐵板凳5及錨筋6焊接固定;所述左側卸料平臺2由腳手架和第一滑槽8組成,第一滑槽8固定在腳手架上,傾斜角度按45度控制,左側卸料平臺2按每間隔6.0m間距設置一道;所述右側卸料平臺3由三角支架9、集料斗10、溜筒11、第二滑槽8’組成,右側卸料平臺3按每間隔13m間距設置一道,與左側卸料平臺2錯開成梅花形布置。原因是:兩側下料要錯開,如果正對的話,左邊的下料與右邊形成對沖,骨料很難填到底板。兩側下料平臺相互錯開,相互下料間距在6m。所述支撐裝置1為20#槽鋼加工制作,其中立桿為20#槽鋼背對背焊接形成,立桿頂部縱向鋪設30#工字鋼作為鋼襯12支撐梁,立桿及斜撐底腳與倉面預埋鐵板凳5和錨筋6焊接固定,工字鋼與鋼襯12底板加勁板焊接固定,支撐裝置1每間隔1.0m設置一道,高度1.5m。所述腳手架為Φ48×3.5mm鋼管現場搭設,左側腳手架7搭設高度為5.0m,每道間距6.0m,右側腳手架7’搭設高度3.5m,每道間距13m,左腳手架7與右側腳手架7’相互錯開成梅花形布置。所述滑槽為δ=3mm厚鋼板加工制作成半圓形,與腳手架連接固定形成卸料平臺,滑槽安裝傾角按45度控制,底口端距倉面1.5m,距鋼襯側墻1.8m。所述三角支架9為10#槽鋼加工制作,與鋼襯12右側上方插筋13焊接固定,三角支架9與右側腳手架7’對應設置,主要作為集料斗10的支撐體系,三角支架9表面滿鋪竹跳板14作為人工操作平臺。所述集料斗10為δ=2mm厚鋼板加工制作成漏斗形式,采用鋼筋等輔助焊接將集料斗10與三角支架9緊固穩定。所述溜筒11為δ=2mm厚鋼板加工制作成圓柱形,單節溜筒長度1.0m,上口尺寸為Φ350mm,下口尺寸為Φ280mm,上、下口兩側對稱設置吊耳和掛鉤,方便溜筒串接。所述振搗孔4采用現場人工臨時開孔,振搗孔4開孔位置為在每節鋼襯12底板中央,開孔尺寸為Φ150mm,主要作為鋼襯12底板高流態混凝土16振搗使用。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法,實施步驟:(1)、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結合鋼襯12結構體型在鋼襯12底板混凝土前一倉澆筑中相應位置預埋鐵板凳5及錨筋6,間距為1.0m設置一套。(2)、倉面現場焊接支撐裝置1,支撐裝置1總高度1.5m,每道間距1.0m與倉面預埋鐵板凳5及錨筋6焊接固定成穩定支撐系統。(3)、鋼襯12逐節吊裝并安裝于支撐裝置1上臨時固定,待鋼襯12整體拼裝完成后進行整體焊接施工,同時在鋼襯12底板人工開設振搗孔4。(4)、按設計圖紙要求完成鋼襯12四周鋼筋綁扎安裝工作,并在鋼襯12兩側按梅花形布置搭設左側卸料平臺2及右側卸料平臺3,左側卸料平臺2間距6.0m一道,右側卸料平臺3間距13m一道。并同時完成相應三角支架9、集料斗10、溜筒11的拼裝就位工作。(5)、清洗倉面驗收合格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采用纜機直接下料方式先澆筑鋼襯12兩側常規級配混凝土15,每坯次層厚50cm,按三個坯次澆筑高度1.5m,致使鋼襯12底板(待澆筑區)預留成U型槽;之后采用鋼襯12左側卸料平臺2及右側卸料平臺3進行鋼襯12底板混凝土澆筑,混凝土級配為高流態混凝土16,分兩個坯次澆筑完成,人工通過鋼襯12底板振搗孔4對中間部位高流態混凝土16進行振搗施工。鋼襯12底板混凝土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裝置,包括支撐裝置(1)、左側卸料平臺(2)、右側卸料平臺(3)、鋼襯(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1)布置于鋼襯(12)底部兩側,支撐裝置(1)底腳與倉面預埋鐵板凳(5)、錨筋(6)連接固定;所述左側卸料平臺(2)包括腳手架、第一滑槽(8),第一滑槽(8)傾斜固定在腳手架(7)上,左側卸料平臺(2)每間隔一段間距設置一道;右側卸料平臺(3)包括三角支架(9)、集料斗(10)、溜筒(11)、第二滑槽(8’),集料斗(10)固定在三角支架(9)上,集料斗(10)連接溜筒(11),第二滑槽(8’)位于溜筒(11)底部;右側卸料平臺(3)按每間隔一段間距設置一道,與左側卸料平臺(2)錯開并存在一定間距;鋼襯(12)開設有振搗孔(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裝置,包括支撐裝置(1)、左側卸料平臺(2)、右側卸料平臺(3)、鋼襯(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1)布置于鋼襯(12)底部兩側,支撐裝置(1)底腳與倉面預埋鐵板凳(5)、錨筋(6)連接固定;所述左側卸料平臺(2)包括左側腳手架(7)、第一滑槽(8),第一滑槽(8)傾斜固定在左側腳手架(7)上,左側卸料平臺(2)每間隔一段間距設置一道;右側卸料平臺(3)包括右側腳手架(7’)、三角支架(9)、集料斗(10)、溜筒(11)、第二滑槽(8’),集料斗(10)固定在三角支架(9)上,集料斗(10)連接溜筒(11),第二滑槽(8’)位于溜筒(11)底部,第二滑槽(8’)傾斜固定在右側腳手架(7’)上;右側卸料平臺(3)按每間隔一段間距設置一道,與左側卸料平臺(2)錯開并存在一定間距;鋼襯(12)開設有振搗孔(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1)為槽鋼加工制作,支撐裝置(1)包括立桿、斜撐底腳,立桿為槽鋼背對背焊接形成,立桿頂部縱向鋪設工字鋼作為鋼襯(12)的支撐梁,立桿、斜撐底腳與倉面預埋鐵板凳(5)、錨筋(6)焊接固定,工字鋼與鋼襯(12)底板加筋板焊接固定,支撐裝置(1)每間隔一段設置一道。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腳手架為鋼管現場搭設,左側腳手架(7)與右側腳手架(7’)相互錯開成梅花形布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8)、第二滑槽(8’)均為鋼板加工制作成半圓形,與腳手架連接固定形成卸料平臺,滑槽安裝傾角按45度控制。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鋼襯底板混凝土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架(9)為槽鋼加工制作,與鋼襯(12)右側上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燦通,陳吉,徐萬富,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葛洲壩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