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其包括兩拉桿、定位板、壓板和千斤頂。所述兩拉桿相對平行,其頭部分別設有一拉鉤,且所述兩拉桿的兩拉鉤鉤口相背;該壓板套設在所述兩拉桿的尾部,該定位板套設所述兩拉桿上,并位于該壓板和該拉鉤之間;該千斤頂設置在該定位板和該壓板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節省了拆卸所需材料,縮短了高爐的休風時間,簡化了爐前工的拆卸作業,降低了爐前工的勞動強度,并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且該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能在較短時間進行風口中套拆卸的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
技術介紹
大高爐是一種密閉的高溫高壓冶煉容器,送風裝置通過安裝在爐墻上的風口套向爐內鼓入熱風,風口套便會形成高爐受風通道,起到冷卻其附近的耐火磚襯、密封爐內的高溫高壓煤氣的作用。風口套一般包括鑄鐵的風口大套、風口中套和風口小套。其中,風口中套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延伸至爐內的部分在使用期間不但要承受爐內高溫的侵蝕,還要承受高溫鐵流的沖刷和爐料、爐渣的磨損,造成損壞,故為不影響大高爐的正常工作,必須要更換風口中套。目前,大高爐更換風中套采用的方法是:在高爐休風后拉出風口小套,然后將風口中套的封邊割開,并將風口中套的進出水管頭拆開,用壓縮空氣吹凈腔內殘留水,再用氧氣將風口中套的后端熔化掉,隨后從風口中套內伸入長拉桿,人工將風口中套拉出來。請參閱圖1,圖1是現有技術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從圖中可知,該風口小套B、該風口中套C和該風口大套D依次設置在爐底與爐腹之間該爐墻A內壁上。現有技術中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包括長拉桿11、固定在該長拉桿11上的活動鍾12、固定在活動鍾12上的麻繩13和用于作為長拉桿11的支點的枕木14。該長拉桿11的一端設有一拉鉤。當使用現有技術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時,首先,卸掉與風口大套連接的直吹管,風口大套上便會出現一通口,隨后將長拉桿11設有拉鉤的一端伸進風口中套C,并將其勾住風口中套C的上端邊沿,同時將焊接在風口大套D內壁的枕木14作為長拉桿11的支點。與長拉桿11相連接的活動鍾12在麻繩13的牽引作用下,在長拉桿11的上下運動,同時長拉桿11會在外力的作用下實現向后運動,從而將風口中套C拉出。但現有技術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存在以下缺點:操作麻煩,并由于風口中套一般是鑄銅件,故其具有一定的重量,以及其作為大高爐的風口裝置,必定會被牢牢固定在大高爐的爐墻內壁上,那么將風口中套拉出來需要充足的力量和耗費較長的時間。具體地,換一個中套需耗時約8~9個小時,消耗氧氣管1~2噸,消耗氧氣5~10立方,中套被燒損200~350公斤,故現有技術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材料消耗量多,高爐休風和風口作業時間長,并由于是人工操作,增加了工人們的勞動強度,以及存在著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可在較短時間內拆卸大高爐風中套、方便爐前工拆卸作業、節省材料和高爐休風時間、提高工作安全性、降低勞動強度、操作簡便的結構簡單的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拆卸裝置。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包括兩拉桿、定位板、壓板和千斤頂。所述兩拉桿相對平行,其頭部分別設有一拉鉤,且所述兩拉桿的兩拉鉤鉤口相背;該壓板套設在所述兩拉桿的尾部,該定位板套設所述兩拉桿上,并位于該壓板和該拉鉤之間;該千斤頂設置在該定位板和該壓板之間,以使得所述兩拉桿往其頭部到其尾部這一方向拉伸。本技術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拆卸裝置操作簡便、結構簡單,其能在較短時間內拆卸大高爐風中套,并且其簡化了爐前工拆卸作業、節省了拆卸所需的材料和縮短高爐休風時間、提高了工作安全性、降低了勞動強度。進一步,所述兩拉桿的尾部分別設有螺牙,及其尾部分別設有與所述兩螺牙相匹配的固定螺母。所述兩螺牙分別與所述兩固定螺母配合相接,以固定該壓板的位置。該固定螺母和該螺牙配合使得壓板外端被緊固,從而緊固住放置在壓板之間的千斤頂。進一步,該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還包括兩定桿;所述兩定桿分別焊接在該定位板的相對兩側,使定位板固定在大高爐的風口大套上。由于該定位板置于風口大套外沿,該兩定桿的一端分別焊接在該定位板的相對兩側,其另一端則焊接在風中大套的外沿,以使得該定位板緊緊固定在該風口大套外沿,不脫落,從而進一步使得該千斤頂的緊固、不走位,進一步使得該千斤頂的作用力更好地傳遞給所述兩拉桿。進一步,該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還包括活動板。該活動板套設在所述兩拉桿上,并位于該定板和該拉鉤之間。該活動板有利于維持所述兩拉桿之間的相對平行位置,使得所述兩拉桿將其所受到的千斤頂的作用力更好地傳遞給風口中套,從而將風口中套從風中大套中松出。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技術中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2,圖2是本技術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的示意圖。本技術中的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包括兩拉桿21、活動板22、定位板23、壓板24、兩定桿25和千斤頂26。所述兩拉桿21相對平行放置,該活動板22、該定位板23和該壓板24依次套設在所述兩拉桿21的之間。所述兩定桿25分別焊接在該壓板24的相對兩側。該千斤頂26設置在該定位板23和該壓板24之間,以使得所述兩拉桿25往其頭部到其尾部這一水平方向拉伸。其中,該活動板22套設于所述兩拉桿21的中部,其被所述兩拉桿21貫穿的兩端可沿所述兩拉桿21移動,以保持所述兩拉桿21相對平行,從而使得所述兩拉桿21將其所受到的千斤頂26的作用力更好地傳遞給風口中套。該壓板24套設于所述兩拉桿21的尾部。該定位板23套設于所述兩拉桿21上,并位于該壓板24和該活動板22之間,以緊固放置在其之間的千斤頂26的位置,使千斤頂26的作用力更好地傳遞給所述兩拉桿21。具體地,所述兩拉桿21的頭部分別設有一拉鉤211,且所述兩拉桿21的兩拉鉤211鉤口相背。進一步,所述兩拉桿21的尾部分別設有螺牙,及所述兩拉桿21的尾部分別設有與該螺牙相匹配的固定螺母212。該螺牙和該固定螺母213配合相接,該固定螺母212和該螺牙的配合使得壓板24外端被緊固,從而調整好并緊固住放置在定位板23和壓板24之間和的千斤頂,使得所述兩拉桿21更易受到該千斤頂26的水平作用力。高爐檢修時,先從風口內將風口小套拉出,再將風口中套的封邊割開,隨即將風口中套的進出水管頭拆開,并用壓縮空氣吹凈風口中套中的殘余水,這時,爐前工先用氧氣將風口中套后端的爐料化開,最后利用本技術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對大高爐風中套完成拆卸作業。具體地,在使用本技術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對大高爐風中套進行拆卸時,先將與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拉桿、定位板、壓板和千斤頂;所述兩拉桿相對平行,其頭部分別設有一拉鉤,且所述兩拉桿的兩拉鉤鉤口相背;該壓板套設在所述兩拉桿的尾部,該定位板套設所述兩拉桿上,并位于該壓板和該拉鉤之間;該千斤頂設置在該定位板和該壓板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拉桿、定位板、
壓板和千斤頂;所述兩拉桿相對平行,其頭部分別設有一拉鉤,且所述兩拉
桿的兩拉鉤鉤口相背;該壓板套設在所述兩拉桿的尾部,該定位板套設所述
兩拉桿上,并位于該壓板和該拉鉤之間;該千斤頂設置在該定位板和該壓板
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拆卸大高爐風口中套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兩拉桿的尾部分別設有螺牙,及其尾部分別設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文強,柏德春,潘偉恩,陳小東,韋兵,張志堅,吳啟劍,楊國新,陳開泉,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韶鋼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