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高爐風口中套,包括風口座、風口帽及隔離套,所述隔離套環套在所述風口帽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口帽由高純銅錠模鍛成型,所述風口座由耐熱鋼鑄造而成,所述風口座過盈配合嵌套在所述風口帽內,在所述風口座及風口帽之間形成環形水套,所述環形水套的后端設有進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環形水套內設有進水道及環形隔板,所述環形隔板設于所述風口帽的前端并在所述環形水套內形成環形水道,所述進水道的外端與所述進水口連通,里端與所述環形水道的一端連通,所述環形水套內還設有多個交叉布置的導流板,使所述環形水套分隔成多個依次互相連通的空腔。其有益效果是:冷卻導熱效果良好、剛度較強,密封效果好。(*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高爐風口中套,包括風口座、風口帽及隔離套,所述隔離套環套在所述風口帽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口帽由高純銅錠模鍛成型,所述風口座由耐熱鋼鑄造而成,所述風口座過盈配合嵌套在所述風口帽內,在所述風口座及風口帽之間形成環形水套,所述環形水套的后端設有進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環形水套內設有進水道及環形隔板,所述環形隔板設于所述風口帽的前端并在所述環形水套內形成環形水道,所述進水道的外端與所述進水口連通,里端與所述環形水道的一端連通,所述環形水套內還設有多個交叉布置的導流板,使所述環形水套分隔成多個依次互相連通的空腔。其有益效果是:冷卻導熱效果良好、剛度較強,密封效果好。【專利說明】—種高爐風口中套
本技術涉及煉鐵高爐配件
,尤其涉及一種高爐風口中套。
技術介紹
高爐風口中套是煉鐵高爐的重要配件,高爐風口中套使用過程的失效模式主要是風口變形,改善風口中套的冷卻效果和提高風口中套的剛度是提高風口中套抵抗變形能力的兩個有效途徑。現有的風口中套存在如下不足,一是水夾套內的冷卻水道布局不合理,如采用簡單的隔板,易造成冷卻水不能很好的發揮冷卻效果,冷卻不好,容易造成風口在高溫下熔損;二是全部采用鑄銅或銅板旋壓成型結構,雖然銅的高導熱性能提高了耐熔損性能,但由于銅較軟,其剛度不足,使其在爐壁耐材和爐渣的擠壓下產生變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冷卻導熱效果良好、剛度較強的高爐風口中套。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高爐風口中套,包括風口座、風口帽及隔離套,所述隔離套環套在所述風口帽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口帽由高純銅錠模鍛成型,所述風口座由耐熱鋼鑄造而成,所述風口座過盈配合嵌套在所述風口帽內,在所述風口座及風口帽之間形成環形水套,所述環形水套的后端設有進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環形水套內設有進水道及環形隔板,所述環形隔板設于所述風口帽的前端并在所述環形水套內形成環形水道,所述進水道的外端與所述進水口連通,里端與所述環形水道的一端連通,所述環形水套內還設有多個交叉布置的導流板,將位于所述環形隔板外側的所述環形水套分隔成多個依次互相連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包括與所述環形水道的另一端連通的首級空腔及與所述出水口連通的末級空腔。高爐風口中套整體呈圓臺形結構,以上所述的前端為圓臺形的小直徑端,后端為圓臺形的大直徑端。所述環形隔板及導流板采用不銹鋼板。所述隔離套采用銅或銅合金材料。進一步,所述風口座與風口帽連接處通過環形焊縫相焊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環形水道及空腔結構構成的冷卻水道,使冷卻水進水直接到達所述風口帽的前端高溫部位,然后依次環流通過各個空腔到達出水口,不僅形成了很好的冷卻降溫效果,而且,所述導流板沿風口中套軸線方向的焊接結構,加強了風口的整體剛性,進一步有效避免了風口使用過程中的熱變形問題。2)風口中套的風口帽采用高純銅錠模鍛成型而成,提高了導熱性和細化晶粒度,從而提高其耐熱熔損能力。所述風口座由耐熱鋼鑄造而成,提高了風口中套的整體機械強度。3)隔離套采用銅或銅合金材料環軋或鍛造制成,可以與風口座裝配采用過盈配合,之后進行環縫焊接,有效防止了因長期使用后鑄鋼的風口大套和耐熱鑄鋼的風口中套因銹蝕而不易拆卸的問題,同時提高了密封性能。【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I部位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技術的展開結構示意圖。在圖1到圖3中,1、風口帽;2、風口座;3、隔離套;4、導流板;5、焊縫;6、環形水道;7、進水道;8、進水口 ;9、出水口,10、環形隔板;11、空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范圍。如圖1?3所示,一種高爐風口中套,包括風口座2、風口帽I及隔離套3,所述隔離套3環套在所述風口帽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口帽I由高純銅錠模鍛成型,所述風口座2由耐熱鋼鑄造而成,所述風口座2過盈配合嵌套在所述風口帽I內,在所述風口座2及風口帽I之間形成環形水套,所述環形水套的后端設有進水口 8及出水口 9,所述環形水套內設有進水道7及環形隔板10,所述環形隔板10設于所述風口帽的前端并在所述環形水套內形成環形水道6,所述進水道的外端與所述進水口 8連通,里端與所述環形水道的一端連通,所述環形水套內還設有多個交叉布置的導流板4,將位于所述環形隔板10外側的所述環形水套分隔成多個依次互相連通的空腔11,所述空腔11包括與所述環形水道的另一端連通的首級空腔及與所述出水口連通的末級空腔。所述風口座2與風口帽I連接處通過環形焊縫5相焊接。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高爐風口中套,包括風口座、風口帽及隔離套,所述隔離套環套在所述風口帽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口帽由高純銅錠模鍛成型,所述風口座由耐熱鋼鑄造而成,所述風口座過盈配合嵌套在所述風口帽內,在所述風口座及風口帽之間形成環形水套,所述環形水套的后端設有進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環形水套內設有進水道及環形隔板,所述環形隔板設于所述風口帽的前端并在所述環形水套內形成環形水道,所述進水道的外端與所述進水口連通,里端與所述環形水道的一端連通,所述環形水套內還設有多個交叉布置的導流板,將位于所述環形隔板外側的所述環形水套分隔成多個依次互相連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包括與所述環形水道的另一端連通的首級空腔及與所述出水口連通的末級空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風口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口座與風口帽連接處通過環形焊縫相焊接。【文檔編號】C21B7/16GK203700400SQ201420111725【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2日 【專利技術者】王風德, 趙景山, 王肇飛, 梁延忠, 辛虹霓, 王漢東 申請人:煙臺萬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爐風口中套,包括風口座、風口帽及隔離套,所述隔離套環套在所述風口帽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口帽由高純銅錠模鍛成型,所述風口座由耐熱鋼鑄造而成,所述風口座過盈配合嵌套在所述風口帽內,在所述風口座及風口帽之間形成環形水套,所述環形水套的后端設有進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環形水套內設有進水道及環形隔板,所述環形隔板設于所述風口帽的前端并在所述環形水套內形成環形水道,所述進水道的外端與所述進水口連通,里端與所述環形水道的一端連通,所述環形水套內還設有多個交叉布置的導流板,將位于所述環形隔板外側的所述環形水套分隔成多個依次互相連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包括與所述環形水道的另一端連通的首級空腔及與所述出水口連通的末級空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風德,趙景山,王肇飛,梁延忠,辛虹霓,王漢東,
申請(專利權)人:煙臺萬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