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所述輪轂的兩個輪緣直徑不同,輪轂輪槽設置在靠近直徑較小輪緣的一側;在遠離輪轂輪槽的胎圈座附近設置有輪胎胎唇止位筋,并在它們之間形成一個環形凹槽;高速行駛的車輛一旦爆胎,通過這樣的設置,遠離輪轂輪槽的輪緣一側會先接觸地面,并主要支撐車體重量和承受側向力,防止直徑較小輪緣處的輪胎胎唇滑入輪轂輪槽;當輪胎胎唇從遠離輪轂輪槽的胎圈座滑入環形凹槽時,環形凹槽底部粗糙或設置有防滑條,可以增加輪胎胎唇與輪輞的摩擦,輪胎胎唇止位筋有多個缺口結構,可以與輪胎胎唇咬合,保證輪胎輪轂同步;輪胎胎唇止位筋可以防止輪胎胎唇滑入輪轂輪槽,從而防止爆胎事故發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
本技術涉及一種輪轂,屬于汽車輪轂
技術介紹
車輛在高速行駛中,輪胎一旦爆胎,輪胎胎唇很容易從輪轂胎圈座脫離滑入輪轂輪槽。輪胎胎唇一旦滑入輪轂輪槽,輪轂輪胎間的摩擦力將大幅降低,此時一旦緊急剎車,必將導致輪胎輪轂之間打滑,導致剎車失控;輪胎胎唇一旦滑入輪轂輪槽,車輛轉向會失去靈敏性,導致轉向失控;輪胎胎唇一旦滑入輪轂輪槽,輪胎將可能完全脫離輪轂造成輪緣接觸地面,容易導致車輛發生翻車等交通事故發生。為了防止輪胎從輪轂胎圈座上脫離并滑入輪槽,現有技術主要是在輪轂輪槽內安裝環形支撐帶將輪轂輪槽封上,防止輪胎胎唇滑入輪槽,避免交通事故發生。然而這種技術存在一定的缺陷:1、安裝過程繁瑣復雜,輪胎拆裝不方便,需要專用的拆裝工具;在安裝過程,先將輪胎安裝到輪轂上,再采用專用工具將輪胎壓扁露出輪轂輪槽安裝環形支撐帶,然后給輪胎充氣;在拆卸過程中,先采用專用工具將輪胎壓扁露出輪轂輪槽環形支撐帶將其拆除,然后再拆卸輪胎;2、車輪較重,影響油耗;3、成本高。本技術提供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可以防止輪胎胎唇滑入輪轂輪槽,保證輪胎輪轂同步,防止車輛高速爆胎后剎車和轉向失控。同時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方案的缺陷,輪胎拆裝不需要額外的輔助工具,通過普通的扒胎機便可以順利拆裝、產品重量輕、成本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為了防止車輛在高速行駛中輪胎爆胎后輪胎胎唇滑入輪轂輪槽,防止輪胎爆胎后剎車和轉向失控,提高行車安全。本技術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車輪的述新型無內胎防脫圈輪轂的兩個輪緣中的一個輪緣直徑大于另一個輪緣直徑,輪轂輪槽設置在靠近直徑較小輪緣的一側,所述遠離輪轂輪槽的輪緣與所述輪轂一體成型或焊接在一起。可選的,所述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的兩個輪緣中的一個輪緣直徑大于另一個輪緣直徑,輪轂輪槽設置在靠近直徑較小輪緣的一側,所述遠離輪轂輪槽的輪緣是由輪轂側邊和輪轂側邊支撐件組成。可選的,所述輪轂側邊具有凹槽結構,所述輪轂側邊支撐件安裝在所述凹槽結構內。可選的,所述輪轂側邊支撐件是由具有彈性的材料制成。可選的,在所述遠離輪轂輪槽的胎圈座和所述輪轂輪槽之間的輪輞內表面上,設置有防止輪胎胎唇旋轉的多個防滑條,所述防滑條最高不高出胎圈座凸峰或輪輞標定直徑。可選的,所述遠離輪轂輪槽的胎圈座和所述輪轂輪槽之間的輪輞內表面上,至少設置一個用于防止輪胎胎唇滑入輪轂輪槽的環繞所述輪轂的輪胎胎唇止位筋,所述輪胎胎唇止位筋與遠離輪轂輪槽的胎圈座之間形成一個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的寬度不小于輪胎胎唇的厚度。可選的,所述輪胎胎唇止位筋最高不高出胎圈座凸峰或輪輞標定直徑;可選的,所述輪胎胎唇止位筋的截面為梯形。可選的,所述輪胎胎唇止位筋上設置有多個缺口結構。可選的,所述環形凹槽底部表面粗糙或設置多個環形凹槽防滑條。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輪胎拆裝方便,輪胎可以使用現有的扒胎機從直徑較小輪緣的一側進行拆裝,不需要額外的拆裝輔助工具;高速行駛的車輛一旦輪胎爆胎,輪轂在遠離輪轂輪槽的輪緣一側會先接觸平整地面,并主要支撐車體重量和承受側向力,防止直徑較小輪緣處的輪胎胎唇滑入輪轂輪槽。遠離輪轂輪槽的輪緣與所述輪轂一體成型或焊接在一起,可以很好地保證輪轂的動平衡和產品一致性,同時提高輪轂整體強度。遠離輪轂輪槽的輪緣是由輪轂側邊和輪轂側邊支撐件組成,輪轂側邊具有凹槽結構,輪轂側邊支撐件安裝在所述凹槽結構內,輪轂側邊支撐件是由具有彈性的材料制成;輪轂側邊支撐件具有彈性可以防止輪胎爆胎后輪轂受到過度沖擊,能更好的保護輪轂;輪轂側邊支撐件具有彈性可以防止輪胎爆胎后,車輛過度顛簸,起到緩沖作用。遠離輪轂輪槽的胎圈座和所述輪轂輪槽之間的輪輞內表面上,設置有防止輪胎胎唇旋轉的多個防滑條,所述防滑條最高不高出胎圈座凸峰或輪輞標定直徑;在保證輪胎正常拆裝的情況下,輪胎胎唇一旦從遠離輪轂輪槽的胎圈座滑落,防滑條可以防止輪胎胎唇與所述輪轂之間產生相對旋轉,保證輪胎輪轂同步。遠離輪轂輪槽的胎圈座和所述輪轂輪槽之間的輪輞內表面上,設置的輪胎胎唇止位筋,輪胎胎唇一旦從遠離輪轂輪槽的胎圈座滑落,輪胎胎唇止位筋用于防止輪胎胎唇滑入輪轂輪槽。輪胎胎唇止位筋與遠離輪轂輪槽的胎圈座之間形成一個環形凹槽,環形凹槽的寬度不小于輪胎胎唇的厚度,通過這樣的設置,輪胎胎唇一旦從遠離輪轂輪槽的胎圈座滑落,可以保證輪胎胎唇滑落到環形凹槽內;由于環形凹槽底部表面粗糙或設置多個防滑條,可以增加環形凹槽和輪胎胎唇的摩擦力。輪胎胎唇止位筋有多個缺口結構,可以與輪胎或輪胎胎唇咬合,保證輪胎輪轂同步。輪胎胎唇止位筋的截面為梯形而非胎圈座凸峰的圓弧形,可以防止輪胎胎唇完全翻越輪胎胎唇止位筋,防止輪胎胎唇滑入輪轂輪槽。通過這樣的設置,可以防止高速行駛的車輛輪胎爆胎后車輛的剎車和轉向失控,提高行車安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輪緣、輪轂輪槽、防滑條位置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輪緣、輪轂輪槽、輪胎胎唇止位筋和環形凹槽的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輪緣、輪轂輪槽、輪胎胎唇止位筋、環形凹槽和環形凹槽防滑條的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輪緣、輪轂輪槽、輪胎胎唇止位筋、環形凹槽和多個缺口結構的示意圖;圖5為普通輪轂輪輞和充氣輪胎的剖面圖;圖6為普通輪轂輪輞和輪胎被壓扁的剖面圖;圖7為本技術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輪輞和充氣輪胎的剖面圖;圖8為本技術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輪輞和和輪胎被壓扁的剖面圖;圖9為本技術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輪輞和充氣輪胎的另一張剖面圖;圖10為本技術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輪輞和和輪胎被壓扁的另一張剖面圖;圖中標記示意為:1-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2-遠離輪轂輪槽的輪緣;3-遠離輪轂輪槽的胎圈座;4-防滑條;5-輪轂輪槽;6-直徑較小輪緣相鄰胎圈座;7-直徑較小輪緣;8-輪輞內表面;9-環形凹槽;10-輪胎胎唇止位筋;11-環形凹槽的寬度;12-環形凹槽防滑條;13-缺口結構;14-平整地面;15-輪胎;16-輪胎胎唇;17-普通輪轂輪輞;18-輪胎胎唇的厚度;19-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輪輞;20-輪轂側邊支撐件;21-輪轂側邊;22-凹槽結構;23-胎圈座凸峰。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闡述。如圖1、圖5、圖6所示,普通輪轂輪輞17兩側的輪緣直徑相同,高速行駛的車輛輪胎15一旦爆胎,輪胎胎唇16很容易從輪胎胎圈座上滑入輪轂輪槽5內;輪胎胎唇16一旦滑入輪轂輪槽5內,輪轂輪胎間的摩擦力將大幅降低,此時一旦緊急剎車,必將導致輪胎輪轂之間相對旋轉,導致剎車失控;輪胎胎唇16一旦滑入輪轂輪槽5內,車輛轉向會失去靈敏性,容易導致轉向失控;輪胎胎唇16一旦滑入輪轂輪槽5內,輪胎15將可能完全脫離輪轂飛出,造成輪緣直接接觸平整地面14,容易導致車輛發生翻車等交通事故。實施例1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如圖1、圖7、圖8所示,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1的兩個輪緣中的一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的兩個輪緣中的一個輪緣直徑大于另一個輪緣直徑,輪轂輪槽設置在靠近直徑較小輪緣的一側,所述遠離輪轂輪槽的輪緣與所述輪轂一體成型或焊接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的兩個輪緣中的一個輪緣直徑大于另一個輪緣直徑,輪轂輪槽設置在靠近直徑較小輪緣的一側,所述遠離輪轂輪槽的輪緣與所述輪轂一體成型或焊接在一起。2.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的兩個輪緣中的一個輪緣直徑大于另一個輪緣直徑,輪轂輪槽設置在靠近直徑較小輪緣的一側,所述遠離輪轂輪槽的輪緣是由輪轂側邊和輪轂側邊支撐件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側邊具有凹槽結構,所述輪轂側邊支撐件安裝在所述凹槽結構內。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側邊支撐件是由具有彈性的材料制成。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新型無內胎車輪的防脫圈輪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遠離輪轂輪槽的胎圈座和所述輪轂輪槽之間的輪輞內表面上,設置有防止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衛向坡,
申請(專利權)人:衛向坡,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