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高爐風口內襯的澆注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屬于耐火材料
。
技術介紹
目前4350高爐風口采用同一尺寸,長度為695臟,前段內徑為Φ160πιπι,后部內徑為Φ180 mm,在使用時根據工藝要求選用合適尺寸的風口襯套調整風口面積,由于風口內壁存在鑄造公差,風口襯套有澆注公差,選擇風口襯套尺寸時,考慮兩方面因素,尺寸略小,使用中不能同風口內壁緊密接觸,造成冷卻不夠,前端容易燒損。使用壽命短、送風面積變化影響高爐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將原高爐爐底用高導熱、高碳化硅自流澆注料改變結合劑加入量和粒度組成后用于風口內襯澆注;取消風口襯套,采用自流澆注料進行風口內襯澆注的方法。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包括以下步驟: (O制備澆注料:選用高導熱硅溶膠結合自流澆注料,導熱系數大于10 ff/rn.K: 高導熱耐材選擇4350m3大高爐爐底用硅溶膠結合高導熱碳化硅自流澆注料:硅溶膠:碳化硅粉料的比例為8~12:100,該澆注料具有較高的導熱系數:大于10 ff/m.Κ,中、高溫強度高,流動性好。所得自流澆注料的具體指標見下表: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爐風口內襯的澆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澆注料:選用高導熱硅溶膠結合自流澆注料:硅溶膠為結合劑,碳化硅為粉料,二者的比例為8~12:100,導熱系數大于10?W/m·K;(2)制作澆注用模具????澆注用模具為內部空心的圓筒,后端內徑為175—180mm,前端內徑為158—162mm;(3)設置簡易振動臺:取一塊厚度為10mm、面積為1m2鋼板,鋼板放風口位置平鋪15mm沙子,將風口放到位;(4)澆注:①將模具放入風口內壁,調整安裝到位;準備在模具與風口的空腔內注入澆注料;②開始攪拌自流澆注料,干混3分鐘后按比例加入8—10%結合劑,攪拌3~5分鐘倒入塑料桶內;③用振動棒在簡易振動臺上振動,將攪拌好的澆注料從灌料口灌入,當擋板口開始溢料時換另一個灌入口灌料,確保風口內襯自流澆注料的密實性;④自然養護24小時后脫模,將澆注后的風口放在溝蓋板上,溫度100℃~200℃,干燥24小時后備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爐風口內襯的澆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澆注料:選用高導熱硅溶膠結合自流澆注料:硅溶膠為結合劑,碳化硅為粉料,二者的比例為8~12:100,導熱系數大于10 ff/m.K ; (2)制作澆注用模具 燒注用模具為內部空心的圓筒,后端內徑為175—180mm,前端內徑為158—162mm ; (3)設置簡易振動臺:取一塊厚度為10mm、面積為Im2鋼板,鋼板放風口位置平鋪15mm沙子,將風口放到位; (4)澆注: ①將模具放入風口內壁,調整安裝到位;準備在模具與風口的空腔內注入澆注料; ②開始攪拌自流澆注料,干混3分鐘后按比例加入8—10%結合劑,攪拌3飛分鐘倒入塑料桶內; ③用振動棒在簡易振動臺上振動,將攪拌好的澆注料從灌料口灌入,當擋板口開始溢料時換另一個灌入口灌料,確保風口內襯自流澆注料的密實性; ④自然養護24小 時后脫模,將澆注后的風口放在溝蓋板上,溫度100°C^200oC,干燥24小時后備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風口內襯的澆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流澆注料作為爐底澆注料使用時,結合劑加入量為10 —12%,最大粒度> 5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風口內襯的澆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流澆注料作為風口內襯澆注料時,其最大粒度≤3mm,結合劑加入量為8-1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風口內襯的澆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料的指標為: 線變化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杰,王紅斌,李夯為,楊志榮,王曉冰,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