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施工
,特別是涉及一種無腳手架現澆混凝土系統及無腳手架混凝土現澆方法。
技術介紹
建筑施工過程中,通常會用到某些過程桿件,以上過程桿件即為為了達到某個目的,在施工過程的某個工序中安裝于所得建筑物上,在完成相應操作后,拆除過程桿件。即過程桿件為建筑施工過程中臨時使用的桿件,其不形成建筑物的一部分。用于現澆混凝土樓蓋澆筑模板架即為典型的過程桿件,在得到現澆混凝土樓蓋成品后,即需要將模板架拆除。現有技術中,以上模板架的主梁一般通過焊接、螺栓連接、滿堂腳手架支撐等形式,固定于建筑物的框架的固定高度位置。采用焊接的形式,焊接熱不僅會影響建筑物的框架的材料性能,同時焊接熱也會影響模板架主梁的高度定位;采用螺栓連接的固定形式,設置的螺栓連接點位置固定后,不便于根據具體需要,更換或調整固定位置;而采用滿堂腳手架支撐的形式,所需支撐件數量多、架設和拆除費時費力、由于連接點數量多,故采用滿堂腳手架還存在危險點數量多的缺陷。同時,模板架一般通過調運的方式到達指定高度,這就使得模板架安裝依賴于吊裝設備,而吊裝設備又是使用成本較高、工作任務繁重的工程機械,這大大制約了模板架的架設、拆除效率和成本。針對模板架主梁在建筑物的框架上的固定,開發出一種結構簡單、模板架主梁高度可調、操作方便、占地少的支撐形式或工藝方式,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無腳手架現澆混凝土系統及無腳手架混凝土現澆方法,用于現澆混凝土樓板或樓蓋的施工,取代現有采用焊接、螺栓連接、滿堂腳手架支撐等模板架主梁固定形式及采用吊裝設備進行模板架拆、裝吊運的施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腳手架現澆混凝土系統,包括為混凝土模板提供支撐的模板架、用于模板架支撐的頂升機構(811)、用于將模板架安裝至指定高度的升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架由多根相互之間呈可拆連接關系的構件拼接而成;所述升降系統包括伸縮機構(3)及連接于伸縮機構(3)頂端的工作臺(2),所述工作臺(2)的臺面可轉動;所述頂升機構(811)包括第一卡塊(906)、頂升臺(901)及連接于第一卡塊(906)與頂升臺(901)之間的頂升部,所述頂升部用于驅動頂升臺(901)在豎直方向上做升降運動,所述第一卡塊(906)用于將頂升機構(811)固定于建筑物的框架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腳手架現澆混凝土系統,包括為混凝土模板提供支撐的模板架、用于模板架支撐的頂升機構(811)、用于將模板架安裝至指定高度的升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架由多根相互之間呈可拆連接關系的構件拼接而成;所述升降系統包括伸縮機構(3)及連接于伸縮機構(3)頂端的工作臺(2),所述工作臺(2)的臺面可轉動;所述頂升機構(811)包括第一卡塊(906)、頂升臺(901)及連接于第一卡塊(906)與頂升臺(901)之間的頂升部,所述頂升部用于驅動頂升臺(901)在豎直方向上做升降運動,所述第一卡塊(906)用于將頂升機構(811)固定于建筑物的框架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腳手架現澆混凝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架包括兩根主梁(801)及設置于兩根主梁(801)之間的多根水平支撐桿(808)及多根次梁(809),所述主梁(801)上均設置支撐條(802),兩根支撐條(802)用于為水平支撐桿(808)及次梁(809)的不同端提供支撐;所述水平支撐桿(808)的不同端均通過不同的連接螺栓(807)與不同支撐條(802)螺栓連接;所述次梁(809)的不同端均擱置于不同的支撐條(802)上,且次梁(809)為可旋入和/或打入緊固釘(810)的材料。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無腳手架現澆混凝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801)兩端的上側及下側上均設置有缺口(805);還包括固定于主梁(801)或支撐條(802)上的定位裝置(804),所述定位裝置(804)用于主梁(801)在用于主梁(801)安裝的建筑物的框架上的安裝高度定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腳手架現澆混凝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塊(906)為其上設置有第一卡槽(908)的塊狀結構,所述第一卡槽(908)的開口端位于第一卡塊(906)的側面;還包括固定于第一卡塊(906)底面上的第二加強筋(909),所述第二加強筋(909)呈條狀,且第二加強筋(909)的長度方向與第一卡槽(908)的槽深方向平行;在第一卡槽(908)的開口端至底端方向上,第二加強筋(909)的厚度線性增大。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腳手架現澆混凝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升部包括第一螺紋桿(902)和螺紋筒(904),所述第一螺紋桿(902)與螺紋筒(904)螺紋連接,第一螺紋桿(902)的自由端及螺紋筒(904)的自由端兩個自由端中,其中一個自由端與頂升臺(901)相連,另一個自由端與第一卡塊(906)相連。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腳手架現澆混凝土系統,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譚啟厚,周斌,高長玲,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