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超薄導光板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前模組件和后模組件,前模組件包括前固定板、前母模板、前模仁和前模仁鑲件,后模組件包括后固定板、后模墊板、后母模板、后模仁和后模仁鑲件,前模仁和前模仁鑲件中分別設有前模仁水路和前模仁鑲件水路,前模仁水路和前模仁鑲件水路分別與設置在前固定板中的前模水路連通;后模仁和后模仁鑲件中分別設有后模仁水路和后模仁鑲件水路,后模仁水路和后模仁鑲件水路分別與設置在后模墊板中的后模水路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冷卻水路使冷卻水能直接作用于前、后模仁及其鑲件,大大縮短了模仁以及模仁鑲件的冷卻時間,從而大大縮短了導光板的成型時間,縮短生產周期,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模具
,涉及導光板成型模具,特指一種超薄導光板的成型模具。技術背景導光板成型模具中,需要設置冷卻水路以使模具以及注塑膠料快速冷卻成型,提高生產效率。在現有的導光板成型模具中,僅在前、后母模板中設有冷卻水路,冷卻水路的冷卻作用無法直接作用到模仁及模仁鑲件中,而且這些冷卻水路是直通式的,熱交換面積較小,冷卻效果不佳。此外,傳統的模仁、模仁鑲件等是安裝在前、后母模板的凹面中的,由于凹面在加工過程中難度較大,無法保證加工精度,使得模具裝配精度以及導光板成型后的平面度無法保證,影響產品質量。傳統的成型模具中,在后模墊板與后固定板之間,還設置有模角,從而使后模墊板和后固定板之間存在一個空間來安裝頂出系統,這種結構方式·裝配較為麻煩,制造成本高;現有導光板成型模具還存在澆注路徑較長、容易產生較多的廢料等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一種超薄導光板的成型模具。本技術實現其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薄導光板的成型模具,包括前模組件和后模組件,其中,所述前模組件包括前固定板、前母模板、前模仁和前模仁鑲件,所述后模組件包括后固定板、后模墊板、后母模板、后模仁和后模仁鑲件,所述前模仁和前模仁鑲件中分別設有前模仁水路和前模仁鑲件水路,前模仁水路和前模仁鑲件水路分別與設置在前固定板中的前模水路連通;所述后模仁和后模仁鑲件中分別設有后模仁水路和后模仁鑲件水路,后模仁水路和后模仁鑲件水路分別與設置在后模墊板中的后模水路連通。所述前母模板中部呈貫通狀,所述前模仁以及前模仁鑲件的內端面與所述前固定板接觸;所述后母模板中部亦呈貫通狀,所述后模仁以及后模仁鑲件的內端面與所述后模墊板接觸。于所述后模墊板上、與后固定板接觸的一面成型一凹部,于所述凹部內設置有頂出機構。本技術通過在前、后模仁以及前、后模仁鑲件中設置分別與前、后模冷卻水路相連通的冷卻水路,使冷卻水能直接作用于前、后模仁及其鑲件,這樣相比傳統的僅設置在前、后母模板中的冷卻水路,大大縮短了模仁以及模仁鑲件的冷卻時間,從而大大縮短了導光板的成型時間,縮短生產周期,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本技術還改良了前、后母模板以及后模墊板的結構,使模仁、模仁鑲件以及頂出機構的安裝精度更高,確保成型后超薄導光板的平面度,而且模具的安裝也更為便利,也縮小了模具的整體體積,節約了制造成本。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導光板成型模具整體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模具展開狀態后模組件的平面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模具展開狀態前模組件的平面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如圖f 3所示,本技術所述的超薄導光板的成型模具包括前模組件I和后模組件2,其中,所述前模組件I包括前固定板11、前母模板12、前模仁13和前模仁鑲件14,所述后模組件2包括后固定板21、后模墊板22、后母模板23、后模仁24和后模仁鑲件25, 所述前模仁13和前模仁鑲件14中分別設有前模仁水路131和前模仁鑲件水路141,前模仁水路131和前模仁鑲件水路141分別與設置在前固定板11中的前模水路111連通;所述后模仁24和后模仁鑲件25中分別設有后模仁水路241和后模仁鑲件水路251,后模仁水路241和后模仁鑲件水路251分別與設置在后模墊板22中的后模水路221連通。本技術通過在前、后模仁以及前、后模仁鑲件中設置分別與前、后模冷卻水路相連通的冷卻水路,使冷卻水能直接作用于前、后模仁及其鑲件,這樣相比傳統的僅設置在前、后母模板中的冷卻水路,大大縮短了模仁以及模仁鑲件的冷卻時間,從而大大縮短了導光板的成型時間,進一步提聞生廣效率。所述前母模板12中部呈貫通狀,所述前模仁13以及前模仁鑲件14的內端面與所述前固定板11接觸;所述后母模板23中部亦呈貫通狀,所述后模仁24以及后模仁鑲件25的內端面與所述后模墊板22接觸。前、后母模板均呈貫通狀,使得前、后模仁及其鑲件的內端面能分別直接與前固定板11和后模墊板22的表面接觸,這樣,由于它們的各表面加工時沒有凹面加工作業,因此能保證各表面的加工精度,從而能盡可能地減少加工和裝配誤差,進而保證超薄導光板成型后的平面度。而且,由于模仁、模仁鑲件直接與前固定板接觸,能縮短澆注路徑和時間,減少廢料的產生。于所述后模墊板22上、與后固定板21接觸的一面成型一凹部222,于所述凹部222內設置有頂出機構223,在該凹部內設置頂出機構,模具整體體積減小,簡化頂出機構以及整個模具的裝配,節約制造成本。權利要求1.一種超薄導光板的成型模具,包括前模組件(I)和后模組件(2),其中,所述前模組件(I)包括前固定板(11 )、前母模板(12)、前模仁(13)和前模仁鑲件(14),所述后模組件(2 )包括后固定板(21)、后模墊板(22 )、后母模板(23 )、后模仁(24)和后模仁鑲件(25 ),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13)和前模仁鑲件(14)中分別設有前模仁水路(131)和前模仁鑲件水路(141 ),前模仁水路(131)和前模仁鑲件水路(141)分別與設置在前固定板(11)中的前模水路(111)連通;所述后模仁(24)和后模仁鑲件(25 )中分別設有后模仁水路(241)和后模仁鑲件水路(251 ),后模仁水路(241)和后模仁鑲件水路(251)分別與設置在后模墊板(22)中的后模水路(221)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超薄導光板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母模板(12)中部呈貫通狀,所述前模仁(13)以及前模仁鑲件(14)的內端面與所述前固定板(11)接觸;所述后母模板(23)中部亦呈貫通狀,所述后模仁(24)以及后模仁鑲件(25)的內端面與所述后模墊板(22)接觸。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超薄導光板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后模墊板(22)上、與后固定板(21)接觸的一面成型一凹部(222),于所述凹部(222)內設置有頂出機構(223)。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超薄導光板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前模組件和后模組件,前模組件包括前固定板、前母模板、前模仁和前模仁鑲件,后模組件包括后固定板、后模墊板、后母模板、后模仁和后模仁鑲件,前模仁和前模仁鑲件中分別設有前模仁水路和前模仁鑲件水路,前模仁水路和前模仁鑲件水路分別與設置在前固定板中的前模水路連通;后模仁和后模仁鑲件中分別設有后模仁水路和后模仁鑲件水路,后模仁水路和后模仁鑲件水路分別與設置在后模墊板中的后模水路連通。本技術的冷卻水路使冷卻水能直接作用于前、后模仁及其鑲件,大大縮短了模仁以及模仁鑲件的冷卻時間,從而大大縮短了導光板的成型時間,縮短生產周期,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文檔編號B29C45/26GK202764135SQ20122038199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專利技術者何建明 申請人:東莞市現代精工實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超薄導光板的成型模具,包括前模組件(1)和后模組件(2),其中,所述前模組件(1)包括前固定板(11)、前母模板(12)、前模仁(13)和前模仁鑲件(14),所述后模組件(2)包括后固定板(21)、后模墊板(22)、后母模板(23)、后模仁(24)和后模仁鑲件(2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13)和前模仁鑲件(14)中分別設有前模仁水路(131)和前模仁鑲件水路(141),前模仁水路(131)和前模仁鑲件水路(141)分別與設置在前固定板(11)中的前模水路(111)連通;所述后模仁(24)和后模仁鑲件(25)中分別設有后模仁水路(241)和后模仁鑲件水路(251),后模仁水路(241)和后模仁鑲件水路(251)分別與設置在后模墊板(22)中的后模水路(221)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建明,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現代精工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