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預制裝配式型鋼混凝土柱—鋼梁框架結構體系,包括上預制型鋼混凝土柱、預制型鋼混凝土節點柱和下預制型鋼混凝土柱,上預制型鋼混凝土柱、預制型鋼混凝土節點柱和下預制型鋼混凝土柱一起在工廠內制作;只需要拼接上預制型鋼混凝土柱與預制型鋼混凝土節點柱,拼接預制型鋼混凝土節點柱和下預制型鋼混凝土柱,并對拼接部位即上混凝土待澆層和下混凝土待澆層進行混凝土澆注;其優點是在現場施工中,只需要將上中心型鋼柱的下端和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上端固定連接,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下端與下中心型鋼柱的上端固定連接,然后對上混凝土待澆層和下混凝土待澆層進行澆注,具有現場施工簡單、工期短、現場濕作業少且方便運輸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混凝土結構體系,尤其是一種預制裝配式型鋼混凝土柱一鋼梁框架結構體系。
技術介紹
與現澆的混凝土結構相比,預制混凝土結構具有便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易于控制構建質量、現場施工濕作業少、施工速度快、經濟效益高、環境污染少等諸多的優點。近年來,國家與地方政府重視建筑的工業化發展,因此,發展預制裝配式結構,實現建筑工業化,是未來建筑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在我國,框架結構是最為廣泛的建筑結構形式,也是最為常見的預制裝配式結構形式,預制裝配式框架結構主要包括預制混凝土框架結構和鋼框架結構這兩種。預制混凝土框架結構的連接構造較為復雜,結構的整體性差,其抗震性能有待進一步研宄。鋼框架結構可采用焊接,螺栓連接,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但是抗腐蝕性較差且造價高,經濟效益差。而采用預制型鋼混凝土框架結構是解決上訴矛盾的有效途徑,因此,國內外開始對預制型鋼混凝土框架結構進行了一定的研宄,取得了相應的成果,并提出了預制型鋼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現有的預制型鋼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包括預制型鋼混凝土柱和型鋼梁,預制型鋼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的設計和施工的難點在于兩者連接處的節點核心區域。為滿足節點核心區域性能要求,在節點核心區域的箍筋比預制型鋼混凝土柱其他部位的箍筋分布要更為密集。在目前現場施工過程中,仍采取現場澆注節點核心區域的方式。但采用現場澆注節點存在以下問題:(1)因為節點核心區域的中心型鋼柱、縱筋、箍筋布置復雜,數量眾多,現場連接時極不方便,現場連接工序多、施工復雜且大大延長了施工工期;(2)由于需要對型鋼混凝土柱一鋼梁的節點區域進行混凝土現場澆注,使現場濕作業多。當然現在也有在工廠生產好的預制型鋼混凝土柱和型鋼梁連接體,但這種結構的預制構件體積龐大大,運輸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預制裝配式型鋼混凝土柱一鋼梁框架結構體系,采用該結構體系具有現場連接工序少、施工簡單、工期短、現場濕作業少且方便運輸的優點。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預制裝配式型鋼混凝土柱一鋼梁框架結構體系,包括上預制型鋼混凝土柱、預制型鋼混凝土節點柱和下預制型鋼混凝土柱,所述的上預制型鋼混凝土柱包括上中心型鋼柱和上混凝土包覆層,所述的上混凝土包覆層包覆在所述的上中心型鋼柱外周且所述的上中心型鋼柱的下端部分露出于所述的上混凝土包覆層,所述的下預制型鋼混凝土柱包括下中心型鋼柱和下混凝土包覆層,所述的下混凝土包覆層包覆在所述的下中心型鋼柱外周且所述的下中心型鋼柱的上端部分露出于所述的下混凝土包覆層,所述的預制型鋼混凝土節點柱包括節點中心型鋼柱、節點混凝土包覆層和工字鋼牛腿,所述的節點混凝土包覆層包覆在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的外圍且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的兩端分別露出于所述的節點混凝土包覆層,所述的工字鋼牛腿垂直固定于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上且所述的工字鋼牛腿伸出所述的節點混凝土包覆層的外表面,所述的上中心型鋼柱的下端端面與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上端端面固定連接,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下端端面與所述的下中心型鋼柱的上端端面固定連接,所述的上混凝土包覆層與所述的節點混凝土包覆層之間形成上混凝土待澆層,所述的下混凝土包覆層與所述的節點混凝土包覆層之間形成下混凝土待澆層。所述的上中心型鋼柱的下端側面與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上端側面通過第一連接組件固定連接,且所述的上中心型鋼柱的下端端面與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上端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下端側面與所述的下中心型鋼柱的上端側面通過第二連接組件固定連接,且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下端端面與所述的下中心型鋼柱的上端端面焊接固定。先通過第一連接組件將上中心型鋼柱的下端側面與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上端側面固定連接,起到了定位的作用有利于上中心型鋼柱的下端端面與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上端端面的焊接固定;先通過第二連接組件將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下端側面與下中心型鋼柱的上端側面固定連接,起到了定位的作用有利于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下端端面與中心型鋼柱的上端端面的焊接固定。所述的第一連接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的上中心型鋼柱的下端側面上的第一耳板、設置在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上端側面上的第二耳板以及用于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耳板和所述的第二耳板的第一連接鋼板;所述的第二連接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下端側面上的第三耳板、設置在所述的下中心型鋼柱的上端側面上的第四耳板以及用于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三耳板和所述的第四耳板的第二連接鋼板。通過螺紋緊固件將第一連接鋼板的一端與第一耳板固定連接,通過螺紋緊固件將第一連接鋼板的另一端與第二耳板固定連接;通過螺紋緊固件將第二連接鋼板的一端與第三耳板固定連接,通過螺紋緊固件將第二連接鋼板的另一端與第四耳板固定連接,組裝非常方便,提高工作效率。還包括型鋼梁,所述的型鋼梁的腹板通過第三連接組件與所述的工字鋼牛腿的腹板固定連接,所述的型鋼梁的上翼緣與所述的工字鋼牛腿的上翼緣焊接固定,所述的型鋼梁的下翼緣與所述的工字鋼牛腿的下翼緣焊接固定。由于預制型鋼混凝土節點柱在工廠提前制作好了,而在現場施工中無法直接將型鋼梁固定到節點混凝土包覆層上,通過提前安裝在節點中心型鋼柱上的工字型鋼牛腿連接為型鋼梁與預制型鋼混凝土節點柱的連接提供了便利。所述的第三連接組件包括第三連接鋼板和螺紋緊固件,所述的第三連接鋼板的一端通過所述的螺紋緊固件與所述的工字鋼牛腿的腹板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三連接鋼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的螺紋緊固件與所述的型鋼梁的腹板固定連接。所述的型鋼梁的上翼緣和所述的工字鋼牛腿的上翼緣上分別通過栓釘固定設置有壓型鋼板,所述的壓型鋼板上澆注有混凝土層。工字鋼牛腿與型鋼梁連接完后,在型鋼梁的上翼緣和工字鋼牛腿的上翼緣上鋪設好壓型鋼板,馬上可以進行現場澆筑,無需支模;在高樓施工中,可多樓層的樓板同時澆筑,大大縮短工期,非常方便。所述的上混凝土包覆層內縱向貫穿有多根上縱向鋼筋,所述的上縱向鋼筋圍繞在所述的上中心型鋼柱外,所述的上縱向鋼筋的下端伸出所述的上混凝土包覆層,所述的節點混凝土包覆層內縱向貫穿有多根節點縱向鋼筋,所述的節點縱向鋼筋圍繞在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外,所述的節點縱向鋼筋的兩端分別伸出所述的節點混凝土包覆層,所述的下混凝土包覆層內縱向貫穿有多根下縱向鋼筋,所述的下縱向鋼筋圍繞在所述的下中心型鋼柱外,所述的下縱向鋼筋的上端伸出所述的下混凝土包覆層,所述的上縱向鋼筋的下端通過第一套管與所述的節點縱向鋼筋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的節點縱向鋼筋的下端通過第二套管與所述的下縱向鋼筋的上端固定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由于預制型鋼混凝土節點柱的施工制作放在工廠中進行,在現場施工中,只需要將上中心型鋼柱的下端和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上端固定連接,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下端與下中心型鋼柱的上端固定連接,然后對上混凝土待饒層和下混凝土待澆層進行現場澆注,相較于現場澆注整個型鋼混凝土節點核心區域具有以下優點:( I)本預制型鋼混凝土柱-鋼梁框架結構體系,只需對上混凝土待澆層和下混凝土待澆層進行現場澆注,現場濕作業大大減少;(2)本預制型鋼混凝土柱-鋼梁框架結構體系,由于采用預制型鋼混凝土節點柱,預制型鋼混凝土節點柱繁瑣的制作過程已在工廠的完成,給現場的施工帶來極大的方便,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制裝配式型鋼混凝土柱—鋼梁框架結構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預制型鋼混凝土柱、預制型鋼混凝土節點柱和下預制型鋼混凝土柱,所述的上預制型鋼混凝土柱包括上中心型鋼柱和上混凝土包覆層,所述的上混凝土包覆層包覆在所述的上中心型鋼柱外周且所述的上中心型鋼柱的下端部分露出于所述的上混凝土包覆層,所述的下預制型鋼混凝土柱包括下中心型鋼柱和下混凝土包覆層,所述的下混凝土包覆層包覆在所述的下中心型鋼柱外周且所述的下中心型鋼柱的上端部分露出于所述的下混凝土包覆層,所述的預制型鋼混凝土節點柱包括節點中心型鋼柱、節點混凝土包覆層和工字鋼牛腿,所述的節點混凝土包覆層包覆在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的外圍且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的兩端分別露出于所述的節點混凝土包覆層,所述的工字鋼牛腿垂直固定于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上且所述的工字鋼牛腿伸出所述的節點混凝土包覆層的外表面,所述的上中心型鋼柱的下端端面與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上端端面固定連接,所述的節點中心型鋼柱的下端端面與所述的下中心型鋼柱的上端端面固定連接,所述的上混凝土包覆層與所述的節點混凝土包覆層之間形成上混凝土待澆層,所述的下混凝土包覆層與所述的節點混凝土包覆層之間形成下混凝土待澆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俊華,裘哲俊,胡武榮,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