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該體系設置在隔墻中,包括多根沿縱向且相互平行設置的框架柱、水平架設在相鄰兩框架柱之間的多根水平鋼梁以及相互交叉設置在上下相鄰兩水平鋼梁之間的支撐方鋼管,所述的框架柱內澆筑有混凝土,并且所述的框架柱的寬度與隔墻厚度相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避免了鋼結構住宅一般采用的鋼管束剪力墻體系、框架剪力墻體系等抗側力體系的成本高、用鋼量大、戶型無法百變的不足之處,滿足綠色節能環保建筑,施工速度快的需求,更好地符合住宅產業化發展的方向。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
本技術屬于建筑結構工程
,涉及一種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
技術介紹
目前,高層鋼結構住宅一般采用鋼管束剪力墻、鋼框架剪力墻和框架(或框架支撐、異形柱框架)等抗側力系統。其中,鋼管束剪力墻體系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通過模數化的鋼管焊接形成剪力墻,內部澆筑混凝土,抗側剛度大且工業化程度高。剪力墻厚度與隔墻厚度相同,建筑效果好。但是,鋼管束剪力墻體系用鋼量非常大,現場水平焊接作業較多,不僅影響施工速度而且施工質量也很難控制,且因表面積較大使得防腐、防火成本較高,綜合經濟成本非常昂貴。最近幾年出現的由于鋼結構施工質量造成的工程質量問題不勝枚舉,現場焊接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現場焊接質量不易控制,而且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而鋼框架剪力墻體系中,剪力墻采用雙鋼板剪力墻,端部設置與內隔墻同厚的方鋼柱作為剪力墻端柱。剪力墻的長寬比須大于4,兩側鋼板厚度基本構造控制,需設置豎向及橫向加勁肋,用以滿足運輸及安裝過程中的剛度要求,以免產生較大變形。該體系中剪力墻剛度較大,但剛度效率遠低于支撐,用鋼量偏大,且可能會影響后期建筑調整。上述兩種結構體系都無法滿足住宅百變的需求。授權公告號為CN103206012B專利公布了一種工業化裝配式多、高層鋼框架支撐體系,包括鋼結構主體板架、柱子系統、支撐系統,所述鋼結構主體板架包括基礎板架、樓板;柱子系統包括柱子、柱蓋板或柱子、柱蓋板、柱座法蘭。支撐系統由支承構件和支撐連接件構成。支承構件分為預應力支承構件和分預應力支承構件兩種。在工廠將所述寬梁、窄梁、樓板做成一體,寬梁和窄梁均為在工廠由角鋼或者槽鋼焊接而成。管線在寬梁和窄梁的腹板槽鋼間通過,形成A基礎板架、B基礎板架和C基礎板架。該專利支撐體系存在成本高、用鋼量大、戶型無法百變等不足之處。相比于上述專利,本技術結構體系支撐強度高,耗鋼量少,同時可根據用戶需求改變戶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不外漏,適用于各類建筑,支撐強度高,耗鋼量少,整體剛度高的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本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該體系設置在隔墻中,包括多根沿縱向且相互平行設置的框架柱、水平架設在相鄰兩框架柱之間的多根水平鋼梁以及相互交叉設置在上下相鄰兩水平鋼梁之間的支撐方鋼管,所述的框架柱內澆筑有混凝土,并且所述的框架柱的寬度與隔墻厚度相同。所述的框架柱為矩形鋼管柱,該矩形鋼管柱內部設有中空腔。所述的矩形鋼管柱的截面高度<600mm時,所述的中空腔設有1個;所述的矩形鋼管柱的截面高度≥600mm時,所述的中空腔設有2個。所述的矩形鋼管柱內部沿中空腔的外緣圍設有與中空腔相適配的橫隔板。所述的中空腔為矩形中空腔,與該矩形中空腔相適配的橫隔板的直角處開設有透氣孔。所述的矩形鋼管柱內部設有一對相互平行設置的加強隔板,該加強隔板與矩形鋼管柱的截面高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的加強隔板僅在水平鋼梁剛接時進行設置,并且加強隔板和與其相對的矩形鋼管柱的側壁之間的距離小于水平鋼梁的寬度。所述的加強隔板和與其相應一側的矩形鋼管柱之間圍設成一連接腔,該連接腔中設有鋼板肋。所述的鋼板肋的位置與水平鋼梁的梁腹板的位置相同。所述的鋼板肋的長度為50mm。在實際施工建造時,由于住宅室內不能露角的功能,本技術結構體系中的框架柱采用寬度與隔墻同厚的矩形鋼管柱,柱室內不露角,滿足戶型百變,后期改造靈活性大的需求??蚣苤捎镁匦武摴苤?,建筑影響小,同時節約用鋼量,且規范成熟,同時為了使鋼管混凝土柱壁長厚比滿足規范要求,需適當設置加勁肋。框架柱內澆混凝土以降低截面尺寸,提高整體剛度,同時降低用鋼量。梁嵌固進樓面板中,因而可增加建筑凈高,提高了住宅的品質,為用戶提供最佳的居住生活享受。本技術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避免了鋼結構住宅一般采用的鋼管束剪力墻體系、框架剪力墻體系等抗側力體系的成本高、用鋼量大、戶型無法百變的不足之處,滿足綠色節能環保建筑,施工速度快的需求,更好地符合住宅產業化發展的方向。該體系采用超小尺寸扁柱鋼管混凝土柱,構件尺寸小,柱室內不露角,滿足戶型百變,后期改造靈活性大的需求。在結構布置時,要求矩形鋼管柱和支撐方鋼管均布設在200mm厚的墻體處,不外露,構件可采用預制裝配,綜合成本低,施工速度快。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特點:1)本技術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其結構布置時,要求矩形鋼管柱和支撐方鋼管均布設在200mm厚的墻體處,不外露,滿足套內無柱,戶型百變的需求;2)框架柱采用矩形鋼管柱,建筑影響小,內澆混凝土以降低截面尺寸,提高整體剛度,同時降低用鋼量,且規范成熟;3)鋼梁嵌入到樓板中,因而可增加建筑凈高,提高了住宅的品質,為用戶提供最佳的居住生活享受。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框架柱與水平鋼梁裝配的俯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框架柱內部橫隔板裝配處的俯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說明:1—矩形鋼管柱、2—水平鋼梁、3—中空腔、4—橫隔板、5—透氣孔、6—加強隔板、7—鋼板肋、8—梁腹板、9—連接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一種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該體系設置在隔墻中,包括多根沿縱向且相互平行設置的框架柱、水平架設在相鄰兩框架柱之間的多根水平鋼梁2以及相互交叉設置在上下相鄰兩水平鋼梁2之間的支撐方鋼管,框架柱內澆筑有混凝土,并且框架柱的寬度與隔墻厚度相同。如圖1-2所示,框架柱為矩形鋼管柱1,該矩形鋼管柱1內部設有中空腔3。矩形鋼管柱1的截面高度<600mm時,中空腔3設有1個;矩形鋼管柱1的截面高度≥600mm時,中空腔3設有2個。矩形鋼管柱1內部沿中空腔3的外緣圍設有與中空腔3相適配的橫隔板4。中空腔3為矩形中空腔3,與該矩形中空腔3相適配的橫隔板4的直角處開設有透氣孔5。矩形鋼管柱1內部設有一對相互平行設置的加強隔板6,該加強隔板6與矩形鋼管柱1的截面高度方向相垂直。加強隔板6僅在水平鋼梁2剛接時進行設置,并且加強隔板6和與其相對的矩形鋼管柱1的側壁之間的距離小于水平鋼梁2的寬度。加強隔板6和與其相應一側的矩形鋼管柱1之間圍設成一連接腔9,該連接腔9中設有鋼板肋7。鋼板肋7的位置與水平鋼梁2的梁腹板8的位置相同。鋼板肋7的長度為50mm。在實際施工建造時,由于住宅室內不能露角的功能,本實施例結構體系中的框架柱采用寬度與隔墻同厚的矩形鋼管柱1,柱室內不露角,滿足戶型百變,后期改造靈活性大的需求??蚣苤捎镁匦武摴苤?,建筑影響小,同時節約用鋼量,且規范成熟,同時為了使鋼管混凝土柱壁長厚比滿足規范要求,需適當設置加勁肋。框架柱內澆混凝土以降低截面尺寸,提高整體剛度,同時降低用鋼量。梁嵌固進樓面板中,因而可增加建筑凈高,提高了住宅的品質,為用戶提供最佳的居住生活享受。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于該
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使用技術。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技術不限于上述實施例,本領域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該體系設置在隔墻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沿縱向且相互平行設置的框架柱、水平架設在相鄰兩框架柱之間的多根水平鋼梁(2)以及相互交叉設置在上下相鄰兩水平鋼梁(2)之間的支撐方鋼管,所述的框架柱內澆筑有混凝土,并且所述的框架柱的寬度與隔墻厚度相同。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該體系設置在隔墻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沿縱向且相互平行設置的框架柱、水平架設在相鄰兩框架柱之間的多根水平鋼梁(2)以及相互交叉設置在上下相鄰兩水平鋼梁(2)之間的支撐方鋼管,所述的框架柱內澆筑有混凝土,并且所述的框架柱的寬度與隔墻厚度相同。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柱為矩形鋼管柱(1),該矩形鋼管柱(1)內部設有中空腔(3)。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鋼管柱(1)的截面高度<600mm時,所述的中空腔(3)設有1個;所述的矩形鋼管柱(1)的截面高度≥600mm時,所述的中空腔(3)設有2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鋼管柱(1)內部沿中空腔(3)的外緣圍設有與中空腔(3)相適配的橫隔板(4)。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預制裝配扁柱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腔(3)為矩形中空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巢斯,諸培娟,趙昕,繆小衛,何榮,沈春陽,韓曉丹,李悅,
申請(專利權)人: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中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