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利公開了一種罐體運輸框,包括電機、輸送帶和方形的框體,框體位于輸送帶上,框體內設有第一傾斜板和第二傾斜板,第一傾斜板的一端與框體的側壁鉸接,且該側壁相對的側壁與第一傾斜板的自由端可拆卸連接,第一傾斜板上設有第一孔,第一孔上鉸接有活動板,活動板與框體的側壁固接有復位彈簧,框體的側壁上還設有圓弧面,且圓弧面與第二傾斜板的輸出端相對設置,圓弧面上固接有第一壓簧,第一壓簧固接有緩沖板,框體的底面傾斜設置;框體的側壁上設有第一鎖環和第二孔,第二孔處鉸接有密封蓋,密封蓋上設有第二鎖環,第一鎖環與第二鎖環相對設置。本方案主要解決了現有罐體運輸人工勞動強度大、安全性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運輸或貯存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罐體運輸框。
技術介紹
目前在粉末冶金制造業的生產過程中,當粉末裝入樣品罐體運輸時,需要操作人員用液壓車或者吊車運輸。在使用液壓車或橫吊對罐體運輸時,至少需要I?3人推扶,且通過液壓車或者吊車運輸至目的地后,通常采用人工卸除液壓車或者吊車上的罐體,勞動強度大且安全性低,另外還存在液壓車不靈活、有的車間無法安裝橫吊只能依靠人力運輸的情況,因此目前的罐體運輸方式導致了生產效率低下,安全保障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意在提供一種人工勞動強度小、安全性高的罐體運輸框。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基礎方案如下:罐體運輸框,包括電機、輸送帶和方形的框體,所述框體位于輸送帶上,所述框體內設有第一傾斜板和第二傾斜板,所述第一傾斜板的一端與框體的側壁鉸接,且該側壁相對的側壁與第一傾斜板的自由端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一傾斜板位于第二傾斜板的上方,且第一傾斜板和第二傾斜板的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傾斜板上設有罐體能夠從第一傾斜板落入第二傾斜板上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上鉸接有用于密封第一孔的活動板,所述活動板與框體的側壁固接有復位彈簧,所述框體的側壁上還設有大于罐體半徑的圓弧面,且圓弧面與第二傾斜板的輸出端相對設置,所述圓弧面上固接有第一壓簧,所述第一壓簧固接有緩沖板,所述框體的底面傾斜設置,且框體底面的傾斜方向與第二傾斜板的傾斜方向相反;所述框體的側壁上設有第一鎖環和用于罐體從框體底面移出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處鉸接有用于密封第二孔的密封蓋,所述密封蓋上設有第二鎖環,所述第一鎖環與第二鎖環相對設置。基礎方案的原理:操作時,首先采用軸連接第一鎖環和第二鎖環,將罐體放在第一傾斜板上;然后罐體推開第一傾斜板上的活動板從第一孔掉落至第二傾斜板上,罐體在第二傾斜板上向緩沖板的方向滾動,罐體碰撞緩沖板,使得第一壓簧壓縮,第一壓簧給予罐體的一個反向的推力,降低了罐體的沖擊力,使得罐體較慢的掉落在框體的底面上,并在框體的底面上滾動,直到罐體與密封蓋相抵;最后重復上述操作,即可將罐體布滿在框體底面和第二傾斜板上,使得活動板密封第一孔,如還需要放置罐體,即可將罐體放置于第一傾斜板上;當罐體裝載完成后,即可起動電機,通過輸送帶傳送框體至目的地,將軸從第一鎖環和第二鎖環內取出,框體底面上的罐體推開密封蓋,使得第二傾斜板和框體底面上的罐體依次從第二孔滾出框體,再將第一傾斜板的自由端與框體的拆分開,第一傾斜板繞其鉸接點順時針旋轉,使得第一傾斜板與第二傾斜板相抵,此時,第一傾斜板上的罐體依次向緩沖板的方向滾動,同理,在罐體依次與緩沖板碰撞,在第一壓簧的作用下,罐體較慢的掉落在框體的底面上,并依次在框體的底面上從第二孔滾出框體。基礎方案的優點:本方案主要通過將罐體收集在框體內,相較運輸罐體需要人工扶持至目的地,通過電機驅動輸送帶運行,輸送帶帶動框體運輸至目的地,另外通過打開密封蓋、拆分開第一傾斜板的自由端與框體的側面,罐體可自動從框體內經第二孔排出,有效的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并且避免了因罐體滑落而造成的砸傷,有效的提高了安全性。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第一傾斜板的自由端上設有定位環,且框體的側壁上設有能與定位環連接的定位鉤,通過定位鉤與定位環的連接,實現對第一傾斜板的限位,其連接結構簡單、牢靠;當需要將第一傾斜板上的罐體從框體內排出時,通過拆分定位鉤與定位環即可實現,其連接結構方便裝配和拆卸。優選方案二:作為基礎方案的又一優選方案,緩沖板上設有圓弧狀的橡膠墊,當罐體從第二傾斜板掉落至框體底面的過程中,罐體碰撞緩沖板,在第一壓簧的作用下降低了罐體的沖擊力,使得罐體較慢的掉落在框體的底面上,由于橡膠墊具有一定的彈性,橡膠墊可防止罐體與緩沖板直接的碰撞,有效的保護了罐體的表面。優選方案三:作為基礎方案的又一優選方案,密封蓋上設有橡膠材質的保護墊,由于保護墊具有一定的彈性,保護墊可避免第一個罐體掉落至框體的底面與密封蓋因碰撞而造成的損壞。【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罐體運輸框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輸送帶1、框體2、第一傾斜板3、第二傾斜板4、第一孔5、活動板6、第一壓簧7、緩沖板8、第一鎖環9、第二孔10、密封蓋11、第二鎖環12、定位環13、定位鉤14、橡膠墊15、保護墊16。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所示:罐體運輸框,包括電機、輸送帶I和方形的框體2,且框體2位于輸送帶I上,框體2內設置有第一傾斜板3和第二傾斜板4,第一傾斜板3的右端與框體2的右側壁鉸接,第一傾斜板3的左端固接有定位環13,框體2的左側壁上固接有定位鉤14,且定位鉤14與定位環13相連接,可實現對第一傾斜板3的限位,其連接結構簡單、牢靠;當需要將第一傾斜板3上的罐體從框體2內排出時,通過拆分定位鉤14與定位環13即可實現,其連接結構方便裝配和拆卸。第二傾斜板4固接于框體2內,第二傾斜板4位于第一傾斜板3的下方,且第一傾斜板3和第二傾斜板4的傾斜方向相同,第一傾斜板3上開設有罐體能夠從第一傾斜板3落入第二傾斜板4上的第一孔5,第一孔5上鉸接有用于密封第一孔5的活動板6,活動板6與框體2的側壁固接有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罐體運輸框,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機、輸送帶和方形的框體,所述框體位于輸送帶上,所述框體內設有第一傾斜板和第二傾斜板,所述第一傾斜板的一端與框體的側壁鉸接,且該側壁相對的側壁與第一傾斜板的自由端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一傾斜板位于第二傾斜板的上方,且第一傾斜板和第二傾斜板的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傾斜板上設有罐體能夠從第一傾斜板落入第二傾斜板上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上鉸接有用于密封第一孔的活動板,所述活動板與框體的側壁固接有復位彈簧,所述框體的側壁上還設有大于罐體半徑的圓弧面,且圓弧面與第二傾斜板的輸出端相對設置,所述圓弧面上固接有第一壓簧,所述第一壓簧固接有緩沖板,所述框體的底面傾斜設置,且框體底面的傾斜方向與第二傾斜板的傾斜方向相反;所述框體的側壁上設有第一鎖環和用于罐體從框體底面移出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處鉸接有用于密封第二孔的密封蓋,所述密封蓋上設有第二鎖環,所述第一鎖環與第二鎖環相對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付彬,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海德冶金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